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瓷信息 唐 钫
差异化在现在以及未来都将是中国建筑陶瓷行业的重要命题,陶瓷企业绞尽脑汁不断从技术门槛、产品设计的丰富性、产品品种更新、服务创新、以及营销模式的不断升级甚至市场定位(一二线与三四线之分)等多方面进行企业的差异化战略。然而信息化大发展以及越来越明显的无障碍沟通,加之就业人员频繁的业内跳槽,行业同质化并未得到根本改变。
真正的蓝海在哪儿?
图为蒙娜丽莎建筑陶瓷薄板幕墙项目:成都大鼎世纪广场
东鹏瓷板干挂项目:北京财富中心。
薄板幕墙的新高度
“刚开始我们都认为薄板节能环保用在家装比如厨房、洗手间都不错,没想过可以用于幕墙,即使在2009年建设部出台了关于薄板的应用技术规范中明确规定薄板可湿贴24米建筑外墙时,我们也没有完全意识到薄板在幕墙上的应用有多广泛。直到2010年,我们才意识到,薄板的主要市场在幕墙,于是我们又花了两年多时间申请标准、做大量实验,最终2012年8月1日起实施的JGJ/T172-2012《建筑陶瓷薄板应用技术规程》中增加了陶瓷薄板应用于幕墙干挂的相关内容,且不受高度限制。”这是华南理工大学教授、行业资深专家陈帆在今年7月30日广东蒙娜丽莎新型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召开的以“美丽中国,绿色智造”为主题的陶瓷薄板专题沟通会上说的一番话。该会议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向与会者介绍目前陶瓷薄板在幕墙工程上的应用。
在2012年8月8日前,陶瓷行业乃至建筑界没有人能信心十足地说薄板可以应用于130米的超高建筑外墙,而台风“海葵”在杭州的肆掠,见证了一座建筑、一类产品的全新应用与高度。
2012年8月,正在建设的浙江杭州生物医药创业基地与杭州的全体建筑一起遭遇了14级台风“海葵”的洗礼,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仍在修建过程中的项目与干挂在其外立面上的薄板幕墙一起承受住了考验。2012年底,蒙娜丽莎组织数十位国内最具权威与影响力的建筑设计专家齐聚杭州,对国内第一个使用薄板幕墙的高层建筑进行考察,获得了专家一致认可。
尽管自2007年起蒙娜丽莎的薄板项目就已全面推广,并在薄板基础上相继成立了轻质新型建材事业部、瓷板画事业部,但始终没有寻找到更适合薄板产品的市场定位与营销模式。经历了2、3年不断的市场开发与应用,蒙娜丽莎将薄板的应用锁定幕墙市场,应用范围从室内墙面向室外幕墙延伸,应用建筑高度从24米延伸到目前正在建的内蒙古包头金融文化中心150米的高度,产品用量从1000平方米扩展到70000多平方米。
15年瓷板幕墙市场探索
对东鹏控股的副总裁施宇峰而言,同样在今年的7月30日,是他第一次在公开场合做东鹏陶瓷板在建筑幕墙领域对石材完美取代的报告,这一天也是众多建筑幕墙界大腕、工程采购方、项目业主齐聚一堂的日子。在由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主办,广东东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广东东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子公司承办的“中国瓷板幕墙干挂材料科学及技术研讨会”上,广东东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施宇峰向与会人员介绍了东鹏新品“世界洞石”在幕墙领域替代石材的独特优势:不仅拥有天然石材的肌理与装饰效果,其抗污性、自洁性、耐酸碱性以及抗折强度等均优于天然石材,且更节能环保。
施宇峰在会后曾说,为了不辜负策划团队的辛勤工作,建议公司开展全国巡回的新品幕墙推广活动。实际上,东鹏关于瓷板幕墙干挂项目的推广会已经延续了近8年。相对于蒙娜丽莎陶瓷薄板项目关注并进入薄板市场的四年时间,东鹏研究并进入幕墙市场时间可追溯到15年前。
1996年佛山国土局的外墙使用了瓷板幕墙干挂技术,1998年,东鹏开始涉足瓷板幕墙干挂这一领域,并开始推出东鹏瓷板干挂技术项目,在科研方面投入资源成立了专门的幕墙中心,与中国建筑研究院、清华大学建筑研究院等10家建筑、技术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合作关系。
2001年修建的佛山石湾标志中国陶瓷城就已采用东鹏瓷板幕墙干挂技术,随后,东鹏的瓷板幕墙干挂项目为其开辟了一条不同于传统销售渠道的市场空间。
产品、标准、规程、案例,一个都不能少!
“这些年我一直在跑产品标准,跑应用技术规范,跑标准图集的编制等难似上青天的路。单是坐飞机的里程已超过30万公里,成为南航的明珠卡金卡会员。”
2007年蒙娜丽莎薄板诞生,2009年第一部《建筑陶瓷薄板应用技术规程》诞生,直到2011年,蒙娜丽莎的薄板幕墙才开始了较大范围的使用,到2012年,薄板幕墙干挂第一次使用在了超高层建筑上。
广东蒙娜丽莎新型建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张旗康对薄板幕墙今后的应用前景毫不担心,“因为最艰难的时候我们已经度过了。”虽然已经有了薄板产品,也经过几年适合薄板营销模式的探索,蒙娜丽莎的薄板团队确定了以幕墙市场为主攻目标,但作为建筑幕墙的使用,光有产品远远不够,“必须要有薄板幕墙的使用技术规程,不然没有哪个设计师与业主愿意使用这个产品。”当时,密切关注蒙娜丽莎薄板发展的
直到杭州生物医药创业基地项目的出现。最初该项目对于薄板的应用同样仅限于较矮的一栋建筑,而另一栋超高层建筑仍然准备使用传统的石材。该项目的设计师北京凯乐田原建筑技术有限
在上海一座建筑使用薄板做装修的愿望落空时,
由于2009年版的《建筑陶瓷薄板应用技术规程》并没有薄板用于高层建筑的规范,同时在130米高的建筑上也不可能使用湿贴的方式,没有标准、没有图集、没有技术规程,该项目设计之初一切都如在白纸上绘画,当时设计方也并没有设计师愿意为这个大胆的尝试签字。但是设计师与业主对薄瓷板这一低碳、节能材料的厚爱与执着,一次次游说于建筑、规划、设计等相关部门,在厂家的大力支持下,终于将薄板幕墙第一次挂上了130米的高空。
JGJ/T172-2012的《建筑陶瓷薄板应用技术规程》于2012年8月1日正式实施,新规程增加了陶瓷薄板应用于幕墙干挂的相关内容,且不受高度限制。其实在2009年下半年,蒙娜丽莎就已经召集清华大学、多家建筑设计院校等高校讨论陶瓷薄板幕墙工程的应用问题。经过专家讨论,正式于2011年3月启动对新规程的修订,并于2011年底报批,2012年年初获得批准。
“现在,我们对于薄板在高层建筑上的应用已经有了一整套的服务体系,从产品到技术到安装,我们都有了成熟的经验与案例。”张旗康介绍,目前蒙娜丽莎薄板幕墙已经有了包括建筑陶瓷薄板铝蜂窝复合系统、建筑陶瓷轻质板幕墙式干挂系统等五类可用于高层建筑墙面挂贴施工方式,同时蒙娜丽莎提供包括设计、加工、安装等整个幕墙体系的服务。
经过蒙娜丽莎的努力,新型大规格建筑陶瓷薄板和轻质板构造国家标准设计参考图集也已经出炉。建筑图集对于建筑材料的规范应用和设计施工具有重要作用,陶瓷板材的规范图集可以起到两个作用,一是可以减少工作量,二是可以消除设计师对使用这种材料要承担责任的疑虑。
“产品、标准、规程、案例(图集),蒙娜丽莎花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将所有的基础工作做到位,这对薄板幕墙的推广起到了重要作用。”张旗康说。
标准的出台对于东鹏推广瓷板幕墙同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1年11月,时任幕墙干挂总工程师的杨俊文在佛山“现代瓷板,设计让城市更美好--2011东鹏现代幕墙干挂技术研讨会”上表示,东鹏瓷板幕墙的发展从1998年开始分为了三个阶段。从1998到2000年,当时的技术工艺、加工力量不够,推广并不顺利。第二个阶段从2001年开始,杨俊文介绍,当时一年有三到五万平方米的工程使用量已经很令人兴奋。就在2001年,当时德国开发的背拴系统真正使幕墙瓷板进入了循序渐进的过程。从2001到2005年之间,东鹏瓷板幕墙每年销售量是20万平米;2005年到2006年两年间,东鹏与清华等合作研发了背槽技术,并延续到目前瓷板上墙干挂技术。
张俊文说,真正的变革是在2007年。这一年,JG/T217—2007《建筑幕墙陶瓷用瓷板》行业标准正式发布并实施,包括广东东鹏、上海斯米克、广东蒙娜丽莎、佛山石湾鹰牌陶瓷在内的7家企业成为标准的起草单位,上述四家为陶瓷企业。因为有法可依,瓷板幕墙得以更快速地推广。
幕墙市场的4000亿蛋糕
幕墙作为建筑物的外墙维护,并不承受主体结构荷载,而是如同幕布一样挂在建筑商,又称为悬挂墙,是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由结构框架与镶嵌板材组成,不承担主体结构载荷与作用的建筑围护结构。
建筑装饰幕墙早在150年前(19世纪中叶)就已在建筑工程中使用,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建筑材料及加工工艺的迅速发展,各种类型的建筑材料研制成功,如各种密封胶的发明及其它隔声、防火填充材料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建筑外围对幕墙的指标要求,并逐渐成为当代外墙建筑装饰新潮流。
今天,幕墙不仅广泛用于各种建筑物的外墙,还应用于各种功能的建筑内墙,如通信机房、电视演播室、航空港(机场)、大车站、体育馆、博物馆、文化中心、大酒店、大型商场等。
国内建筑幕墙从1982年开始起步,历经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幕墙生产大国。据相关资料显示,2003年我国生产了约1000万平方米幕墙,约占全世界当年用量的2/3左右,到2004年我国建成了约一亿平方米各式建筑幕墙(包括采光屋面)工程,占世界总量的一半还多。
当前我国每年建筑面积超过20亿平方米,建筑装饰从业人员超过500万人以上。北京奥运工程,仅幕墙面积就有1000万平方米,产品形成了由原材料型材、设备配套、组装加工、五金附件、施工安装等组成的流水线,在行业中形成了设计、监理、开发商、质量监督、性能检测、安全施工等组成的产业链,确立了难以动摇的市场地位。
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幕墙生产与使用大国,企业也完成了由十亿向百亿规模的大跨越,幕墙产业年产值超过1500亿元。幕墙产业的“十二五”发展目标已经明确提出:到“十二五”末,建筑幕墙产业规模要达到4000亿元,比2010年增长2500亿元,增长幅度在167%左右,年平均增长率为21.3%左右。其中最大领军企业2015年的工程产值力争达到350亿元左右。
而一向对市场极度敏感的金融业也十分看好幕墙市场的发展,有证券分析师在2012年下半年撰文指出,建筑幕墙行业当前增速较快,受经济景气度下滑影响较小,行业产值占整个建筑装饰行业的比重逐年提高。高端酒店、办公楼、商业地产带来的幕墙市场容量占了中国幕墙市场容量的70%左右,而这三者的建筑体量随着城镇化进程在逐步扩大,幕墙行业前景非常可观。
幕墙的分类繁多,根据材质大致分为玻璃幕墙、石材幕墙、金属幕墙、人造板材幕墙等,陶瓷行业的薄板、陶瓷板以及陶土板幕墙均属于人造板材幕墙。目前玻璃幕墙的市场份额最大,约占整个产业的一半,石材占据三成的席位,金属则为8%,其他类型材料则分割余下的蛋糕。
对比巨大的市场空间,陶瓷类幕墙的份额非常少,根据蒙娜丽莎企业网站的公开资料显示,在其使用量较大的2011年,应用于墙体的薄板产品用量接近20万平方米,东鹏在2001到2005年之间,每年销售量是20万平米,主要是2007到2010年,前期每年是20万平米左右,到2010年是60万左右,2011年则达成了70万平方米左右的使用量。
按中国目前幕墙使用面积保有量4亿平方米计算,仅石材的使用量可达到1亿平方米左右,目前陶瓷类幕墙产品最有可能替代与抢占的就是石材幕墙的空间,其市场前景不容小觑。
人才或成发展桎梏
拥有如此巨大的市场容量,但令东鹏与蒙娜丽莎两家行业内幕墙市场先行者担心的是,没有更多的企业参与这个市场,从而无法形成陶瓷类幕墙产品对整个幕墙市场的影响力。而制约陶瓷企业向幕墙进军的最大障碍不完全在产品与观念,而是人。人才匮乏对于日益扩大的中国幕墙业来说已经成为了瓶颈。
刚刚过去的8月20日,深圳一开发商爆出了“60万年薪招聘幕墙工”的信息,且不论是否有企业利用广告作秀的成分,但对人才的渴求可见一斑。目前,专业从事门窗幕墙人才招聘的网站不下7家。
幕墙行业的人才从性质上可划分为:管理类、技术类、营销类。在高端人才中,技术型主要包括:幕墙设计师,详图、深化工程师,工艺工程师,项目经理等;营销包括:营销总监、市场总监、策划总监等;管理类包括:总经理、副总、生产厂长、项目经理、人才资源总监。这种专业化要求决定了只有是成熟的专业人才才能在业内找到位置。目前门窗幕墙技术类人才占总需求量的65%以上,幕墙设计工程师,详图、深化工程师,工艺工程师等人员一般都要求5年以上工作经验。
目前幕墙行业本身的人才资源相对匮乏,对于进入幕墙市场不久的陶瓷企业来说,在对的圈子里找对的人并不容易。但根据2012年一项幕墙行业薪资的初步调查发现,陶瓷企业在薪资竞争中或许占据比幕墙企业更大的优势。
该项调查显示,关于幕墙设计方面工作年限在1-2年的大专学历人才,年薪在4万-6万 工作经验在3-5年的大专学历人才年薪在5万-8万,工作经验在6-10年的年薪在15-20万,十年以上的年薪在20万以上。
关注陶瓷信息网
12-27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