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7-82532110

打响“三大战役”开辟环保新局面

陶瓷信息网2019-01-10 22:56:54


                           漫画/马菁菁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nth="6" day="4" islunardate="False" isrocdate="False" w:st="on">64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请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介绍环境质量状况,并答 问。李干杰表示,保部门贯彻落实“坚决向污染宣战”的具体行动,就是要着力抓好三项重点工作,或者说是着力打好“三大战役”。这“三大战役”分别是: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要按照“三严”的思路和要求,即“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思路和要求,用铁规、铁腕来强化污染治理,努力改善大气、水、土壤的环境质量。

李干杰指出,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首先要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大气十条》。要以雾霾频发的特大城市和区域为重点,以PM2.5PM10治理为突破口,抓住产业结构、能源效率、尾气排放和工地扬尘等关键环节,进一步健全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新机制,实行区域联防联控,努力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争取让老百姓看到、享受到更多的蓝天白云。

李干杰说,第二个战役就是要强化水污染防治。水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也是非常严峻的,我们要抓紧制定出台《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也叫《水十条》,并且在出台之后要认真抓好组织实施。制定《水十条》的思路主要是“抓两头、带中间”。一头是抓好饮用水水源地等水质比较好水体的水质保障工作,保证水质不下降、不退化。另外一头就是要针对已经严重污染的劣V类水体,尤其是影响群众多、公众关注度高的黑臭水体,要下决心来治理好,大幅减少甚至消灭掉。通过这两头来带动中间一般水体的水污染防治工作。

李干杰指出,第三个战役是要抓好土壤污染防治。尽快制定出台《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也就是《土十条》。要通过加强监督管理,切断各类污染源,有效遏制土壤污染扩大趋势。实施土壤治理修复工程,努力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同时要加强对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的监管,有效控制和消除环境风险,保障人居环境健康。

 

战役一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

nth="12" day="10" islunardate="False" isrocdate="False" w:st="on">20131210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曾组织召开全国发展改革系统加强节能减排促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分析当前节能减排形势,动员部署明年加强节能减排促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以确保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研究建立各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预警机制,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综合运用法律法规、产业政策、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手段,着力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会同有关部门确保明年完成“十二五”淘汰任务。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制订重大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等技术装备产业化工程实施方案。

二、推动能源结构清洁化。加快发展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推动分布式能源发展,切实解决可再生能源优先上网问题。控制煤炭消费量,制定重点区域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方案。切实抓好天然气供应保障。做好油品品质提升工作。

三、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实施20142015年节能行动计划。实行能源消费总量和能耗强度“双控”考核,暂停未完成目标地区新建高耗能项目的核准和审批。强化节能评估审查,对能源消费增量超出控制目标的地区新上高耗能项目,实行能耗等量或减量置换。推进工业、建筑、交通和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深入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加快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积极推行能效领跑者制度,建立和实施节能量交易制度。加强能效标准制(修)订工作,完善节能监察执法机制,依法查处违法用能行为。

四、积极推行清洁生产。组织编制《国家清洁生产推行规划》,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先进技术,实施清洁生产改造。

五、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尽快研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建议。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模式。

六、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形成组合拳。加大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引导社会加大节能减排和防治大气污染治理投入。深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发挥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作用,落实脱硫、脱硝和除尘电价政策,推行居民用电、用水、用气阶梯价格。

七、加强与地方和部门协调合作。加强节能减排综合协调,做好节能减排的部署安排、组织实施、监督检查等。支持配合环保等部门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形成合力。加强中央与地方的沟通协作。

八、动员全社会参与。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动员全体社会成员积极主动参与节能减排、防治雾霾。办好全国节能宣传周等主题活动。引导消费者购买和使用节能绿色产品、节能省地型住宅。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践行绿色低碳交通出行,反对各种形式的奢侈浪费。

      

【制度完善】 大气污染

北京市、上海市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交流了加强节能减排促进大气污染防治的具体做法。

为动态掌握全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展,及时通报大气环境改善成效,近日,山西建立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调度通报制度。

一是建立工作进展调度通报制度。成员单位及各市环保局将本部门上月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印发的文件、出台的政策以及本部门承担的重点任务进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情况于每月第一周报送领导组办公室;办公室根据各部门报送的进展情况编辑季度工作通报和半年工作通报,定期向省政府领导以及有关部门报送,重点通报各地市、各部门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情况,强化部门信息交流与共享。同时,为省政府领导动态掌握全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现状、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提供服务。二是建立空气质量公开通报排名制度。每月通报11个地级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和各城市综合指数同比变化率排名。

 

战役二  水污染防治

治理污水成为最近一段时间的热词:20138月,新疆出台棉浆粕和粘胶纤维企业生产废水达标新标准;20144月,“史上最严”新环保法表决通过;2014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信春鹰表示,为了更有效的应对水污染,水污染防治法的修改列入了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

全国政协委员、环保部副部长周建4日表示,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已在环保部部常务扩大会议审议原则通过,并提出了修改完善意见,此后将上报国务院审议。对于市场预计的2万亿投资规模,周建表示,基本是这个规模,具体数字等审议、项目对接后才能确认。

水污染情况加剧,国家及地方接连发布一系列政策,“被改造”令纺织印染、化纤企业面临更严格的污水控源减排法令,提高排放废水等级迫在眉睫。

      

【现有防治措施】

一、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具体来说,为了救活渭河,保护黄河,需要采取综合的措施,严格控制沿岸的污染物排放总量,从末段治理向源头控制转变。第一步是要调整产业结构,对于新上的开发项目,必须加强对发展规划和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坚决不上资源消耗多、污染排放量大的工业企业项目,并要坚决淘汰已有的污染严重项目,要坚决杜绝东部地区淘汰的污染企业西迁。

二、采取预防为主的方针,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防止水污染处于中等水平和尚未受到明显污染的地区的水污染态势加重如果从工业化的起步时就开始注意把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起来,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西北地区就能健康发展。

三、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争取实现工业用水量和废水排放量的零增长和有毒、有害污染物的零排放工业污染的控制是水污染防治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发展中应提出实现废水排放量零增长的要求。国内外的实践包括西北地区一些先进企业的实践,已经证明了实现这个目标的可能性。

四、加大城市废水处理力度,提高污水回收利用率,为西北地区开发提供稳定可靠的水资源,促进经济的发展和保障人民的需要城市废水经过妥善处理后完全可以回收利用于工业、农业、市政等,应该在严重缺水的西北地区加快城市废水处理的速度,使受到严重污染的地区尽快摆脱污染的局面,尽快提高处理后废水的利用率。

 

【制度完善】 水污染

完善工业废水立法和完善收费制度。

环境污染常伴随工业发展而来,严格管理工业废水是有效控制水污染所不可缺少的手段。对工业布局,废水排放标准,废水治理设施的设计、施工和管理,排水收费和罚款都应在有关法令(如宪法、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的指导下订出地方的实施条例,以利有法可循,不致责任不清,执行无方。

对于工厂排水系统的设计,应当贯彻不同水质的废水,特别是水质特殊的废水,分别收集的制度,以便分别处理。环境主管单位不仅对新建的还要对扩建或改建的工厂排水系统的设计进行审查,并参与验收,排水设施的运行记录应定期按规定要求报送。

 要使防止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深入人心。人人主动减少污染。工厂主动把生产中产生的废水的处理和处置纳入生产过程。应当在厂内处理的,在厂内处理。排放城市排水系统与城市污水合并处理比较合理的,应交纳费用,纳费标准可按废水量、污染物量、或者两者兼及的原则来制订。

 

 战役三  土壤污染防治

土壤是人类生存、兴国安邦的战略资源。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农业集约化的快速发展,大量未经处理的废弃物向土壤系统转移,并在自然因素的作用下汇集、残留于土壤环境中。据估计,我国受农药、重金属等污染的土壤面积达上千万公顷,其中矿区污染土壤达200hm2、石油污染土壤约500hm2、固废堆放污染土壤约5hm2,已对我国生态环境质量、食品安全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据了解,在此次环境质量状况的 问答中,李干杰表示,被称为“土十条”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也将尽快制订出台,通过加强监督管理,切断各类污染源。

      

【现有的防治措施】

一、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方法。土壤污染物质可以通过生物降解或植物吸收而被净化。蚯蚓是一种能提高土壤自净能力的动物,利用它还能处理城市垃圾和工业废弃物以及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因此,蚯蚓被人们誉为“生态学的大力士”和“净化器”等。积极推广使用农药污染的微生物降解菌剂,以减少农药残留量。利用植物吸收去除污染:严重污染的土壤可改种某些非食用的植物如花卉、林木、纤维作物等,也可种植一些非食用的吸收重金属能力强的植物,如羊齿类铁角蕨属植物对土壤重金属有较强的吸收聚集能力,对镉的吸收率可达到10%,连续种植多年则能有效降低土壤含镉量。

二、污染土壤治理的化学方法。对于重金属轻度污染的土壤,使用化学改良剂可使重金属转为难溶性物质,减少植物对它们的吸收。酸性土壤施用石灰,可提高土壤pH值,使镉、锌、铜、汞等形成氢氧化物沉淀,从而降低它们在土壤中的浓度,减少对植物的危害。对于硝态氮积累过多并已流入地下水体的土壤,一则大幅度减少氮肥施用量,二则配施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等化学抑制剂,以控制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大量累积。

三、增施有机肥料。增施有机肥料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既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特别是土壤胶体性质,又能增大土壤容量,提高土壤净化能力。受到重金属和农药污染的土壤,增施有机肥料可增加土壤胶体对其的吸附能力,同时土壤腐殖质可络合污染物质,显著提高土壤钝化污染物的能力,从而减弱其对植物的毒害。

四、调控土壤氧化还原条件。调节土壤氧化还原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重金属变价元素在土壤中的行为,能使某些重金属污染物转化为难溶态沉淀物,控制其迁移和转化,从而降低污染物危害程度。调节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即Eh值,主要通过调节土壤水、气比例来实现。在生产实践中往往通过土壤水分管理和耕作措施来实施,如水田淹灌,Eh值可降至160mv时,许多重金属都可生成难溶性的硫化物而降低其毒性。

五、实施针对性措施。对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主要通过生物修复、使用石灰、增施有机肥、灌水调节土壤Eh、换客土等措施,降低或消除污染。对于有机污染物的防治,通过增施有机肥料、使用微生物降解菌剂、调控土壤pHEh等措施,加速污染物的降解,从而消除污染。总之,按照“预防为主”的环保方针,防治土壤污染的首要任务是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防止新的土壤污染;对已污染的土壤,要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清除土壤中的污染物,改良土壤,防止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陶瓷信息 马菁菁 综合整理)

关注陶瓷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