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年3·15即将到来之际,陶瓷行业再现“李鬼”,这次中枪的是行业知名品牌“美陶磁砖”。
日前,国家工商总局及淄博工商部门联合开展打假维权行动,对山寨品牌“美陶石代”仓库进行查处,对仓库内假冒“美陶磁砖”的抛光砖、抛釉砖、微晶石产品采取了查封强制措施,并对涉事者进行了处罚。
这是行业打假、维权的又一成功案例。
在中国建筑卫生陶瓷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受利益的诱惑,各种“山寨”、“侵权” 现象愈发泛滥,并逐渐成为制约行业稳步前行、创新发展的一大“毒瘤”。
一方面,由于侵权成本低、利润高,一些黑心无良企业不惜铤而走险、猖狂仿冒抄袭;另一方面,由于维权条款标准化缺失,企业自主维权意识薄弱,再加之维权成本高、收益低、流程繁冗复杂,当遭遇侵权困扰时,大部门陶企都选择了沉默或低调处理。
尽管在过去的一年里,相关政府部门、协会已密集出台文件保护陶瓷行业知识产权,但并未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山寨”之患依旧猖獗。
如何杜绝“山寨”、有效维权?这已是摆在陶瓷行业面前的一道发展难题。
而对于破题之策,众多“受害”陶企仍在积极探索,艰难寻找。
■陶瓷信息首席 操儒冰
陶企维权与打假。 漫画制作/马菁菁
“山寨围城”
自1990年代初期开始,陶瓷行业就已进入专利维权时代。
1993年,佛山陶瓷研究所用了整整8年时间,投入1300余万元科研经费研制而成的专利技术遭遇侵权。侵权方窃取了相关保密技术及商业技术秘密,并以低价和回扣等手段倾销产品,对研究所的专利产品市场造成了较大冲击。
该所最终将侵权方告上法庭,这场官司耗时3年多,虽然最终以庭外和解的方式告终,但在业内看来,这场关于专利维护的案件打响了陶瓷卫浴行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第一枪”。
近年来,随着中国建筑卫生陶瓷产业的高速发展,关于“假冒伪劣”、“侵权”等新闻屡屡见诸报端,各种形式的侵权行为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愈演愈烈、更加泛滥。
事实上,时至今日,“侵权”已不仅仅是某一家陶瓷卫浴企业遭遇的单独现象,而是整个行业的知名企业、品牌所共同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局面。
一方面,由于侵权成本低、利润高,一些黑心无良企业不惜铤而走险、猖狂仿冒抄袭;另一方面,由于维权条款标准化缺失,企业自主维权意识薄弱,再加之维权成本高、收益低、流程繁冗复杂,当遭遇侵权困扰时,大部门陶企都选择了沉默或低调处理。
以佛山为例,历经30多年的快速发展,佛山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陶瓷产区和陶瓷商贸、信息中心,在国际上都享有极高的声誉和知名度。
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各种璀璨夺目的光环背后,佛山也是全国甚至全球抄袭模仿、假冒伪劣、知识产权遭到破坏最严重的“重灾区”。
2012年12月,广东省质监局公布的针对卫生洁具抽检的结果显示,卫浴产品中的“东鹏”等知名品牌登上了质量黑榜。但广东佛山东鹏洁具股份有限公司调查后发现,彼东鹏却非此东鹏,而是来自广东省开平市东鹏卫浴实业有限公司的产品。
同样发生在2012年12月,诺贝尔瓷砖同样被“山寨”。彼时,有媒体报道,在同一卖场内出现了诺贝尔瓷砖和诺贝尔卫浴专卖店,诺贝尔卫浴的导购甚至还称“与诺贝尔瓷砖同出一家”。对此,诺贝尔官方予以否认,称“诺贝尔并未生产或加工任何卫浴、洁具产品,现有市场所存在的任何洁具、卫浴产品均与诺贝尔没有任何关系”。
同样“中枪”的还有蒙娜丽莎等知名陶瓷卫浴品牌。
据媒体报道,早在2010年,广东新健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建南律师曾联合佛山市陶瓷行业协会,调查了广东潮安县仿冒佛山陶瓷卫浴品牌的情况。蒙娜丽莎、博德精工、东鹏、英皇卫浴、箭牌卫浴等佛山陶瓷卫浴品牌几乎无一幸免。
此外,佛山市陶瓷行业协会曾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BOOE仿冒BODE(博德)、EVGOO山寨EAGO(益高卫浴)、OUMAER冒充OUMER(欧美尔卫浴),而ARROW箭牌则是重灾户,被翻版抢注成ARRCW、ARRQW、ARROM等箭牌国际、香港箭牌等五花八门的名字。
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网络也成为了仿冒品的重要销售阵地,使得行业“山寨”问题更加严峻。
各种五花八门的“山寨”现象已成围城之势,对行业的稳步前行、创新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攻“寨”
事实上,在自身权益不断受到侵害后,拿起法律武器“反攻”,成了一些知名陶企最常用和效果最明显的应对手段。
自去年年初开始,业内频传“打假”捷报,多个山寨品牌在企业的举报下被工商部门一举打掉。
首先是应佛山市壹加壹陶瓷投诉,山东省淄博市工商局依法查处了一家违法仿冒壹加壹陶瓷品牌生产、销售的行为,工商部门在责令该企业限期改正侵权行为的同时,并处以近10万元的罚款。
这是壹加壹陶瓷自2012年上半年在全国区域掀起统“壹”专项维权行动以来,查处的首家侵权、生产企业。
壹加壹陶瓷在此次事件中的快速反应和坚决措施得到了业界人士的普遍赞赏,更让经销商客户拍手称快。
而去年4月底,广东新中源集团向外界公布的“雷霆”打假行动成果及行动过程,更是吸引了业内前所未有的关注。
根据多方披露的信息显示:去年1月23日,佛山市禅城区工商局和禅城区公安局经侦支队接到举报,在佛山市石湾沙岗某“微晶石营销中心”以及位于佛山市南庄镇贝岗工业区的4个仓库内,查获了假冒“新中源”、“圣德保”等中国驰名商标的微晶石产品1万余箱,拘捕了数名涉案犯罪嫌疑人。
三个月后,佛山市公安局和肇庆市公安局再次联合出击,查封了位于肇庆市鼎湖区贝水工业区内某大型制售假冒伪劣微晶石产品的陶瓷生产企业、仓库及其在佛山市南庄镇的销售窝点,查扣了假冒伪劣微晶石产品2万余箱,案值高达数百万元,该公司主要生产、销售负责人被警方抓获。
同期,另一行业知名品牌——萨米特陶瓷佛山总部接到经销商的举报,称“全国各地均发现了假冒萨米特陶瓷的全抛釉、超晶石等产品”。经过调查取证,5月上旬,萨米特陶瓷联合天津市滨海新区工商局对位于天津市塘沽华北建材市场内的某假冒商铺采取了行动,查扣查封了假冒伪劣的全抛釉以及超晶石产品1800余箱。
这是去年业内最具典型的几起商标侵权案件,也是企业在面对侵权时,以法律武器捍卫自身合法权益、并获得成功的典型。
但类似于壹加壹、新中源集团这样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合法权益的企业少之又少。实际上,不少企业在遭受侵权时,大多选择保持沉默或低调处理。
艰难维权
佛山市陶瓷行业协会之前发布的《侵权问题调研报告》中曾指出:由于部分企业品牌维护意识不高,维权预算低、打假力量小以及“重培养不重维护”心理的共同作用,陶企品牌检测不足,管理程序不完善,导致业内很少有典型的陶企维权案,向业界传达宣示、震慑力微弱,仿冒侵权屡禁不止。
实际上,维权到底有多难?
一家饱受侵权之痛的企业负责人向 讲述了他们漫长的维权之路。这名负责人介绍,为了维权,他们曾做过很多努力,包括立案打官司,然而法律维权让他们深感维权成本之高、耗时之长。
“通过到工商局、打假办、法院、法律事务所等部门、机构去起诉侵权企业,困难重重。我们当时分析过,即便案件能够取得胜诉,但赔偿金额不会太多,这样企业既费时又耗力,不划算,最终还是选择了私下和解。”
事实上,不少企业在接受 采访时,几乎都认为“维权道路十分艰难”。
在更多的人看来,一旦涉及到侵权,维权的成本则更高。耗时、耗力的官司且不说,即使是维权成功,所得到的赔偿,又能否弥补庞大的研发资金?这也是很多企业的担忧所在。
因此,面对维权困难,费财费力、事倍功半的维权现状已成为行业共识。
“陶瓷卫浴行业一款新产品在市场上的‘寿命’有限,等你花大力气去打假、维权,即便取得了成功,但这款产品说不定已经过时了,这也是企业不愿意在这方面投入太大精力的原因。所以现在的一些龙头企业所持的态度就是:我们不怕被模仿,但我们永远要比模仿者领先一步。”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副秘书长尹虹说道。
同时,尹虹指出,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大部分企业不愿“大动干戈”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抄袭、模仿已成为行业常态,大部分企业都脱不了干系。
“自己都不干净,又怎么好冠冕堂皇地出来打假维权?”
如何杜绝山寨、有效维权?这已是摆在陶瓷行业面前的一道发展难题。
而对于破题之策,众多“受害”陶企仍在积极探索,艰难寻找。
知识产权保卫战
因深受“山寨”之害,也有部分企业开始单独采取相应措施或共同抱团积极打响知识产权保卫战,以期防患于未然,防止或减少“山寨”事件的再次发生。
早在2006年,福建晋成陶瓷就建议在陶瓷企业内部成立一个“维权联盟”,共同向行业倡导不相互模仿,并以联盟的名义对外交涉。
这是晋成陶瓷在多次拿起法律武器打击“山寨”,但收效甚微后的又一维权举措。此建议在当时得到了众多陶企的支持,一家陶企的高管还补充建议道,联盟除了让企业签订互不仿冒协议外,还可以与模具企业达成协议,要求模具企业不将企业产品信息透露给欲仿冒的企业,且不为仿冒企业制作模具,从源头上杜绝侵权事件。
在认识到“山寨”问题的严重性后,一些企业也开始成立相关管理机构,加强企业内部知识产权管理。
此举受到了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秘书长吴跃飞的高度评价。吴跃飞强调说,“现代陶瓷企业,创新已成为关乎企业生存发展的头等大事,保护好知识产权,就等于保护了企业生存发展的命脉。”
据了解,作为叱咤一方的知名陶企,鹏飞建筑陶瓷亦饱受“侵权”问题困扰。2013年8月和10月,鹏飞建筑陶瓷发现市场上有仿冒该公司的“浮雕凹凸木纹砖”和“铂金木纹瓷砖”销售。随后,该公司联合相关政府部门开展打假行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类似的事件在鹏飞建筑陶瓷的发展史上时有发生,但糟糕的是,这些层出不穷的“侵权”事件不但让企业花费了大量精力去打假,更使企业发展一度陷入困境。
鹏飞建筑陶瓷总经理欧阳琦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承:“鹏飞建筑陶瓷在产品创新、产学研对接方面卓有成效,早年的高耐磨、能擦出火花的烈火金刚系列产品曾轰动一时。但在2007年之后,国际大环境和国内建筑陶瓷市场不景气,产品创新工作由于市场仿冒严重处于半停滞状态,市场销售量萎缩,公司的发展也遭遇了瓶颈。”
政策利好?
事实上,除企业层面上,部分陶企开始重视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并着力提升维权意识外,从国家层面上而言,屡打不绝的陶瓷行业侵权现象也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去年3月26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工商总局、版权局四部委联合向全国发布了《关于加强陶瓷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近年来,我国陶瓷产业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生产总量占全球一半以上,年产值超过7000亿元,行业技术水平明显提升,产业集群化快速发展。同时,陶瓷产业知识产权侵权假冒行为多发,严重影响产业健康发展。迫切需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对陶瓷产业生产流通和市场秩序予以进一步规范。
《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大执法监管力度,维护陶瓷行业知识产权:在加大陶瓷领域行政执法力度方面,各主要陶瓷产销区要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执法协作机制,积极开展信息共享、案件会商、执法联动等工作,各地专利、商标、版权等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完善针对陶瓷领域侵权假冒行为的联合执法磋商机制,强化日常执法巡查和专项整治,加大对跨地区侵权、群体侵权、反复侵权及重案要案的打击力度,对典型侵权案例进行媒体曝光等。
针对四部委此次出台的《意见》,有业内专家表示,源自国家层面的文件的出台,表明了国家相关部委对陶瓷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高度重视并提上了新的议程,且措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对于陶瓷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无独有偶,去年3月21日,《2013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推进计划》在京发布。该计划提出,将要促进知识产权政策与产业政策深度融合,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特色优势产业等的知识产权风险评估和预警。
除此之外,地方政府亦出台了相关管理办法,促进专利技术产业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上述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的文件或计划于公布、出台初期在业内引发了极大争议。有关人士认为,这将对陶瓷卫浴行业产生积极有利的影响,有助于陶瓷卫浴行业提升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能力,促进陶瓷卫浴行业有效打击假冒伪劣等伤害品牌的行为,为陶瓷行业健康发展带来新的曙光。
亦有人称,这些利好政策的出台并不能让业内人士彻底放心。许多观点认为,关键点在于政策的执行上。新政出台虽为陶瓷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带来新机遇,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行业健康发展,但前提必须是执法要坚决、到位、全面,否则多少利好新政出台也不过是一纸空文。
中国建筑陶瓷协会副秘书长尹虹曾在接受陶瓷信息采访时表示,一两个政策的出台有利影响是有限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陶瓷行业造假乱象。要想改变现状,需要的是政府机构、行业协会、企业等多方共同努力。
在他看来,解决陶瓷行业知识产权问题并非易事,“即便道路坎坷、艰难,我们也要努力前行”。
■相关链接
东鹏洁具 PK 东鹏卫浴
2012年,广东省质监局公布《广东省陶瓷片密封水嘴产品质量专项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及其生产企业名单》,“东鹏”上榜。
尔后,佛山东鹏洁具迅速作出回应, 声明上榜的为开平东鹏卫浴,并非佛山东鹏洁具。佛山东鹏洁具表示,“两个东鹏企业在品牌上有一定的相似度, 但两个企业不存在任何关系, 佛山东鹏正在采取法律行动维护自己的商标权益。”
据了解, 开平东鹏卫浴公司成立于2001 年, 商标图案与佛山东鹏洁具公司图案相似,同用“东鹏”二字。而佛山东鹏洁具公司成立于1995 年,拥有“东鹏”商标持有权,可在各品类领域使用“东鹏”商标。对于开平东鹏卫浴公司使用“东鹏”商标一事,广东东鹏控股有限公司认为其商标侵权。
佛山英皇卫浴 PK英国英皇卫浴
自2010年开始,佛山高明英皇卫浴贵阳经销商不断接到消费者打来的投诉电话,称“买到的英皇卫浴产品是伪劣、假冒产品”,这让该经销商深感困惑。
后经发现,除在贵阳红星美凯龙设立的(佛山)英皇卫浴专卖店外,同城的双龙精品洁具城不知何时又冒出了一家“英皇卫浴”专卖店。这家专卖店由一家名为英国英皇卫浴有限公司的卫浴企业设立,该专卖店除商标形状与佛山英皇卫浴贵阳专卖店的商标形状略有不同外,无论是专卖店外观、店面装修、设计还是门店字体,几乎与佛山英皇卫浴贵阳专卖店如出一辙。
事实上,不惟贵阳,在沈阳、上海、深圳、重庆等佛山英皇卫浴销售形势较好的城市均有这种现象发生。佛山英皇卫浴称,英国英皇价格低廉,颇受消费者欢迎,但产品质量很难得到保证,而在质量投诉与售后服务上,消费者却往往找的是并没有出售产品给他们的佛山英皇卫浴。
双方的“激战”存在已久。佛山英皇卫浴称,对于这种通过玩品牌概念、大打低价格战、销售质量低劣产品的竞争方式,他们曾多次向当地工商部门举报、反映,但收效甚微。工商部门也勒令其停业整改,但是稍过一段时间对方又重新以相同的方式继续营业,不少地方的工商部门也觉得十分无奈。
关注陶瓷信息网
12-27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