0757-82532110

张旗康:3-5年内行业集中度将明显提高

陶瓷信息网2019-02-27 23:55:29

当下,陶瓷行业单个企业的营业规模在逐步提升,亦有陶企主动发声,表达企业发展愿景——达到百亿规模。实际上,按照现阶段规模型陶企的发展速度来看,达成该目标的难度并不大,甚至2018年或将有企业年销售超过百亿。

据《陶瓷信息》陶业长征全国瓷砖产能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全国共有建筑陶瓷企业1452家,在政府环保“无形的手”及市场“有形的手”的作用下,2017年,全国建筑陶瓷企业数量减至1366家,预计3-5年内,将减至1200余家,集中度明显提升。

一边是规模型企业的规模仍在不断发展壮大,达到50亿元、100亿元年销售额的陶企逐年增加;另一边在市场优胜劣汰的原则下,有企业不断被淘汰出局。从中或许可窥,未来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且企业的竞争格局将不再局限于企业之间,而是企业和自身的竞争。只有在生产、税收、营销等各个环节实现规范化,才能推动企业做大做强。



未来的竞争格局中,企业会被自身的“不规范”所击败

环保及规范化管理,对未来建筑陶瓷企业的生存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近年来,建筑陶瓷行业因环保被关停的企业屡见不鲜,以淄博产区为例,在环保的重锤之下,其整治力度之大、执行标准之严、持续时间之长均为行业之最,大量贴牌商和经销商以及人才外流。

对于环保治理,行业首先应从意识、观念上作根本性改变,环保治理不容忽视,企业重视环保治理应同重视产品技术研发一样,与国内外技术成熟、可靠的环保设备企业合作,加大力度投资环保技术升级改造,做到超低排放,且不能抱有任何侥幸心理不达标排放,甚至偷排。

蒙娜丽莎为例,蒙娜丽莎集团距离国家AAAAA级景区仅数公里,制定了严于国家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并公开向社会招标,引入至少两种陶瓷环保治理技术,一种是陶瓷烟气一站式净化治理技术,另一种是陶瓷烟气多种污染物协同治理技术,成功打造了我国陶瓷行业烟气多种污染物首例超低排放示范工程项目。

与此同时,蒙娜丽莎南海生产基地各烟气排放口在行业率先安装了在线实时检测系统,该系统的安装,意味着平均每五分钟的排放数值都在环保局的监测之中。

打铁还需自身硬,2016年,佛山市环保局公布2015年度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结果,蒙娜丽莎被评为全市两家之一的环保绿牌即环保诚信企业,可以说,环保为蒙娜丽莎的上市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关于未来的竞争格局,有人说,未来的竞争,不再局限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整个产业链的竞争。不得不承认,随着中国建筑陶瓷产业的日渐强大,未来的竞争,应该是企业自身的竞争,换言之,一个企业可能不是被同行打败,而是被自己在发展中的种种“不规范”所击败。


装配式建筑成趋势

将拓宽大板应用

环保基础建设工作的过程中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使得利润率降低,但企业应通过研发创新,把握自主知识产权,通过差异化、高附加值产品来支撑企业发展。

近两年,在湖北、四川、广东等多个产区,以及上游机械装备企业同时吹响冲锋号,再次引发业内对陶瓷大板的热议与关注。无大板不品牌、大势所趋、瓷砖大石代在媒体及相关陶企密集的宣传语境里,大板仿佛成为2017国内最闪亮的趋势性产品,澎湃来袭。

实际上,从2005年开始,蒙娜丽莎就率先开始针对瓷砖“薄型化”问题展开探讨,在陶瓷薄板发展成熟之时,又引进亚洲首台16800T超大吨位压机,率先推出2400×1200×5.5mm超大规格干压陶瓷大板,迎来建筑陶瓷行业大板发展的新时代。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推出或即将推出大板的企业已超过30余家,但对于如何应用及推广的问题,知者寥寥。

为了解决应用及推广的问题,蒙娜丽莎成立绿屋建科,以陶瓷薄板应用技术输出为服务核心,为陶瓷薄板的应用提供更完善更专业的技术支持,并开展应用领域前沿技术研发,构建以地铁墙面装饰领域的陶瓷薄板高性能复合板构件、住宅产业化领域的单元式幕墙构件、地面与隔墙装饰一体板等装配式建筑部品完整体系。

关于装配式建筑,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可期。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建造房屋可以像机器生产那般,成批成套地制造,然后把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运到工地进行装配。

以前的精装房,只是在普通装修的基础上实现了批量化,未来的精装修可通过装配式建筑的模式,成批制造,甚至陶瓷大板也可作为吊顶材料,或是通过和发泡陶瓷组合形成复合板材,作为房屋隔墙装饰一体化材料,在装配环节得以应用。


房地产集中度增加

建筑陶瓷格局将随之改变

随着房地产企业的集中度愈来愈高,建筑陶瓷格局亦将发生改变。过去,陶企主要面向经销商,通过产品花色、规格的创新以及生产技术的进步,不断升级。现在,随着房地产集中度的提升,精装、整装等集团性的采购对陶瓷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现目前,房地产行业已经出现了三家年销售规模超过5000亿的房地产企业,如碧桂园、万科、恒大等,除此之外,还有众多销售规模在3000亿以上的企业,对包括建筑陶瓷在内的大家居产业而言,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上市房地产商考虑到其价值管理和品质保障等,不会一味强调“低价者得”,其更关注材料供应商的社会义务及责任,如税收、环保、公益等,如果仅关注产品性价比,在合作过程中如果供应商因环保等问题被停产整顿,不能够持续性供货,对房地产公司工期、声誉而言将带来影响,无法向购房者交代。

为此,房地产商的观念意识在逐渐改变。比如蒙娜丽莎,作为万科地产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之一,2017年万科委托第三方机构对蒙娜丽莎的环保治理设施、能耗管理等进行核查,且各方面都符合万科预期。这说明,企业只有自身实现规范化管理,才会在渠道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未来,陶瓷行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资本市场,亦会受到广泛关注。以我随身携带的小木梳“谭木匠”为例,其很容易触到发展的天花板,年销售额3亿元可能就是世界第一,要将营收规模和市值做大,只能通过整合和其主营业务不相关的产业。

但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可发展的空间很大,天花板高达5300亿元,且百亿规模的企业还未产生或者仅有少数,无须跨界,仅在主营业务上整合发展即可。如企业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产业布局,同业并购,降低物流成本,利润也自然会提升。

现阶段,很多企业自身也在告别以往粗放式发展的模式,在各个环节走向规范化,规范化是企业做大做强的根基所在,也只有如此,才能与大型上市公司合作上市,利用资本市场推动企业的发展。(冯若茜)

关注陶瓷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