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7-82532110

北方环保风暴持续升级

陶瓷信息网2019-01-10 01:25:37

陶瓷信息讯  驻河南  崔学锋  报道  4月起,中央环保督察组将分两批次,对湖南、安徽、新疆、西藏、贵州、四川、山西、山东、天津、海南、辽宁、吉林、浙江、上海、福建等15个以上的省(市)进行督察。按照安排,在去年两批次督查的基础之上,2017年要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在全国范围内的覆盖,这将是中央环保督察组继去年两次进驻地方之后的又一次重大督察行动。

作为将被环保部督导的省份,山西省长近日在临汾市调研环境保护工作时强调,要强化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 要求,严格督察,压实责任,提升环保监测监管信息化水平,增强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环境事件的底线。

山西省还要求按期申办排污许可证,按证排污,对无证排污和不按证排污的企业依法查处。山西省规定,今年71日起未持证的火电、造纸行业企业,111日起未持证的焦化行业企业,列入“2+26”城市的4市钢铁企业、及独立粉磨站企业,201811日起未持证的其余10个重点行业企业及其余7个市的钢铁企业及独立粉磨站企业,一律视为无证排污单位,依法予以处罚,直至责令停业、关闭。

按照时限要求,年底前基本完成《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涉及的氮肥、印染、原料药制造等13个重点行业及产能过剩行业企业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2020年全省基本完成排污许可证核发。其中,纳入京津冀及周边重点地区“2+26”城市的太原、阳泉、长治和晋城,需在今年10月底前完成钢铁企业、独立粉磨站企业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

日前, 河北省石家庄市政府日前出台《关于全市大气污染物排放重点行业工业企业冬季错峰生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错峰生产的行业范围为:建筑陶瓷、钢铁、水泥、焦化、铸造、玻璃、钙镁等大气污染排放重点行业的所有工业企业,错峰生产时间为当年1115日至次年215日。《意见》同时明确,错峰生产期间,建筑陶瓷、钢铁、焦化、玻璃、钙镁等大气污染排放重点行业工业企业,其具有大气污染物排放的生产工序及设施,在正常生产负荷的基础上,压产50%以上。

同时河北持续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并提出将强化体检式、预防式、服务式执法,大力实施按日连续处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移送拘留等措施,加大对环境违法大案要案的查处力度。

而河南省鹤壁市在环保行政与刑事联动执法上也实现了新突破。鹤壁环保负责人表示,鹤壁市抽调公安干警充实到5个现场执法督导组,采取行政、经济、刑事等多种手段,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对屡查屡改、屡改屡犯的单位一律依法顶格处罚。还探索筹建市环境保护警察大队,加强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对环境违法相关责任人,采取拘留等刑事措施,依法严惩,快速打击。今年以来,已拘留责任人4人,治安处罚6人,其中就包括1名陶瓷企业环保负责人。

在环保的持续重压之下,北方部分陶瓷企业生产受到了严重影响。据知情人透露,目前法库陶瓷企业仍在忙着安装在线监测设备,没有安装在线监测的陶瓷企业不能生产。目前,法库仍只有部分陶瓷企业开始生产。鹤壁、内黄等产区陶瓷企业生产仍受到一定影响。

与此同时,多个陶瓷产区再次将“煤改气” 提上了议程。山西阳城近期再次大力推进陶瓷企业“煤改气”,4月底前15家陶瓷企业要全部用上清洁能源。

严厉的环保督查,不但对陶瓷企业生产造成了影响,同时也增加了生产成本。“安装脱硫除尘设备、封闭料仓、安装在线监测,从去年以来仅在环保方面的投入就达2000万元”一企业负责人说,在成本大幅攀升、利润空间被持续压缩的情况下,“如果再进行煤改气,陶瓷企业很难生存。”

 

关注陶瓷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