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7-82532110

回顾建陶20年/产品创新——从晨星寥寥到千帆竞技

陶瓷信息网2019-01-10 10:49:52

    陶瓷信息  操儒冰

 

20年,建筑陶瓷产业风云变幻,先后涌现出一批诸如金花米黄、洞石、微晶玻璃复合板、全抛釉、薄板等革命性产品,极大推动建筑陶瓷产业发展与人类家居生活进步。

在建筑陶瓷企业与上游机械化工配套企业的共同作用下,陶业产品结构更加丰富,空间表现力更强,物理性能极大提升,一个百花争艳的崭新时代快速到来。

 

1996年,鹰牌陶瓷推出世界第一块弧面砖。(鹰牌陶瓷供图)

 

抛光砖:20年自主创新硕果累累

随生产工艺技术进步,上世纪末,抛光砖已成为建筑陶瓷市场主导产品。作为全球最大抛光砖生产基地,佛山大部分企业以生产抛光砖为主,且自主创新硕果累累,渗花、微粉、超微粉、超白、立体微粉等主流产品经历多年不衰。

回顾抛光砖的创新轨迹,过去20年里,在众多知名陶企的强力推动下,进步飞速。

1996年,广东鹰牌陶瓷、东鹏陶瓷、金舵陶瓷成功推出渗花砖,并引发行业效仿,后来许多瓷砖产品都以渗花砖为基础,进行不断的改进。

同年,鹰牌陶瓷推出世界第一块弧面砖;投入巨资与意大利萨那特合作全球第一台5000吨压机,并于同年开发研制出1000×value="1000" hasspace="False" negative="False" numbertype="1" tcsc="0" w:st="on">1000mm以及1200 ×value="800" hasspace="False" negative="False" numbertype="1" tcsc="0" w:st="on">800mm的大规格仿天然石抛光砖。在小砖风行的年代,这些别树一帜的大砖,以差异的外观表现,开启了一个崭新时代。

1998年,东鹏自主研发的仿石材瓷砖“金花米黄”一经问世,市场即被其亮丽美观、富丽堂皇的装饰效果所折服,很快便流行起来,引领行业“一片黄”,畅销至今。东鹏的“金花米黄”被誉为瓷砖“常青树”。一直到今天,在不少卖场还可以看到这款畅销十年的名牌产品,“金花米黄”引领行业抛光砖“一片黄”。

1999年,广东蒙娜丽莎陶瓷有限公司推出经典产品“雪花白”,开创了国内超白产品的先河,在行业刮起一阵“白风”。

2000年前后,广东新明珠陶瓷、新中源陶瓷、佛山市嘉俊陶瓷、佛山市金舵陶瓷有限公司等相继推出多管布料的幻彩砖。佛山市嘉俊陶瓷有限公司生产的“珍珠白”产品甚为紧俏。

在随后的发展中,抛光砖表现形式更为丰富,大规格抛光砖迎来井喷,并成为陶企展现企业实力的强力“武器”。2003年东鹏推出1200×value="1600" hasspace="False" negative="False" numbertype="1" tcsc="0" w:st="on">1600mm大规格抛光砖,自称“中国砖王”。

不过仅过去一年时间,这一数据就被刷新,20049月,号称世界“建筑陶瓷航母”的新中源,推出1200×2000×value="20" hasspace="False" negative="False" numbertype="1" tcsc="0" w:st="on">20mm超大规格抛光砖——“新世纪砖王”,并通过专家组鉴定。

此后新明珠、能强、金舵等企业先后推出1200×value="1800" hasspace="False" negative="False" numbertype="1" tcsc="0" w:st="on">1800mm大规格抛光砖,并标榜为所谓的“世界砖王”,以此彰显企业生产实力,但市场对于这种实际用途不大的超大规格产品并不是很认可,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际意义。

这一阶段的抛光砖,主要以微粉、造粒、聚晶、布料方式及渗花工艺的组合应用作为丰富产品花色表现力的创新手段,而降低吸水率、增强产品的防污防滑性能,提高瓷砖的硬度和表面光泽度也是抛光技术研发的主攻方向。

在抛光砖的发展历程中,渗花和微粉是两个划时代的技术关键词,几乎所有的抛光砖主流品种都与这两大基础工艺密切相关,东鹏首推的“金花米皇”和蒙娜丽莎首推的“雪花白”是渗花类别的典型代表;在微粉砖领域先后出现了正打工艺、反打工艺,甚至第五代、第六代超微粉等一些概念性产品,但其技术发展的主线都是最初的第一代“沙皮狗”微粉。

2005年,抛光砖生产技术再进步,防污等物理性能更为卓越。以科达、大鸿等上游企业的纳米防污技术为基础,欧神诺、新中源等知名企业率先推出应用纳米抛光技术的新产品,诸如欧神诺的“冰川value="99" hasspace="False" negative="False" numbertype="1" tcsc="0" w:st="on">99系列、新中源的“超洁亮”系列等,在行业内引发强烈反响,随后大批抛光砖企业先后跟进,并使纳米技术成为抛光砖领域的一项新标准。

与此同时,抛光砖的安全应用标准也日渐提高,世纪之初,超白砖放射性超标屡屡成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曝光的焦点。200112月,国家质检总局和标准化委员会颁布了强制性国家标准GB6566-2001《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对建筑陶瓷产品存在的放射性核素规定了明确的安全指标。

2004年元月,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认监委联合发文,采用国际上多数国家通行的方式,决定对包括瓷质砖在内的3类装饰材料进行value="3" hasspace="False" negative="False" numbertype="1" tcsc="0" w:st="on">3C认证,自nth="8" day="11" islunardate="False" isrocdate="False" w:st="on">2005811起,凡未获得认证证书和实施认证标识者,一律不准出厂、销售。

 2007年,陶业迎来“聚晶微粉年”,除了欧神诺、欧文莱、升华、金舵、博德等厂的聚晶微粉类产品外,广东汇亚陶瓷推出的“倾国倾城”、广东鹰牌陶瓷的“珊瑚石”和佛山市卓远陶瓷的“冰河世纪”、佛山市南海升华陶瓷的“琥珀玉石”等产品均受到市场好评。

最近几年里,陶业涌现了微晶石、全抛釉热潮,让众多企业逐渐忽视对抛光砖材料、生产工艺和深度应用的开发,使得抛光砖整体研发创新速度开始趋缓。不过,尽管如此,东鹏、新明珠、新中源宏宇、欧神诺、汇亚、特地、鹰牌金舵、兴辉等知名企业仍将高品质抛光砖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并持续创新。

nth="8" day="27" islunardate="False" isrocdate="False" w:st="on">2015827,东鹏瓷砖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告推出“玻化原石”抛光砖新品。据悉,该产品采用了喷墨渗透技术,这一技术的应用让产品兼具了抛光砖优良的品质和丰富的花色,掀起抛光砖新一轮革命。   

东鹏设计院院长梁浩介绍,玻化原石在建筑陶瓷行业具有革命性意义。该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喷墨渗透技术让色彩布料深入砖坯,实现通体3D打印,使得天然名贵石材还原更加立体、更具层次感。同时,又克服天然石材产品硬度不高、易磨损、有辐射的问题。

全抛釉的凌厉攻势下,2015年抛光砖的工艺及技术创新也开始与喷墨打印技术相结合。在广东、山东等产区,先后掀起了喷墨抛光砖小热潮,以东鹏、宏宇蒙娜丽莎为代表的陶企均在这方面取得了不菲的研发成就,并推动抛光砖的继续进步。

 

 仿古砖:2003年后强势崛起

 

仿古砖在中国一直呈现稳定与缓慢发展。虽然在20世纪末就有中国企业生产仿古砖,但却一直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2003年以前,我国仿古砖产品的吸水率普遍偏高,是一种炻质釉面砖,其工艺技术的创新,主要集中在施釉和印花工艺,产品质量相对较差。

2003年底,唯美公司根据自己在仿古砖领域多年来积累的经验,推出一款E时代亚光系列仿古砖,从而掀开了我国仿古砖生产崭新的一页,成为仿古砖发展史上一个标志性产品。

 2005年前后,随着仿古砖逐渐被市场广泛接受,行业内掀起了大上仿古砖的热潮,经过短短几年的高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产品属性已向高强度、高耐磨、低吸水率的方向发展。

2006年,仿古砖由崛起转而开始盛行。佛山金意陶陶瓷有限公司的金属釉产品和楼兰陶瓷的木纹砖最为出名。

此后,行业内出现了风格、流派各异的仿古砖,形成了仿石材、仿木纹、仿皮革、仿丝绸、仿自然、金属釉等系列,从表面光泽来看,仿古砖逐渐演化出亮光、亚光、丝光、波光系列;从磨削生产工艺来分,又有着不抛与柔抛工艺之别,呈现出表面凹凸不平或平整如镜等不同效果;其规格也从300×value="300" hasspace="False" negative="False" numbertype="1" tcsc="0" w:st="on">300mm发展到800×value="800" hasspace="False" negative="False" numbertype="1" tcsc="0" w:st="on">800mm600×value="1200" hasspace="False" negative="False" numbertype="1" tcsc="0" w:st="on">1200mm等,而且可以随心所欲地切割出多种规格。

时至今日,国内主流企业大都推出了仿古砖产品,并出现了一批专业生产仿古砖的企业,从最初的只有四、五家企业试水已经发展到行业内全面开花,并形成了马可波罗金意陶、罗马利奥、圣陶坊、雅士高夫、楼兰等一大批仿古砖品牌,逐渐打破了抛光砖独领风骚的市场格局。

发展到今天,在工艺及技术进步的强力推动下,仿古砖以更加复杂多样的全新形象呈现,如田园风格的小规格仿古砖、工业风格的水泥砖、仿自然风格的木纹砖等,仿真程度更高,空间装饰效果更强,消费者的接受程度亦有所增加。

 

 瓷片:规格增大数倍,工艺创新缓慢

 

在过去的时间里,与其它建筑陶瓷产品相比,瓷片最大的市场优势在于没有强势的替代品,无论石材、玻璃、复合木材还是墙纸、涂料等替代品,都难以对瓷片构成太大的替代威胁,同时随着人们对厨卫空间的装修越来越重视,瓷片市场也随之长盛不衰,成为墙地砖产品中的“长青树”。

瓷片市场的巨大容量与增长潜力吸引了更多投资者进入。2003年前后,行业内掀起大上瓷片生产线的热潮,一些大型的专业瓷片生产企业纷纷建立,使瓷片生产迈入了现代化大生产行列,出现了高明顺成、高要将军等颇具规模的瓷片企业。

这一时期的瓷片,釉面效果、坯体质量、产品平整度、应用范围等都有了较大的提升和发展。

2005年,是一个特别的年份,滚筒印花机开始普遍应用于瓷片生产,瓷片表面的纹理和花色图案更趋细腻、多变。其花色、规格、搭配、应用开始呈多元化的流行趋势和发展潮流;在高端市场,开始侧重于瓷片的花色搭配与空间的应用效果,腰线、花片的组合搭配出现了多主题、多风格的时尚元素。

不过,与抛光砖的飞速进步和创新发展相比,瓷片的创新缓慢许多。业内人士介绍,多年来,地砖产品随技术的创新不断取得革命性的突破发展,先后涌现出全抛釉、微晶石等一批高端产品。瓷片也一直在变化,但改变的似乎仅局限于规格的大小和印刷工艺的更趋先进。

2005年前后,大规格瓷片成为诸多厂家竞相角逐的焦点之一,从300×value="900" hasspace="False" negative="False" numbertype="1" tcsc="0" w:st="on">900mm330×value="900" hasspace="False" negative="False" numbertype="1" tcsc="0" w:st="on">900mm333×value="1000" hasspace="False" negative="False" numbertype="1" tcsc="0" w:st="on">1000mm,这些号称亚洲最大规格的瓷片在各大厂家层出不穷。不过,大规格瓷片只是趋势,并未形成市场主流。

如今,喷墨印花技术取代了滚筒印花技术,瓷片规格亦有“向400×value="800" hasspace="False" negative="False" numbertype="1" tcsc="0" w:st="on">800mm600×value="900" hasspace="False" negative="False" numbertype="1" tcsc="0" w:st="on">900mm规格继续增大的趋势”。在还未退下的瓷片规格“向大看齐”的浪潮下,一些行业人士开始审视瓷片的美学规律,是否真的是做得越大就越好。

在不断的演变过程中,瓷片生产工艺一直未出现较大进步,力求突破市场红海的瓷片厂家开始进军功能性市场,诸如“负离子瓷片”、“夜光瓷片”等产品应运而生,不过这些产品中的大多数只是昙花一现,并未在市场上取得较大反响。

 

 微晶石、薄板、大理石瓷砖异军突起

 

在抛光砖、瓷片、仿古砖三大主流产品之外,一些新锐产品强势崛起,并占据重要市场地位,甚至成为一个独立,且占据较大市场份额的新品类。其中的某些产品虽然在技术上还不太成熟,但深刻代表着行业研发水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微晶玻璃复合板瓷砖、大规格超薄板和轻质砖。

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微晶玻璃复合板(即“微晶石”)成为全球建筑陶瓷领域的一款革命性产品,受到行业极大关注,诸多实力型企业纷纷进行研发和试生产,一时间,微晶石成为市场上售价最高的一款高档建筑陶瓷产品。

这种复合瓷砖色泽自然、晶莹通透,结构致密,不吸水,化学稳定性好,一上市就受到高端建筑市场青睐。博德、嘉俊、蒙娜丽莎新中源、特地等品牌先后加大对微晶石的生产力度。20028月,博德第一片博德精工玉石正式诞生,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059月,“精工玉石”系列产品正式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2008年初,一款由东鹏陶瓷重磅推出的产品在业内引发极大震动。东鹏洞石发挥了现代陶瓷工艺之极致,在瓷砖上快意书写天然洞石的神韵与风光。2010年,东鹏洞石品类再度引起全球关注,在东鹏洞石和纳福娜洞石的成功基础上,东鹏强势推出具有石材裂痕质感的有洞洞石——至尊洞石,让中外建筑陶瓷界对东鹏的技术创新和艺术创新大加赞赏。

2009年,简一第一代大理石瓷砖成功研发并推向市场,顺利通过了广东省科技成果鉴定,并获得了实用型专利证书。在简一成功推出大理石瓷砖的前五年内,大理石瓷砖市场一直不温不火,甚少为企业重视及生产。

2014年对于大理石瓷砖而言,是一个重要分水岭,这一年的佛山陶博会上,大量陶企开始将大理石瓷砖作为公司的拳头新品重点展示,甚至还出现了一批专注大理石瓷砖品类的专业性厂家,在广阔的市场空间及生产厂家共同推动下,如今大理石瓷砖已然成为大多数陶企的“标配”。

大规格超薄板同样是一种革命性瓷砖新品。最早生产超薄板的是山东淄博德惠来装饰瓷板有限公司,产品规格为3000×850×4~value="6" hasspace="False" negative="False" numbertype="1" tcsc="0" w:st="on">6mm。这种陶质超薄板采用可塑泥团辊压成可塑泥片,经干燥烧制而成。

20045月,华夏建筑陶瓷研发中心等几家合作单位进行了“大规格超薄建筑陶瓷砖制造工艺及装备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开始加强对超薄板制造工艺及装备技术的重点攻关。2007年,广东蒙娜丽莎陶瓷有限公司推出大型大规格建筑陶瓷薄板,板厚3.0~value="5.5" hasspace="False" negative="False" numbertype="1" tcsc="0" w:st="on">5.5mm,长×宽为1800×value="900" hasspace="False" negative="False" numbertype="1" tcsc="0" w:st="on">900mm,每平方米重8~value="12" hasspace="False" negative="False" numbertype="1" tcsc="0" w:st="on">12kg,获得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支持。

时至今日,虽然薄板的市场并未引来预期的井喷,全国亦仅有约10条薄板生产线,但在国家政策等利好消息推动下,薄板的未来市场可期。


关注陶瓷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