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梗概:
阿宾(化名)毕业于某高校中文专业,毕业后,他进入了佛山一家传播策划公司做文案,专门为陶瓷企业提供策划服务,此期间,他对于陶瓷企业的市场运作产生了深厚的兴趣,也下足功夫对其做了研究,不论是文字功底或是思考深度都备受认可。一年后,业内某中小型陶企A对他抛出了橄榄枝,任市场策划一职。“在策划公司时,把控不到执行这一环节,最终的结果总是与设想的有出入”。阿宾对于此份工作充满期待,他摩拳擦掌,有很多想法亟需付诸实施。
半年后,阿宾黯然离开A公司,他的很多想法都得到了大boss的认可,但是在顶头上司处,却经常因“实施的可行性”、“风险”等原因多次碰壁,不仅想法无法得以实践,还与上司产生了矛盾,且间隙日深。这与他此前的设想完全不一样。
“这次,要找一家足够我发挥的、平台较大的企业。”阿宾痛定思痛,正在此时,他接到了来自业内某大型陶企B递出的橄榄枝,B企业是业内的龙头之一,不仅实力雄厚,而且定位清晰、目标明确、机制健全,阿宾遂欣然前往。
可是情况似乎并没有好转,在与新公司的上司沟通中,不久后,阿宾又感觉遇到了障碍,他将纠纷缘由归之于与“外行上司”的矛盾。他所在的负责公司新产品文案撰写的工作小组,直属上司原本是一位内勤工作者。学历与就业经历都属于“专业出身”的阿宾对自己很有信心,可是他每次精心撰写的方案都逃不过被上司要求修改无数次的遭遇,“有时候心底会觉得他的意见不可理解”。但领导态度坚决,纵使心有不甘,阿宾还是会回去埋头苦修,“有时候最后或许还是会回归到初始的那一份方案”,对此,他莫可奈何。
外行做了内行的领导,免不了会招来质疑:凭什么呀?这是一个跨行业的普遍职场话题。身处陶瓷行业,在各自的朋友圈里,也经常会听到有人抱怨:“你不懂……”。这不满的情绪,似乎可以理解,但于理而言,我们该用怎样的辩证思维去正视这种搭配?
策划/执行:陶瓷信息 张园
漫画绘制:马菁菁
“实用”方显“专业
304卫浴市场部总监 骆启华
在职场中,类似阿宾的职场人应该占据了非常大的比例,特别是80后和90后更加明显,因为这两个年代的人基本是伴随着爷爷奶奶的疼爱、爸爸妈妈的热情呵护走出校园,走向职场的。他们都有非常强烈实现理想的愿望,渴望干一翻惊天动地的事业。然而,在职场中,要成就一翻事业,往往需要有丰富的积淀。
我们常说知识和学历本来是没有效力的,只有当知识和学历转化成生产力了才形成效力,这就要求每一位初入职场的人士要虚心开始新的学习以致形成自我成长,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在职场不断成长,不断为企业和社会创造财富。当自己的想法无法实现时,每个人都会痛苦。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想一想,为什么得不到实现?
在企业当中,每一位老板和经理人都非常渴望得到有用的想法,但是在具体实施时,往往会被搁住,这时就需要我们与上级进入充分而有效的沟通,同时,要从每一个沟通当中捉住上级的疑虑并用丰富的实例和细节、数据化表明其可操作性和预期的效果。在我接触的很多策划人中,不少人都说过自己的策划案多么好,却少有策划人跟上级算一算经济账、算一算投入产出比,这就是造成自己很多想法得不到实施的原因的关键点。也就是说当我们有一个新的想法时,一定要让这种想法利用一切方法将其表达出来,并让上级看到收效。
而对于领导者而言,每迈上一个台阶,就意味着多了一份责任和担当,对自己的要求就更高,一个团队的领队人不仅要为企业创造财富,同时要让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梦想。团队中,也会出现一些成员会跳过你直接向老板去做的事情,我不反对我的团队成员这么做,但这种行为在职场当中是一种很冒险的行为,做出来的效果一定要是超出组织的期望才能去做,否则,你就必须对自己的这种行为负全责。
在企业经营当中,管理的工具和方法往往都是通用的,不存在“内行”与“外行”的区别。就现在陶瓷和卫浴行业,不少企业在引进中高端人才中,都注明要有家电或其他行业的实操经验,这就表明了,陶瓷卫浴行业是一个敢于学习和善于运用的行业,也只有集大智慧的行业才能走向全国,面向世界。领导人之所以能成为领导,必定是有他特长的地方和值得每一位同事学习的地方。只要有不同思路和实现路径的领导同事,我都非常虚心和细心的去学习和研究,因为这是自我成长的最强大源泉。
大道相通
菲勒铂晶石拓展部总监 赵小同
从业者在36岁以前,无论在什么职位,都处于从低到高的成长过程,基本都会经历相同的困惑。即使上司是个“外行”,你也需要琢磨,为什么他会是你的领导?这个问题不想透,就会处处受限。人们常以“外行”和“内行”界定一个人的能力,但其实在企业管理中,没有这种区分。如牛根生、王石、史玉柱这些成功企业家,个个风生水起,但在其取得成就的领域,从专业角度而言,他们都是“外行”。所以说“大道相通”,管理的思维都是通用的,领导并不需要掌握所有的专业知识,就如在案例中阿宾的上司,他有自己看问题的角度和高度,你不能简单以“不懂文案撰写”为由将其界定为“外行”。
在陶瓷行业,这种情况不仅常见于策划,也常见于设计。很多设计师可能都会抱怨说“客户不懂我的设计”,但其实虽然在设计的角度,经销商客户是门外汉,但是他懂得一个空间,怎样才能让人感觉舒坦。就如买车,从个人知识素养来说,消费者都是非专业人士,但是使用者的感受和意见是专业的。
在阿宾的故事中,他还犯了一个职场的致命错误,就是“自我中心”。80后职场人生存环境较好,从小有求必应,就会养成心理和思维优势,这样的故事以后在企业里会更多的涌现。年轻人有冲动、霸气和野心,这符合年龄阶段特征,或许老板喜欢培养有热情的接班人,但是上司是不喜欢你风头过高的,这是职场潜规则。中国人讲究“做人先做事”,不谦虚则势必遭反对。所以即使领导是什么都不懂的“外行”,你也要试着去与其相处,融洽相处,忘记他是“外行”。而且换个角度思考,在“外行”领导下能做的有声有色,才叫真本事。
人和人相处,是一个相互征服的过程,若是水火不容,势必崩盘。若有意见,要谦虚表达,理智对待,避免冲突之下口无遮拦给人造成伤害,或许是无心的,但是这种伤害无法愈合。所以不论什么时候,居于何职,都应该把自己放低一点。有个故事说家长教育小孩,值得所有人借鉴:你要永远知道你是“第三”。因为第一是上帝,上帝无所不能;第二,你肯定比不上上帝,而且不会只比上帝差一点,所以中间要预留一个位置;这样,第三才能轮得到你。
“专业”是相对的
凤凰涅磐市场部经理 刘昊明
首先是主人公心态问题,我建议初入职场者不要把自己放到太高的位置,当然也不能不把自己当回事,必须要摆正自己的心态,找好工作的平衡点,“在其位,谋其事”,做好本职工作最为重要。
建议大家做事的事情学会换位思考,看问题时,领导有自己的角度和高度,这就很容易解释为什么他会有和你不一样的意见?这与第一点看似矛盾,其实不然,站在领导的角度进行思考、从而做好自己的事情,效果才是最佳的。
发生冲突时常常思考“领导之所以是领导的原因”,作为领导,他必定有其过人的一面是你所不具备的,在质疑领导的权威性之前,先反省自己是否做到了,反省为什么不行?在一个岗位上,“专业”是相对的,在很多时候甚至是“自封”的,一味的强调自己的专业性,忽略他人的意见,这也不利于看清自己的问题,不利于个人成长和职场关系处理。
关注陶瓷信息网
12-27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