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7-82532110

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启动以来——数十家陶企整改,原料价格小幅上涨

陶瓷信息网2019-01-09 21:25:19
 

5月底,第一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全面启动。组建6个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分别对河北、河南,内蒙古、宁夏,黑龙江,江苏、江西,广东、广西,云南等省(自治区)开展“回头看”督察进驻工作。督察“回头看”进驻时间约为1个月。

每一轮环保风暴袭来,均会引发制造业全产业链震动。2016及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对陶瓷上游原材料价格、陶瓷企业开工情况产生的重大影响,至今仍让人记忆犹新,虽然此轮环保风暴下,已严禁环保“一刀切”,但释放的能量丝毫不弱,亦深刻波及到陶瓷及相关上游产业。

陶瓷信息从多方渠道了解到,自5月底以来,广东、江西、河南、河北等省份,已有数十家陶瓷及配套企业被举报停产或整改。与此同时,相关的采石场、矿山、原料加工厂以及化工企业关停,带来的供货紧张、价格波动,对陶瓷企业的正常生产均产生了一定影响。

除此之外,环保督察期间,严抓货车超载、粉尘污染,也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物流运费。总的来看,近期各类原料价格此跌彼涨,整体呈小幅上涨态势,个别化工料甚至因为下游企业停产较多,反而价格出现下调。

同时,据佛山众陶联交易平台预测,预计2018年5月陶瓷物料综合指数将达到144,高于4月份的141.91,亦表明近期陶瓷原材料价格环比处于上涨态势。

 

图为环保部门在陶企检查。

 

一个月内,数十家陶瓷及配套企业整改

 

陶瓷信息综合各省份公布的环保信息显示,环保督察“回头看”启动以来,各地共有数十家陶瓷及相关配套企业因环保问题被要求整改。

其中,广东佛山南庄粤祥陶瓷厂、双喜陶瓷厂、群兴陶瓷厂被投诉大量排放未经处理的浓烟,风吹过时散发出阵阵刺鼻气味,对周边居民造成影响。针对此问题,6月11日,佛山市第一生态环境督察组组织人员到南庄镇群兴陶瓷厂、粤祥陶瓷厂、双喜陶瓷厂展开现场调查,详细了解陶瓷厂对气味问题的整改进度,督促企业落实整改主体责任。

6月15日,佛山市通报称,在三水区,针对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发现的问题,迅速查封新广湖陶瓷原料公司,对其实施断电措施,并对电箱贴上封条。目前该企业已关停。

在潮州,市、区、镇三级政府联合执法,对当地40多家陶瓷企业进行排查,其中有4家企业因污染问题受到停水停电处罚。在恩平,恩平市环保局分别于5月27日、6月8日对恩平华昌陶瓷危废与一般固体废物混合堆放、危废露天堆放、燃烧煤焦油立案调查,并责令整改。在肇庆,针对中央环保督察交办的广宁县瓷土矿水土流失等环境破坏问题,肇庆市、广宁县现场调查后发现,广宁县五丰瓷土矿业的瓷土场沉淀池处理效果差,存在水土流失情况,当即责令限期整改。

不惟广东,河北、河南、江西等省份多家陶企亦因为环保问题被要求整改。其中,仅河北省就发现,聚祥泰瓷砖厂被举报在生产过程中将工业废料倾倒到耕地内无人清理,赞皇县润德陶瓷存在粉尘及异味污染问题,高邑县京华陶瓷燃煤锅炉未淘汰;唐山市东英陶瓷加工厂治污设施不正常运行;唐山市融进瓷厂“散乱污”未完成整改等十余家陶企存在环保问题。

除此之外,山西阳城县弘邦陶瓷存在工业企业粉尘无组织排放问题;河南平顶山市叶县欧文斯瓷砖厂存在擅自加装烘干房,采用乙醇加热升温问题,致使烘干过程中产生少量挥发性气味,目前已责令该厂对烘干房进行拆除,气味难闻问题得到解决。

江西是本次环保督察“回头看”的重要区域。经查实,吉安县华都实业年产10万吨制陶用黏土(陶瓷土)建设项目未取得环境影响评价手续,擅自开工建设,属未批先建。吉安县已依法要求其停止建设,补办环境影响评价手续。同时,在景德镇市,环境执法人员在中力陶瓷进行现场检查中发现该厂喷釉车间直排外环境,对周边环境造成了影响。执法人员立即对该厂下达了《环境违法行为限期改正通知书》,责令其立即停产整治,消除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此外,在江西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上高县、安义县、奉新县等地均发现有陶瓷及加工厂存在环保问题,涉及水污染、空气污染,非法将抛光污泥运至工厂附近填埋,噪音扰民、纷尘无组织排放、废水直排等问题。环保部门已对污染企业作出停产整改、关停以及罚款处理。

 

化工料此跌彼涨

 

受中央环保督查“回头看”影响,部分化工原材料因停产或限产导致价格受到波动。

以片碱为例,据业内人士介绍,此次环保督查“回头看”行动主要影响西北、天津、河北及山东等地片碱加工企业的正常开工,部分片碱加工设备处于停产状态,为此片碱产量减少,但即使如此,业内人士称“价格短期内不会下降”。

而烧碱价格相较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据介绍,多地因市场需求萎缩、氧化铝价格下行,氯碱企业自身开工负荷整体不稳定,同时受造纸、印染、陶瓷、日化等行业开工不全等因素影响,烧碱市场持续低迷。

氧化铝方面,价格反而出现下跌。根据中国铝业网发布的氧化铝的价格显示,6月1日,山东、河南、山西、贵州、广西等地氧化铝成交价为3500元每吨,6月20日,以上地区氧化铝的成交价跌至3000元每吨。有业内人士表示,氧化铝价格有所降低的原因是国内氧化铝多为进口,为此生产端受国内环境的影响较小,但下游企业因环保引起部分工厂停产以及开工不足,导致需求不振。

除此之外,河北省环保厅等日前联合通告,自6月起至12月,在河北省范围内联合开展涉酸企业排查整治“雷霆2018”专项行动,对存在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废酸等危险废物和含重金属废物等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开展重点打击。据介绍,废酸主要来源于钛白粉加工等产业,在本轮环保“督察”回头看行动中,钛白粉行业也成为重点整治的行业之一,或将淘汰部分生产工艺落后的散乱产能,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此举将导致钛白粉行业供应不足,产品价格可能会有所上涨。

近期,化工大省山东遭受了较为严厉的环保整治,6月份青岛上合组织峰会举行,为了确保当地空气质量,青岛周边污染类企业也陆续停产和限产。涉及石化、钢铁、化工、焦化、水泥等重点行业采取限产、限污或停产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停产至6月20日前后,停产周期大概一个月。

受此影响较大的主要是熔块等产品,如山东潍坊40多台熔化炉、邹平30余台熔化炉全部停产……有陶瓷化工料供应商向陶瓷信息透露,停产期间化工企业销售的都是库存,但价格相对较为昂贵。

同时,山东省今年还计划,争取将化工园区缩减到100个以内,力争在现有基础上再关闭20%的化工企业。据统计,山东全省有各类化工园区199个,化工生产企业户数7595家,这就意味着将有50%的化工园区遭到裁撤,超过1500家企业被关停。持续加码的环保治理或让山东更多的熔块釉料公司走上外迁之路。

总体来看,近期化工类原材料价格小幅上涨,但个别产品涨幅较高,如硅酸锆年初的价格约为10000元/吨,而现在的价格达到了13500~14500元/吨,同时也有部分化工类产品价格出现了下跌。有釉料公司表示,近期生产成本略有增长,但尚在企业的承受范围之内,还未转嫁到下游陶企身上。

 

煤炭、纸箱价格波动较大,上升势头明显

 

对于陶企生产而言,煤炭与纸箱是价格波动较大,对陶企生产成本有着较大影响的材料。进入五六月后,煤炭、纸箱价格均出现涨幅。

首当其冲的是纸箱、包装行业,进入五月份,全国范围内造纸厂相继涨价,包括白板纸、瓦楞纸、箱板纸等纸种价格全面上调。据媒体统计,从5月1日到4日,仅短短4天,全国就有32家纸厂宣布涨价,涨价幅度在每吨100元到300元不等。纸业人士表示,此轮涨价主要受前期原纸价格上涨影响,部分纸板厂受成本压力补涨。

虽然其后,纸箱价格又出现了下调,但伴随着环保督察的推进,近期再次迎来价格的上调。特别是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仅6月11~6月17日七天内,就有29家造纸厂、包装厂被查,这造成纸箱的供应价格极不稳定,部分区域纸箱价格因为供货紧张再次迎来上调。综合多方信息显示,进入6月份,已有浙江、山东、湖北、湖南、安徽、福建、江苏等多个省份上调纸板价格,涨幅平均在3%~6%。

据江西陶企介绍,近期纸箱、瓷砖包角等产品供应较为紧张,个别纸箱厂甚至发出了停单通知,导致纸箱价格强势走高,如800×800mm规格纸箱已经涨到2.6元/个。

煤炭价格的波动对环保更为敏感,随着需求旺季到来,煤炭供应偏紧,价格一路上行。尽管国家发改委连发“政策组合拳”欲使煤价降温,但难挡其跃跃欲涨之势。

近期,内蒙古、陕西多地煤矿受环保督察“回头看”、安全检查影响,暂停生产或减量生产,煤炭产能大幅缩减,导致供应不足。如环保督察“回头看”期间,督察组在洛阳市曝光一煤业公司存在治污能力不足、设施老旧,粗放治污废水长期超标直排等一系列问题,并要求整改。

类似的停产整改在督查期间并不鲜见,推动着煤价的走高。据中国矿业行业指数显示:2018年5月,煤炭行业指数为126.1,同比增长4.4%,而在近日,5500大卡动力煤有贸易商报价突破700元/吨,5000大卡煤有贸易商报价610元/吨,均成上涨态势。受益于煤价上涨,煤企盈利水平有望持续保持高位。

在市场的高需求下,铁路运力不足也时时刻刻困扰着煤炭供求,目前铁路运输形势难言乐观。在环保压力下,煤炭的运输成本也相应增长,据陶企介绍,因为粉尘污染问题,一些码头和货场不允许卸货,陶瓷厂家只能交付一定的租金,另寻其它货场,而通过汽运运输煤炭的,物流运输成本则更高。

陶瓷信息从广东多家陶企获悉,目前使用的煤炭价格在920元/吨~950元/吨左右,仍维持在较高位。

 分析,随着环保风暴的持续,各煤炭主产区产量将继续受到抑制,再加之夏季用电高峰期的到来,煤炭仍有着较强的刚性需求,短期供应价格仍难平衡,价格仍将高企。

 

矿山整治致陶瓷原料供应趋紧

 

环保督察“回头看”期间,矿山、采石厂、原料加工厂的关停,对下游陶瓷生产亦造成了较大影响。据公开资料显示,五六月份广东、江西、山东等省份均有陶瓷原料及瓷土矿工厂因环保问题突出,而被责令停产整改,主要涉及地皮裸露、水土流失、污染水源、粉尘噪音扰民等问题。

佛山一瓷土矿供应商告诉陶瓷信息,近期因为环保督察“回头看”,广东地区无证矿山无法开工,导致原料供应略显紧张、价格微涨;而有证矿山和加工厂遭遇矿山排污、矿山复绿、矿山安全生产等严厉的环保要求,并致使生产成本增加,价格微涨。

据该供应商透露,广东省目前有1800多家工厂拥有采矿权证,但能够正常开采的只有一半。同时运费上涨,也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陶瓷矿石原料价格。“目前来看,陶瓷矿石原料价格有所上涨,但涨幅不是特别大,以瓷土为例,每吨价格上涨了10~20元左右。”

而据 从江西、湖南等产区获悉,5月份各地环保部门已经开始提前自查,辖内矿山、采石厂被大量关停,造成陶企原料供应极为吃紧,已有陶企即将面临“无米下锅”的窘境,开始从外省寻找和采购所需求的原料。不过,多数矿土原料价格并未因此而上涨或仅有微幅度上涨。

中国矿业5月份指数亦显示,矿业总体呈现向上趋势,且走势好于上一月度,环比、同比增长均为正值,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等各个指数同比均有所增长。

未来几年内,矿山的环保整治还将持续,各地均出台了矿山整治计划。如河北省实施露天矿山污染持续整治三年作战计划,到2020年使矿山治理率达到50%以上,对仍达不到环评要求和排污许可的1024个有证露天矿山实行停产整治,不达标的一律不得恢复生产。

山东省国土资源厅亦组织编制《山东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2018-2025年)》明确指出,到2020年,生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率达到60%;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总体治理率达到60%。

广东肇庆印发《肇庆市瓷土矿资源开发秩序专项整治实施方案》,严格控制瓷土矿种采矿权设置数量及开采规模。其中,关于瓷土开采问题,按照“到期不发新证、到期不续期”原则,从源头上严管瓷土开采及运输管理。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印发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十三五”规划,划出全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严重地区19个、较严重地区9个,同时划定矿山地质环境重点保护区30个……矿山资源开发对地质环境产生多种影响和破坏,甚至造成地质灾害。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明确指出:要加快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治理,实施重大工程,解决严重影响人居环境、工农业生产、城市发展的矿山地质环境突出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环保督察“回头看”期间,石材行业也遭受了较大影响,一方面部分石材厂房停产整改,另一方面矿山荒料价格暴涨,再加之受环保影响,石材企业加工时间大幅缩短、效率大大降低,有石材行业人士预测:“6月份,石材价格上涨20%~50%。” (操儒冰 冯若茜)


关注陶瓷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