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随着陶瓷信息“陶业长征IV”全国建筑陶瓷产能调查活动的结束,一大波调研数据纷纷出台。这其中,就不乏陶瓷喷墨打印设备的在线使用率,据数据显示:全国陶瓷砖喷墨机在线数量已达3990台。这一数据与2014年的2636台相比,增加了1354台,增幅约达51%。而陶瓷喷墨设备分布,亦呈现出与2014年不同的格局。
三年增51%,事实与行业普遍认知有一定偏差
众所周知,陶瓷喷墨设备自2009年在中国市场萌芽开始,便开启了其茁壮成长的序幕:2010-2012年进入全面发展时期,随着一大批本土陶瓷设备商对陶瓷喷墨设备技术的“破译”成功,设备全面国产化时期的到来;2011-2014年是其市场的全面井喷时期。陶瓷喷墨设备从2009年的2台市场拥有量,到2014年2636台的在线使用率,市场需求量的大幅增长令陶瓷喷墨设备一时间成为行业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随着2014年2636台在线使用量数据的出台,业内普遍认为这一新兴市场的井喷期已经结束,进入平稳期。伴随着这一普遍认知的出现,业内不少专家认为:市场增长将会断崖式下跌,3000台的在线量会是终点。然而,据陶瓷信息2017年调研数据显示,全国在线陶瓷喷墨设备数量达到3990台,早已突破多数行业专家之预期。
更新换代、细分市场、全新技术等助力市场增长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至?为此, 采访了一众行业人士。
综合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原因值得思考:首先是从不成熟到成熟的成长,淘汰了一批不成熟设备,导致增量继续。由于早期技术不成熟,尤其是上线的第一代设备,存在较大缺陷,致使运行存在诸多问题,随着技术的成熟,逐渐被淘汰,更换了第二代或第三代,从而为设备数量的持续增长带来市场。其次,陶瓷喷墨设备亦在细分领域进行了许多尝试,完成了更为贴合市场需求的转变,令其更有生命力,譬如,针对腰线和瓷片的小型喷墨设备。第三,对陶瓷喷墨技术更深层次的了解,亦助力行业对该项设备更多领域的应用。譬如,喷胶水的设备、喷金水的设备,在后续叠加工艺上的应用等,都令设备的用量有所提升。第四、现代仿古砖的兴起和大理石瓷砖的流行,同样给陶瓷喷墨设备带来了新的增长空间和更广阔的未来。
广东、河南增幅明显,山东产区下降100台
据调研数据显示:全国各产区的陶瓷喷墨设备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截止2017年11月,广东产区的陶瓷数码喷墨机数量达939台,较之2014年536台而言,增长了403台,增长率高达75%;福建产区从345台增长至486台,增长率达40%;江西产区从290台增至462台,增长率达59.3%;四川产区从181台增至257台,增长率达41.9%;河南产区从134台增至256台,增长率达91%;辽宁产区从143台增长至202台,增长率达41%......此外,其余各产区均有不同幅度增长,唯有山东产区从2014年的488台下降至388台的产区,减少了100台设备。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山东产区喷墨设备的减少与该产区临沂、淄博两大区域由于环保整治导致的大面积停产整顿和产能淘汰关系密切。同时,对于山东骤减的100台喷墨设备去向问题,业内人士不乏担忧:有部分流入了二手设备市场,对喷墨设备市场具有一定的副作用。
早在几个月前, 采访亦曾获悉:业内有喷墨设备商表示,山东有一批二手陶瓷喷墨设备冲击了市场,给一部分品牌陶瓷喷墨设备商带来困扰。“喷墨设备属于精密设备,不同于压机、球磨机等设备,其喷头极为脆弱容易堵塞。二手设备经过停机停放甚至再次运输的摇晃,其喷头极易被墨水沉淀物堵塞且喷射精准度遭到破坏,导致无法更好的发挥其打印效果。这也是为何对于我们自己品牌的陶瓷喷墨设备不回收再利用的原因之一。”对此,某不愿透露品牌姓名的陶瓷喷墨设备商如是表示,“建议陶瓷厂在面临二手喷墨设备时,理性对待。不要看着价格便宜就入手,一定要从喷墨设备最终的打印效果来考虑。”
广东依然是喷墨机在线量最多的产区,达939台
广东产区939台的在线拥有量,占据了全国陶瓷喷墨设备在线量总量23.5%的比例,这一占比与2014年基本吻合,略有提升。广东产区为何能占据如此大份额?究其背后原因,业内亦有不同说法。
了解,首先是广东产区的区位优势明显。该产区是全国生产线拥有量最多的产区,也是陶瓷数码喷墨设备国产化的发源地,先进技术和装备率先在该产区落地很正常。2017年广东产区拥有生产线共计962条,拥有喷墨设备数量939台,喷墨设备拥有量达到97.6%。其次,广东产区作为流行品类的发源地,从全抛釉到大理石瓷砖,再到现代仿古砖,这一产区始终都是流行的源头。而陶瓷喷墨设备在釉面砖品类上的使用率亦极高,综合而言,其喷墨设备拥有量高亦属于正常。与此同时,随着陶瓷大板这一概念的炒作,业内相匹配的喷墨设备亦纷纷出台,加之各类功能性墨水对喷墨设备提出新的要求,反推喷墨设备技术的升级与进步。
作为陶瓷喷墨技术的国产化发源地之一,广东片区更多的陶瓷喷墨技术掌握者认为:陶瓷喷墨技术本身就是一款技术源,陶瓷仅仅是其成功应用的一个领域,它适合往更多的行业蔓延和应用。跨界,已经成为该技术生命力的延续。(陶瓷信息 潘离竹)
关注陶瓷信息网
12-27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