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信息讯 河南 崔学锋 报道 从今年年初中央环保督察组对河北省进行试点督查,标志着中央环保督察制度正式启动。进入7月份后,8个中央环保督察组陆续进驻内蒙古、黑龙江、江苏、江西、河南、广西、云南、宁夏等省区,开展为期一个月左右的环保督察。
7月16日,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河南,随即掀起了一场河南史上最强的环保风暴。在这场席卷全省的环保风暴中,建筑陶瓷行业也成为重点整治的行业之一。据初步统计,截止7月28日,中央环保督察组仅仅进驻河南12天,已有30多家建筑陶瓷企业停产。
据了解,从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河南之始,一些建筑陶瓷企业就开始陆续停产,随着中央环保督察组督察范围的扩大,建筑陶瓷企业停产区域也在逐渐蔓延。据初步了解,目前几乎所有的建筑陶瓷产区均有企业停产,有的已全部停产,有的则是部分停产。
禹州市建筑陶瓷企业全部停产,并且停产的时间比较早,当地一家陶瓷企业业务员告诉 ,“我们这里的陶瓷厂已经停了半个月”。襄城县的陶瓷企业也已全部停产,停产时间则集中在一周前。
据知情人士透露,鹤壁产区除一家企业生产外,其他陶瓷企业均已停产。内黄、汝阳产区在此次风暴中受冲击相对较小。据了解,目前内黄除了2家企业停产外,其他陶瓷企业还在正常生产,汝阳目前尚无一家企业停产。另外,内乡、郏县、汝州、社旗等地也有部分陶瓷企业停产。
“河南从没有如此大面积的陶瓷企业停产,可以说是前所未有。”一企业负责人感叹。
但是这次环保风暴还在持续,陶瓷企业的停产风波也还没有停止。在调查了解中,汝阳一陶瓷企业销售负责人告诉 ,“虽然我们暂时还没停产,但环保部门天天来督导,停不停就看这几天了”。
中央环保督导组此次督查,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对有污染排放的生产企业进行全面排查整治,比如粉尘、污水、废气排放、料场裸露等问题,而在这些方面陶瓷企业很难完全做到位。
“此次环保检查之细、要求之严前所未有,一个很小的细节不合格都可能被要求停产。”一陶瓷企业负责人说。
此次停产也给陶瓷企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经过近些年的高速发展,河南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建筑陶瓷产业大省,产能仅次于广东、福建、山东、江西、四川,居全国第6位。2015年,河南瓷砖产能为7亿平方米左右,按一年生产330天计算,每停产一天就减产200多万平方米。
损失远不止此。对于河南数量众多的宽体窑生产线,停产一次就损失几十万元。另外,陶瓷企业正常的运营成本、人工成本、金融成本的正常支出,都让陶瓷企业承受巨大的压力。
“这个月市场刚刚好点,销售也在增长,这个时候停产,损失太大了”。一家陶瓷企业销售总监告诉 ,“现在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复产,一些客户订的砖也很难按时发货,不知道怎么给客户交代。”
在调查中发现,此次陶瓷企业大面积停产并不全是因为污染问题,很多陶瓷企业表示,我们不知道什么原因就被要求停产,环保部门也没到企业来检查过,也没有下任何通知,不讲任何理由。
实际上,产生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对干部的追责。据环保部网站消息,此次中央督察组督导的重点就是地方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环保不作为、乱作为的情况,地方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严格责任追究等情况。据了解,中央环保督察组到河南12天,就有200名领导干部被追责。这也是个别产区要求全部陶瓷企业被停产的主要原因。
按照一个月左右的期限,对河南的督查将在8月16日结束,这说明陶瓷企业的停产极有可能延续到8月份。不过,有产区环保部门工作人员表示,被指出问题的企业,如果能按期整改到位,经验收后就可以复产。
关注陶瓷信息网
12-27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