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7-82532110

大板前景之争

陶瓷信息网2019-01-09 21:23:30
  

大板风潮,持续而猛烈。

20169月份博洛尼亚之后,中国陶瓷行业迅速刮起一股强劲的大板风,随后大板潮愈演愈热,以不可阻挡之势进入行业视野,时至今日,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探索、观望与争议,大板在业内的热度不仅未有任何式微之势,反而愈吹愈猛,愈烧愈旺。

刚刚结束的第31佛山陶博会及中陶产品展,俨然一场大板的盛宴——冠珠、亚细亚、蒙娜丽莎新中源鹰牌、萨米特、金牌亚洲、金尊玉、马可波罗金意陶、欧文莱、罗马利奥、兴辉、格莱斯、美陶、名石等国内知名品牌,以超豪华的阵容及展示方式,集体力推大板。这样的图景与规模在业内尚属首次,亦让行业首次看到大板潮的汹涌澎湃。

大板的“疯狂”还不惟如此。在这场大板的盛会上,无论是众多国内品牌抑或进口品牌,无论是现代仿古砖抑或大理石瓷砖,甚至是木纹砖、天然石材均不约而同地以大板的形式精彩呈现。同时,为了展示企业实力,展出的大板规格更大,形式更丰富,3000×1500mm3200×1600mm3240×1620mm等超大规格争芳斗艳,随处可见。

更甚者,为了搭上这班“大板潮”的顺风车,山东、福建、江西等产区亦相继跟进,宣布推出“大板”,尽管很多所谓的“大板”,规格仅为600×1200mm900×900mm,但也从侧面说明厂家们对大规格、新规格的跟风与追捧。

不过,大板这把火烧得愈旺,行业的争议就越强烈,从四面八方泼来的水也更冰凉。

“大板热”如影随形的是,关于大板前景的争议言论在行业不断涌现,试图让“疯狂的大板”背后的厂家们冷静思考:面对诸多难以解决的痛点,大板真的是大趋势吗?

 

图为陶瓷大板的打包环节。

 

大板,方兴未艾

大板的风靡,始于2016年秋季。乘借博洛尼亚展东风,当年的佛山秋季陶博会上,1200×2400mm1000×3000mm开始崭露头角,较多的出现。不过,由于当时现代简约风格正盛,行业的聚焦并未完全瞄向大板。

半年后的2017年春季陶博会,数十家企业不约而同地展出陶瓷大板,并对外宣称“接轨国际流行趋势”。此时,大板规格以1800×900mm为主,并且大多从国外进口,许多即便没有生产能力的企业,也要在展位显眼处摆出几片大板样品,以彰显企业实力及吸引人气。在一片“无大板,不大牌”的喧嚣声中,大板开始逐渐成为国内展会上的新宠,备受关注。

基于此,许多行业人士将2017年称为“陶瓷大板爆发的元年”。

到了2017下半年的佛山秋季陶博会,大板再掀热潮,并在全行业形成爆发之势,出现上百个瓷砖品牌在展会期间推出陶瓷大板或大规格瓷砖的盛况,规格从1800×900mm2400×1200mm3200×1600mm应有尽有,应有从上墙、下地到家居面板无所不能,并且但凡展示陶瓷大板的展位均收获了较高的人气,甚至有企业因为招商需要,还打出“做大板,赚大钱”的宣传口号。

同时,伴随着这波热潮,现代仿古大板、大板大理石瓷砖、大板瓷抛砖,超大吨位压机等亦在行业相继涌现,将“大板热”推向全新高度。而在行业的一些论坛、沙龙、座谈会上,大板亦为津津乐道、逢会必谈的热门话题。

虽然展示及宣布推出陶瓷大板的企业颇多,但据陶瓷信息2017年“陶业长征”全国瓷砖产能调查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底,全国仅有19条大板生产线,实际拥有大板生产线的企业并不多,其中生产线长期处于闲置状态的企业也不乏其例。

2018年,大板愈演愈热。在刚刚结束的第31佛山陶博会上,大板几成泛滥之势,以更猛烈的形式澎湃来袭。同时,展示方式也由过去简单的产品展示升级到具体的空间应用展示。

在大板的跨界应用上,用大板加工制作的台面、家居桌面在陶博会及中陶产品展上蔚然成风,并且超过二十家参展陶企的展位前台用陶瓷大板加工制作而成,此外展示大板的陶瓷品牌,绝大多数亦同时展出用大板加工而成的桌子、椅子、橱柜及背景墙等。

例如,蒙娜丽莎集团展示了厨房、餐厅、卫生间、客厅等墙地面全部用大板铺贴、装饰的家居实景空间,在该实景空间内,墙地面、橱柜、灶台、餐桌、吧台、茶几、背景墙等全部应用陶瓷大板。冠珠陶瓷亦展出了地面、墙面、家具台面、橱柜、玄关、楼梯、定制家具以及温泉池等应用大板的实景空间及产品。

过去,陶瓷大板的搬运、铺贴一直是难以解决的痛点之一,伴随着这股大板热潮,相应的搬运、铺贴设备及培训体系逐步完善。在展会期间,多家配套企业展出大板搬运吸盘、切割及调缝设备。据其中一家企业负责人介绍,其展出的设备及技术从欧洲引进,并根据中国国内的具体情况作出了相应调整,同时还针对具体施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培训体系。

同时,关于陶瓷大板的论坛亦同期举办,旨在推动陶瓷大板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和解决陶瓷大板发展瓶颈。这种为大板量身定制的大型论坛活动在业内亦极为罕见。

可以说,2018年国内大板已经全面进入应用探索及痛点解决的全新阶段。

不仅仅是中国市场,在国际市场大板同样炙手可热。据公开资料显示,过去一年里,德力泰大板生产线风靡印度,先后与SLIMSIMEROSIMOLACRUSOSPECTRUMSERON等陶瓷大板生产厂家签定设备供应合同;西蒂贝恩特也与伊朗陶企Rock Sanat MA Ceram)签定合作协议,落地伊朗首个大板整线,可生产3200×1600mm规格。

 

前景扑朔,争议不止

不过,饶是如此,业界对于大板的争议,从未停止。

力挺者认为,作为建筑的时装,瓷砖好比布匹,规格尺寸越大,可想象的空间也就越大,“在陶企及设计师的共同推动下,大板必将是大势所趋”。

同时,大板拥有的诸多优秀特质也是传统规格瓷砖难以比拟的。单就装饰效果及使用功能而言,大板的优势不言而喻,不仅可以与天然石材、玻璃、金属等装饰材料争夺高层建筑幕墙领域的市场,还能够与橱柜、衣柜等家具企业合作,推出陶瓷面板的橱柜和衣柜,在家装领域,更能够呈现大气磅薄的感官效果。

其次是零售渠道上,通过走设计师渠道,较为适用于别墅等豪宅项目,这类住宅空间面积较大,使用大板铺贴将呈现非常美观的实景效果,适合对生活品质、品位有较高要求的豪宅业主。

不仅如此,大板在空间的节省与物理性能上,相比其它材料也有着较大优势。以1800×900×5.5mm规格的大板为例,如果应用于室内墙面,加上水泥层,占用的墙面面积不超过1cm,相比经过防水处理后厚度达3cm的饰面板等其他材料,节省的空间十分可观,如果全屋使用薄型大板装饰,相对将大大节省家居空间。这在湿气较重、回南天频繁及高房价的珠三角城市,优势极为明显。

更为突出的是,大板非常适用于酒店、机场、高铁站、地铁站等拥有大面积墙面及地面的大型商业空间。如果使用大板,由于规格大、接缝少,整体感及美感将远远胜过使用小规格瓷砖铺贴。

质疑者则认为,大板当前需要解决的痛点太多,不可能形成“大市场”。理由是,由于规格太大,怎么搬运、施工、设计,以及后期会出现怎样的问题等等,都会成为大板进入千家万户的拦路虎。

特别是大板的搬运和铺贴,因为规格大、重量重,在人工成本急剧攀升的当下,出库、入库、装车、卸车、上楼、移动等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并且在搬运过程中需要格外的小心翼翼,工人之间的配合稍有差错,就会导致大板边角破损。

据行业人士介绍,曾有安徽芜湖一消费者购买了两片1200×2400×13.5mm仿大理石花纹的大板作为背景墙,然而在搬运过程中却带来了诸多不便。商家为了保证产品的完整性,将每一片大板衬以比大板尺寸更大的木板,然后用胶带捆绑起来才一片片搬运过去,从装卸车、进电梯到施工现场,几个人抬着一片大板,生怕碰坏了一丁点影响到装修效果。而到了最终的铺贴环节,也是耗费许多工时才完成。由于每一个环节都无经验可循,其难度比传统瓷砖增加不少。

还有质疑者称,现在建筑非承重墙多数由沙砖砌成,用手摸上去会掉粉,根本就没有抓着力,上面挂着重量不菲的大板,等于挂着一颗“定时炸弹”,随时有掉下来砸伤人的风险。

正因为国内大板的应用才刚刚起步,亟待解决的痛点颇多,而且行业总销量仍处于可忽略不计的状态,这让大板的前景变得扑朔迷离,争议不止。

陶瓷信息注意到,在对待陶瓷大板的态度上,陶瓷企业已经出现较为明显的阵营分化。力挺者坚信“大板是趋势性产品”,已经开始积极布道,大力度进行陶瓷大板的技术研发、宣传推广及服务完善。而质疑者考虑到大板包装、运输、切割及铺贴方面的痛点,从当前的市场实际情况出发,转而聚焦1200×600mm1500×750mm等其他规格。当然,还有更多的陶企举棋不定,观望市场。

 

配套企业闻风而动

在推动陶瓷大板发展的征途上,国内外上游机械配套行业亦紧跟潮流,推出相关的装备技术。除了此前国内新型大吨位压机的横空出世,喷墨机企业在当前市场饱和的状态下,亦瞄准陶瓷大板市场的新契机,推出全新的大板喷墨机。

416日,EFI快达平全球工业喷墨副总裁Jose Luis Ramon Moreno向陶瓷信息介绍,当前除中国以外的全球市场准备安装和已经安装2400×1200mm及更大规格的大板生产线已有50多条,其中2400×1200mm规格占据75%,最大规格达到3600×1800mm,而且大板还在寻求包括外挂、台面板、厨房等多种应用途径,中国市场也会很快普及。

Jose Luis Ramon Moreno表示:“当前中国市场达到2400×1200mm的大板生产线还比较少,这也说明中国市场未来拥有更多机会。”

据介绍,为适应大板生产潮流,EFI快达平2017年在中国市场推出P4机型。P4具有12打印通道,打印宽度达到1440mm,厂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模块组成不同的应用。目前P4在中国市场已经在蒙娜丽莎马可波罗实现成功应用,接下来将在中国市场大面积推广。

除此之外,受“大板热”影响,机械、釉料、墨水等很多企业亦正在投入研发,推出与大板生产相匹配的产品,这些领域的市场正在形成新的爆点。尤其是生产的捡砖、打包环节,由于规格与重量问题,无法靠人工完成,对生产设备的自动化提出更高要求。

在大板热潮下,兰科机电已研发出成套大板打包设备,并在多家陶企成功上线。兰科机电总经理李学锋向陶瓷信息介绍,以叠片为例,大板的叠片与小规格瓷砖的叠片方式完全不一样,难度体现在对跨度、速度及精准度都有较高要求。同时,在包装设备上,对机器人的选型、耐用度、抓具等设备的设计都要求更高,以一片2400×1200×20.5mm规格的大板为例,重量达135公斤,如果抓具设计不合理,很容易造成设备的损坏以及瓷砖从半空中掉下摔烂。

“大板的打包设备相比普通打包设备,成本也明显高出许多。”李学锋说,不仅电机系统、气动系统等零部件要用最好的,设计也更为复杂。

值得注意的是,大板的搬运需要配用专用的吸盘,而据多位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吸盘主要从国外进口,国内囿于橡胶质量、耐磨性等一系列技术问题,还无法生产吸盘……除此之外,在一些大板的施工装备上,国内已经明显滞后。

 

“富人的游戏”?

蒙娜丽莎是国内最早一批生产、推广陶瓷大板的企业,在家装及工程方面已积累较丰富的应用经验,对市场的判断亦相对更为精准。

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张旗康看来,大板在生产端的炙热,并不代表在市场端的热度。他认为,大板一定是趋势性产品,但同时也是一款高端的“喇叭尖型”产品,市场容量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从短期来看,大板不可能撼动传统规格的瓷砖产品。

张旗康说,在追逐趋势的同时,陶企也应冷静思考,如何将陶瓷大板更好地进行推广及应用。值得反思的是,一直以来厨房、卫生间都属于陶瓷行业的“不倒翁市场”,但随着装配式概念逐渐进入大众视野,行业如果仍停留在卖产品的原始阶段,还未解决最后一公里——包铺贴问题,那么厨卫空间的市场份额很有可能被亚克力整体卫浴或其他特殊的跨界材料所替代。

对于大板未来的发展趋势,张旗康认为,无论是陶瓷大板亦或薄板,都相当于“布匹材料”,可通过与其他材料复合,应用于整体家居、装配式建筑及整体卫浴等领域,未来发展前景可期。

据多位陶机装备领域人士介绍,目前国内上线的陶瓷大板生产线达30余条,保守估计其中能够实现量产的仅占三分之一。“一条大板生产线的投入成本不容小觑,对于大多数中小型企业而言,压力过大,毋庸置疑的是,因大板产品附加值高,仍会有不少陶企集中跟进。”

但大板的未来,或将主要掌握在部分拥有较强研发推广实力的陶企手中。首先从资金实力来看,投一条大板生产线的综合成本相比投一条普通生产线至少高出50%,在当前的行业形势下,对不少中小品牌是较大的挑战。同时,在渠道、铺贴应用方面,大板对陶企的综合实力、资源整合实力以及售后服务实力都有着极高的门槛要求,这是绝大部分普通中小陶企难以达到的。

而在终端市场,大板的零售价居高不下,定位为高端消费群体。同时,其铺贴应用成本亦远远高于普通瓷砖,对于使用者的消费能力及房屋面积都有较高要求。

有业内人士指出,无论是生产端,还是消费端,大板无疑是一场“富人的游戏”。从今年佛山春季陶博会及中陶产品展上可以看到,展出陶瓷大板的企业基本为行业的知名品牌、各产区龙头企业及进口瓷砖品牌。

对于陶瓷大板的未来前景,比较中立的说法是:大板一定是未来趋势,但不是全行业的趋势。虽然大板在家装市场的推广应用难度较大,但在一些商业空间及别墅住宅,大板的发展潜力无限,应用难度亦相对较小,而这部分市场将牢牢掌握在实力型、品牌型厂家手中。

总的来看,风口之上,并非所有的“猪”都能飞起来,最后考验的,还是企业的综合实力。

 (操儒冰)


关注陶瓷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