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7-82532110

环保部通报10-11月“2+26”城市空气质量状况

陶瓷信息网2019-01-09 18:57:36

陶瓷信息讯  12月11日,环保部官方网站通报2017年10-11月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2+26城市”空气质量状况,通报“2+26”城市2017年秋冬季以来细颗粒物(PM2.5)改善情况。

11月15日,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正式进入采暖季,大量工业企业实施错峰生产,仅河南省就有2053家企业被要求实施错峰生产,而受诸多因素影响,实际上停产工业企业比政策要求的更多。

如河北高邑、山东淄博等地区陶瓷企业由于已完成煤改气,并不在错峰生产企业之列,然而受天然气气源不足,气价不稳等因素影响,开工率并不高。同时众多工业企业受其市场低迷影响,也提前进入停产期。

实施错峰生产后的“2+26城市”,空气质量得到改善。

根据通报显示,2017年11月,“2+26”城市PM2.5月均浓度范围为46~91微克/立方米(μg/m3),平均为68μg/m3,同比下降37.0%。月均浓度较低的前3位城市依次是北京、廊坊和天津市;月均浓度较高的城市是邯郸、安阳市和开封市,分别为91μg/m3、89μg/m3和81μg/m3。从改善幅度来看,“2+26”城市PM2.5月均浓度比去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降幅范围为11.8%~54.1%,降幅排名前3位的城市为石家庄、北京和天津市,分别下降54.1%、54.0%和49.0%。

2017年10-11月,“2+26”城市PM2.5平均浓度范围为52~87微克/立方米(μg/m3),平均为65μg/m3,同比下降22.6%。平均浓度较低的前3位城市依次是北京、廊坊和济宁市;平均浓度较高的前3位城市依次是邯郸、邢台和石家庄市。从改善幅度来看,26个城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降幅排名前3位的城市为石家庄、北京和保定市,分别下降44.8%、43.5%和42.0%。

值得注意的是,石家庄市同时也是北方建筑陶瓷企业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全市共有建筑陶瓷企业35家,生产线53条。被列入错峰生产的仅有赞皇县和行唐县共8家陶企共15条生产线。然而据《21世纪经济报》一周前调研结果显示:正如前文提及的受天然气因素影响,高邑县26家陶企仅余6家开工。

“2+26”城市中,多个建筑陶瓷产区11月PM2.5浓度同比改善幅度较大,其中安阳市、鹤壁市、淄博市降幅分别为达到-33.1%、-48.8%、30%。

(陶瓷信息综合整理)

关注陶瓷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