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7-82532110

能源优势逐渐丧失,贵州陶瓷企业用煤舍近求远

陶瓷信息网2020-02-10 16:00:00

 

在位于遵义市龙坑镇的亚溪陶瓷门外的大路上,满载煤炭的大货车排着长队等待进入附近的火力发电厂,路面已经被煤炭染黑。 摄影/黄志坚

 

陶瓷信息讯 黄志坚 报道 日前,陶瓷信息2014年“陶业长征IV”全国瓷砖产能调查小组通过对贵州遵义和清镇多家陶瓷企业的实地调查了解到,贵州的陶瓷企业生产使用的均是煤炭制成的水煤气。陶瓷信息在走访中发现,作为富煤大省的贵州,其陶瓷企业在煤炭使用上却“舍近求远”,并没有利用当地的煤炭资源,而是从山西榆林购进瓷砖生产用煤。

据资料显示,贵州是中国南方煤炭资源最丰富的省区,有“西南煤海”之称。贵州省煤炭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全省88个县(市)中,有76个蕴藏煤炭,含煤面积约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40%。贵州煤炭资源总量2419亿吨,排全国第五位。富煤区集中分布在西部六盘水、毕节、黔西南和遵义四个市(州、地)。

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在国家“西电东送”等战略工程的带动下,贵州煤炭资源得以加速开发,煤炭资源被大量运用到发电领域,据悉以电力为主的能源原材料工业是贵州第一支柱产业。

通常情况下,贵州陶瓷企业应该可以享受到煤炭资源之便利,在生产上节约成本。但事实并非如此。相对于电力方面煤炭资源的供应得以充分保证的情况,贵州陶瓷企业在煤炭使用上方面却饱受价格上升之苦。

遵义行远陶瓷执行董事翁航琛告诉 ,行远陶瓷在2007年入驻遵义县时,除了看重当地市场区位的优势外,遵义及周边煤炭资源价格便宜也是一大吸引力。据悉,遵义当时的煤炭价格维持在400-500/吨左右,到20108月已经上涨到800/吨,其后煤炭价格还继续呈现疯涨的形势。目前贵州的煤炭价格已经达到一千多元一吨。

清镇市华威瓷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也表示,其公司在几年前入驻清镇正是看重了贵州在煤炭资源上的优势所在,如今煤炭价格优势不再,他们也非常无奈。随着当地煤炭价格一涨再涨,贵州陶瓷产区的能源优势逐渐丧失,企业的生产成本在增加。这让贵州陶企在今年整体行情不好的环境下更加步履维艰。

据了解,目前贵州遵义、清镇的陶瓷企业通常在陕西等地购进煤炭。

对于为什么贵州陶企用煤“舍近求远”,翁航琛表示,贵州遵义及周边的煤炭大多为无烟煤,虽然热值高,但含硫高。目前政府及环保部门对陶瓷企业环保生产要求日益严格,无烟煤已不适于陶瓷厂中使用。

此外,相对于贵州当地的煤炭,从外购进的煤炭在价格方面并没有明显的差距,而且从外地运回的煤炭质量相对较好,因此从性价比讲,外地的煤炭更具优势。

据了解,造成贵州煤炭价格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贵州的电力主要依靠火力发电,加之“西电东送”工程需求,造成近年贵州省的煤炭资源价格上涨;此外,虽然贵州省煤炭资源丰富,但煤矿企业呈现“多、小、散”的状况,大矿建设相对滞后,近年不少不符合生产规定的小煤矿被陆续关停整顿,煤炭资源由于供求关系的影响出现价格大幅度上涨。

 

关注陶瓷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