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7-82532110

陶瓷连续球磨机加速应用,原料车间自动化提速

陶瓷信息网2019-11-06 16:00:00

由于原材料的不标准,进入球磨机的不同物料的颗粒大小不均,甚至还存在着大量大块的砂石料,因此在实际生产时,需要根据不同的工艺和不同的材料,对配方进行调整。基于这样的生产特色,连续球磨机在最初引入陶瓷行业时,因无法适应非标准的材料和生产模式,在长达十数年的时间里都处于被“搁置”的状态。

根据记载,在国产连续式球磨机之前,意大利SACMI公司曾向中国输送过连续式球磨机,但均因为无法适应中国非标准的原材料而未能实现正常使用。直至2013年前后,连续球磨机才正式拉开国内应用的序幕。

从2013年~2017年,连续式球磨机在国内以较快的速度实现了应用。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国内已经有十余家陶瓷企业采用了连续式球磨机。而这一数字,仍在不断扩大中。


突破预处理难题,迎来节能降耗福音

出于对节能环保的诉求,连续式球磨机在沉寂十余年之后再度进入了陶瓷人的视野,与间歇式球磨机相比,连续式球磨机在节约能源消耗、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减少用地面积都有十分突出的优势。唯一难以解决的问题,就是中国的原材料非标准化。

原料预处理与连续球磨机的巧妙搭配,成为了“中国制式”的又一典型杰作,打破了非标准原材料的制约。

从2013年前后开始,国产连续式球磨机开始大规模应用,其与国外普遍应用的连续式球磨机最大的不同就是增设了原料预处理环节,即根据不同的物料特性,借助不同的原料预处理设备对初始原材料进行预处理,再将磨至一定细度的物料送去连续式球磨机。增设的这一道程序,可以有效对初始原材料进行处理,而且大大节约了球磨时间。

除此之外,国产的连续式球磨机改变了“一球多仓”的模式,采用了“一磨多球”的多单元组合模式,每个球都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内衬、球石配比和球磨转速,更加符合国内的生产实情,且更加节能。目前,国内应用较多的即是“一磨多球”的多单元组合式连续式球磨机。

日前, 从专研连续式球磨机的设备及技术服务商——鼎汇能公司方面获悉,继2015年6月2日在广州陶瓷工业展举办期间发布了齿轮传动的多单元连续式球磨机之后,该公司数度创新,将最早的需要5球串联的连续球磨机,改善成仅需要一个球磨机就可满足中国陶瓷生产需求的连续球磨机。据介绍,该连续式球磨机内设数个隔舱,可根据需求设置不同的球石配比和球磨转速等,目前已经在包括顺成企业等在内的企业实现了应用。

“一套连续球磨系统每天开工8小时,可生产1000吨粉料,单位粉料耗电量可节省40%。若是规划得当,在错峰用电期间进行生产,生产同样产量的粉料仅需要原来25%的电费”。


聚焦“无缝对接”,自动化进程提速

原料车间作为陶瓷生产的第一个环节,有几大特色:一是高能耗,仅原料制备环节就占用了整条生产线40%的能源消耗;其二是高污染,除了废气,粉尘的问题也很严重;其三是自动化程度低,尤其是近几年在窑炉后工序的自动化大幅提升之后,成为了整线自动化程度最低的环节;其四是由于我国原材料的非标准化,原料加工的设备也非常不标准,人工操作的比重非常大;……来自“源头”的种种问题,制约着我国陶瓷生产整体水平的提高。

虽然近几年来,国内设备及陶瓷企业加大了在原料制备领域的研发和投入力度,但是仍远远不够,与世界先进陶瓷大国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其中最大的区别是世界领先的陶瓷原料车间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可以实现整线自动化,而目前国内很难做到这一点。

专注原料车间的国内几大设备商都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因此都提出了原料车间整线的概念,即除了单一设备的技术升级之外,更注重将工艺与设备系统进行结合,实现整线自动化。

如鼎汇能在研发连续球磨机时,也推出了由该公司开发的新型原料优化系统、自动配料系统、新型易破碎系统、新型化浆系统等,实现各个环节之间的无缝对接,在保证连续出料的同时,还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用工人数,球石的耗损也减少一半左右。同时由于粉料的质量好、细度更高,烧成过程中窑炉的温度也可以降低12~15℃。

2016年至今,浩丰重工的自动配料直入连续球智能磨料系统相继在土耳其以及国内的金世家、唯美投入使用,该系统囊括了高效节能预破碎系统、自动配料直入连续球智能磨料系统、环保低温喷雾干燥塔、釉料全自动配送直入连续球磨釉系统。据介绍,该套系统原材料从进磨到研磨出浆只需1小时左右,随后便可以持续出浆,研磨颗粒均等,保障烧成质量;而且系统运行仅需2名工人,整套系统一键启动全封闭式自动控制,日常维护方便,与传统球磨相比,节省劳动力约66%。

而卓达豪机械则提出了“系统集成”的概念,在各个功能模块技术提升的基础上,通过前期调研,根据不同的工艺需求搭配具有不同功效的功能模块,实现最佳组合效果,将所有的工序进行串联,实现生产自动化。据介绍,该套连续球磨机已在安徽某陶瓷厂实现了应用,并于2017年4月投入使用。

卓达豪机械总经理胡建国指出,连续式球磨机的应用,一定要根据不同的用料以及不同的研磨特性,来进行不同的设置,进行系统的研究,将把工艺技术和设备技术结合起来。“陶瓷生产要想解决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并把每一道工序的标准无缝对接起来,除了工艺的研究和设备的结合,还需要投资者投资理念和管理模式的改变,若是在投资者的主观意识方面不重视原料处理,就无法解决问题”。

据介绍,不同的产区、不同的生产企业所采用的原料不一样,所生产的产品不同,连续球磨系统也需要做相应的更改,若是没有充分做好预处理,很容易产生成分的不稳定和波动。“中国原料的不标准导致了设备的复杂性,因此一定要结合不同的产区、不同的品类、生产所采用的不同的工艺等细微变化,对设备进行调整”。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的连续球磨机设备商已接近10家,但真正成功应用的并不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大多数设备在实际使用时各工序之间的配合比较繁琐。业内人士预测,随着连续式球磨机逐渐突破自动化、连续生产等问题的制约,我国建筑陶瓷行业原料处理阶段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将大大提速。(张园)

关注陶瓷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