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2年,郑树龙及其团队就投身负离子瓷砖的研发,彼时囿于负离子材料成本高、无标准、检测方法不确定等因素,负离子瓷砖的推广一直止步不前。
为了降低成本,2013年郑树龙加盟一家墨水企业,潜心研究负离子墨水;2014年,负离子墨水研发成功,至此打开了负离子瓷砖推广的新局面;2014年底,在刘俊荣、郑树龙等人的共同努力下,佛山市迈瑞思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申请“一种负离子功能墨水及其制备方法及生产方法”专利。
郑树龙坦言,近几年负离子墨水的销量没有太大增量,同行亦在跟进,甚至不乏部分抱有“急功近利”心态的企业夸大宣传,或是为了提升负离子释放量加入高危辐射性材料,负离子材料市场一度鱼龙混杂。
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上游企业及陶企的共同推进下,进一步将负离子瓷砖标准化,其一定会得到快速发展。经过市场的竞争洗礼,不注重产品标准、投机取巧的企业一定会被市场所淘汰。
2004年
首片负离子瓷砖成功研发
2002年以前,在佛陶集团工作的郑树龙及其研发团队已经研发出了具有抗菌杀菌、自洁等功能的瓷砖产品,他介绍,早期的功能性概念大多来源于日本,90年代时期日本的消费水平已经位居世界前列,开始对健康、保健等提出新的产品诉求。
同年,以特地为代表的企业与中山大学一位教授展开合作。该教授最初的想法,是将负离子技术应用于纺织布料中,减少化学染料对人体皮肤及健康的伤害。
但其研发人员联想到,既然负离子本身是一种天然存在的物质,而瓷砖又是模仿天然石材的产物,为何不能将负离子技术应用于瓷砖?为此,特地在2003年针对负离子瓷砖的研发进行立项,进行负离子瓷砖的研发。
研发初期,包括特地在内的研发团队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并前往位于广西巴马、江西赣州等国内著名的长寿村进行实地矿物考察,发现该地区的矿物中电气石的含量均较高,且能够释放一定的负离子。
“自然界中有很多的电气石,其具有电位差,能够释放微弱的电流,电流在空气、水等介质游动的过程中产会有电离作用,从而释放负离子。”郑树龙解释。
为此,一开始,研发团队用电气石进行试验,因电气石电离作用较为微弱,需要加入的量较多,且电气石本身含有一定的杂质,从而影响产品发色。
与此同时,因瓷砖产品成型需要高温烧制,经试验显示,电气石在900℃-950℃温度范围内就失去了释放负离子的效果,为此,如何在瓷砖高温烧成范围内保证负离子的释放成为彼时研发团队需要面临的第一个突破口。
经过不断地研究实验,在后期的研发过程中,项目研发组在配方中引进了稀土等复合元素,有效解决了该问题。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稀土附带一定的放射性,如若用量超标,放射性也会超标。
经过整个研发组历时逾一年,通过增加稀土等复合材料激发电气石增加负离子的释放量,经过反复试验,第一片负离子瓷砖终于在2004年在特地成功问世,并在同年7月正式向国家专利局提出申请专利,经过层层审核,于2007年成功获得授权。
推广受阻
郑树龙介绍,彼时抛光砖大行其道,负离子材料的添加方式是通过布料加入坯体,然后进行抛光,但囿于负离子材料成本居高不下,负离子瓷砖的推广一直处于止步不前的状态。
据郑树龙回忆,负离子瓷砖的销售一直不曾间断,但推广却徘徊不前,究其原因,是因为彼时负离子瓷砖生产成本高,且没有标准、没有官方检测认证,行业内没有任何参照。“即使在功能性产品风行的日本,也没有将负离子材料用在建筑陶瓷的先例,作为饮头啖汤的先行者,彼时所谓的功能性材料没有一个官方标准以及检测报告,难以让消费者信服。”
在成本方面,“以800×800mm规格的抛光砖为例,成本为3-4元/片。”郑树龙说道,彼时消费者对功能性产品毫无概念,其消费目的还停留在解决温饱的层面,抛光砖表面耐磨且容易清洁、价格低廉而备受市场欢迎,因功能性增加的成本,难以让消费者买单。
为此,当时陶企更多是将负离子材料应用到瓷片中。即便这样,彼时瓷片价格约为20元/m2,加入负离子材料后,每平方米要增加3-4元的成本,消费者也难以接受。“当时很多消费者的想法是,家里有砖铺就不错了,能否释放负离子并不重要。”郑树龙说道。
除了成本高、消费市场受阻的问题,缺少负离子检测工具也成为桎梏负离子瓷砖推广的原因之一。郑树龙一直以来参与负离子瓷砖的研发推广,十余年来最头痛的问题就是产品的推广问题。“负离子看不见摸不着,以前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卖,业务员更不知道怎么卖,导购也不懂。”经过多年的摸索,业内终于寻到了合适的负离子检测工具。
对于负离子如何检测,郑树龙表示早期行业在推广负离子瓷砖的过程中就发现缺失合适的检测工具,为此,中国建材院召集一批有需求的建筑材料企业一起制定建材负离子检测标准,有了标准和依据,就可以把产品送到各个机构按照该标准进行检测。
除了具备权威机构的检测报告外,经过多年的摸索,目前行业已经形成了两种表观的负离子瓷砖检测方法,郑树龙说道,尽管该方法并非十分精确,但能够作为依据,展示给消费者。
第一种是静态法(间接法),主要通过矿石检测仪检测负离子材料射线的强度来表征负离子的释放量。
另一种检测方法是动态法,是通过一种电极式的负离子检测仪检测空气中实际的负离子浓度,由于空气中的负离子浓度在不断变动,所以该检测方法检测的数据为动态数据,据介绍,该方法是目前负离子推广中十分实用的工具,数据显示十分直观。
“所以,在负离子瓷砖的推广过程中,必须要用真实有效的检测数据为产品正名,现在的消费者十分理性,甚至更专业。”郑树龙说道。
负离子墨水成功面市
负离子瓷砖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郑树龙也感同身受,成本不降下来,推广进程将持续缓慢。
2013年,郑树龙加盟一家墨水企业,并潜心研发负离子墨水。他表示,研发负离子墨水的初衷,一方面是为了降低负离子材料的成本,解决推广问题,另一方面,研发负离子墨水可以进一步将负离子材料数字化、纳米化,拓宽其功能及应用范围。
2014年,在郑树龙等的努力下,负离子墨水成功研发。至此打开了负离子瓷砖推广的新局面。据介绍,瓷砖中负离子材料的加入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加入釉料中,多用于抛光类产品;另一种是负离子墨水,多用于非抛光类产品,其可数字化定量生产、损耗小,旧喷头也可再利用、安全性高,对版面效果的影响也较小。
与此同时,负离子墨水使用的安全性相对更高,因其是在封闭的环境中使用,而以喷釉为主的生产方式,在喷的过程中会对生产环境造成污染,对员工而言,有一定的吸入性危害。
“负离子墨水和负离子釉实质上都是应用与产品表面,但负离子材料加入釉料中,为保证负离子产生的效果,加入的量较多,后期经过抛光会造成一定的浪费。”郑树龙进一步解释,负离子墨水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喷得很薄很均匀,负离子材料用量大大减少,且效果得到保障。
以瓷片为例,一平方米瓷片最大的喷釉量是1kg,加入2-3%的负离子材料之后,一平方的成本要增加数元,如果用负离子墨水,一平方米瓷片只需要5-10g负离子墨水就可以全部覆盖。虽然数字化之后的负离子材料价格仍十分昂贵,但随着用量的降低,使用成本亦大幅降低。
2014年底,在刘俊荣、郑树龙等人的共同努力下,佛山市迈瑞思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申请“一种负离子功能墨水及其制备方法及生产方法”专利。根据专利所述,使用负离子墨水烧成之后的负离子瓷砖按照GB/T 28628-2012《材料诱生空气离子量测试方法》检测,材料负离子平均增加量>500个/s·cm2,内外照指数符合GB 6566-2010《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标准中A类装饰装修材料要求。
风口背后
尽管负离子墨水的成功研发为负离子瓷砖的推广起到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但据郑树龙表示,迈瑞思研发出负离子墨水之后的几年,也仅有个别企业使用。整体而言,消费市场仍停留在瓷砖实用性及装饰性上。
直到2016年,特地进行了品牌升级,并针对负离子瓷砖品类进行全面升级,制定了从单品类到全品类的发展战略。
2017年佛山春季陶博会中上,负离子瓷砖开始成为行业新风向,以陶德、协进等为代表的十余家陶企推出负离子瓷砖,到了下半年的秋季陶博会,推出负离子瓷砖的企业数量多达20余家,众多业内人士认为,负离子瓷砖风口已经打开。
此时,除了迈瑞思,也有众多上游企业推出负离子墨水、负离子釉料等相关功能性产品。通过上游、陶企的集中发力,负离子瓷砖在行业集中“爆发”。
不过,这种“爆发”在郑树龙看来只是表象,行业有大大小小数不清的企业推出负离子瓷砖,同时以江西等为代表的产区企业也在集中推进,但真正能够做到终端落地的,仅有以特地为代表的少数企业。
2017年7月,首家特地·负离子瓷砖体验馆在无锡落地,此后,特地便加快对“负离子瓷砖”的战略布局,特地·负离子瓷砖掌舵人李强明确表示,特地准备在3年内建1000家负离子瓷砖体验馆,通过负离子体验馆的建设,“抓住一帮懂的,吸引一知半解的,教育一帮不懂的。”与此同时,特地构筑起“团标、行标、国标”三重金字塔结构,标准的制定,为负离子功能瓷砖品牌类市场的良好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郑树龙表示,特地的终端推广之所以能够落地,除了产品之外,是因为其负离子体验馆有具体的检测工具及数据支撑,消费者可以对负离子瓷砖进行直观的体验,但目前很多企业没有具体的检测报告以及企业标准支撑。
上游企业亦是如此。目前上游关于负离子材料的相关标准还未制定出来,市面上的负离子材料鱼龙混杂。甚至也不乏部分对材料及瓷砖不懂的供应商为了贪图便宜加入一些高危的辐射性材料,让产品释放的负离子数目在短时间内飙升。但不容忽视的是,这些高危材料所释放的辐射远远大于硅酸锆,甚至危及陶瓷厂生产人员的健康安全。
在郑树龙看来,上游标准的制定,还需要一定的过程。如果因为过度宣传或是抱有“急功近利”的心态,对负离子瓷砖品类的发展将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推广是持久战
从2013年迈瑞思推出负离子墨水到现在已有近5年时间。郑树龙表示,直到现在,行业也并没有真正迎来负离子瓷砖的爆发期。对大多数企业而言,更多的是先抓住市场热点,但鲜有企业如同特地一样建立包括产品、体验馆、检测方法、标准、营销渠道等在内的一整套负离子瓷砖营销体系。
他坦陈,负离子墨水近两年的市场增量并不大,从墨水企业的角度出发,迈瑞思作为负离子墨水的开创者,负离子墨水对其公司其他墨水的销量有所带动,但因为负离子墨水的用量很少,本身的规模就有限。
“比如我们有两百多个客户,每个客户每月用100公斤负离子墨水,一个月销售总量约为20吨,这基本上相当于负离子墨水的全部销量。不像釉料公司,只需5-10个客户就可以做到千万吨级规模。”郑树龙说道,即便如此,也不乏有企业加入负离子墨水的生产领域,毋庸置疑,行业上下游的集中推进会共同教育消费者,但如果有企业抱着侥幸心理,导致消费者投诉,将会对品类的发展造成伤害。
为此,在特地的产品标准制定完成后,迈瑞思也将牵头制定负离子墨水标准,让功能性材料标准化,推动该品类的稳定发展。
在产品研发方面,郑树龙透露,接下来,迈瑞思除了在负离子墨水方面进行升级之外,同时也将投入研发如抗菌杀菌、自洁、抗静电、光致变、夜光等功能性墨水材料,形成功能性产品体系。“以后的功能性瓷砖应该不再只具备单一功能,而是将多种功能叠加应用。与此同时,注重功能性的同时,装饰性也是重要的部分,可以说,功能性瓷砖的推广,任重道远。”
据悉,目前迈瑞思已经有包括色料墨水、装饰墨水、功能墨水、渗花墨水、釉料墨水、低温墨水在内的六大产品体系。在郑树龙看来,产品创新无止境,如今,创新已经成为迈瑞思的核心DNA。
除此之外,行业龙头企业也逐渐加入负离子瓷砖的推广中,在行业共同的努力下,负离子瓷砖一定会得到快速的发展,经过市场的竞争洗礼,不注重产品标准、投机取巧、玩概念的企业一定会被市场所淘汰。
(冯若茜)
关注陶瓷信息网
12-27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