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意大利美高率先在中国市场推出渗花墨水。但碍于当时各种制约因素,渗花墨水未被大规模量产,并实现工业化应用。随后两年,诸多渗花墨水的难题被逐一攻克,并实现国产化。
尤其是2016年,渗花墨水逐渐在诺贝尔、东鹏、蒙娜丽莎、新明珠与能强等知名陶瓷企业实现工业化生产,并在陶瓷行业内掀起了一股生产的小高潮。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全国范围内有17家陶瓷企业共20余条生产线在生产喷墨渗花抛光砖。
按照业内人士的说法,喷墨渗花抛光砖裹足难前主要受制于装饰性能的短板、高昂的生产成本与市场低接受度等因素。尽管如此,2017年,越来越多陶瓷企业加入生产喷墨渗花抛光砖的行列,“到今年年底,生产喷墨渗花抛光砖的陶瓷企业约为60家,其中以广东产区的陶瓷企业为主。”
喷墨渗花抛光砖最大的优势在于,既拥有传统抛光砖的高硬度、低吸水率、高耐磨度等物理性能优势,又兼具了抛釉砖色彩丰富、纹理多变的表面装饰效果。
高投入让陶企却步
近几年,因为表面装饰性能的短板,抛光砖在与全抛釉的较量中处于劣势,被全抛釉抢占了很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即便如此,抛光砖因物理性能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尤其是硬度与耐磨度,其仍是占据消费的主流。
当前,通过喷墨印花技术来丰富表面的装饰性能,喷墨渗花抛光砖既拥有传统抛光砖突出的物理性能,又兼具全抛釉丰富的装饰性能。因此,有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十分看好这款新产品。但能否助推抛光砖重返巅峰仍是未知数。
按照业内人士的说法,喷墨渗花抛光砖裹足难前主要受制于装饰性能的短板、高昂的生产成本与市场低接受度等因素。
具体来说,当前生产喷墨渗花抛光砖以湿法与干法两种不同的生产工艺为主。无论是湿法抑或干法,陶瓷企业都需要对原有的喷墨机进行全面技改或更换。除此之外,湿法与干法还对其他生产设备提出了新的要求。综合来说,采取湿法工艺,就要对釉线进行技改的同时,增加一条200米长的干燥窑、更换新的喷墨印机,所有这些一次性投入,基本是上千万的费用。而干法,技改与设备的投入少一些,但是面料的成本又会拉高。
“在此周期里,许多陶瓷企业在没有看到喷墨渗花抛光砖的市场效益前,千万级数字的投入会使他们犹豫。最根本的矛盾在哪里?目前,相当一部分陶瓷企业推出喷墨渗花抛光砖产品后,并没有看到连续回单。”广东道氏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继雄表示。
有业内人士表示,喷墨渗花抛光砖的市场销售并不像某些陶瓷企业宣讲般惨淡。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陶瓷企业是有回单的,只是他们既然已经投入大成本,那么他们就希望继续保持领先,不期望其他陶瓷企业一窝蜂跟进,害怕该产品又因产量过剩而陷入恶性竞争当中。
纹理精细度须再提升
喷墨渗花抛光砖最大的优势在于,既拥有传统抛光砖的高硬度、低吸水率、高耐磨度等物理性能优势,又兼具了抛釉砖色彩丰富、纹理多变的表面装饰效果。据佛山市子陶陶瓷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邱子良介绍,喷墨渗花抛光砖的莫氏硬度基本达到5~6度,基本与传统抛光砖一致,而这一数据,远远高于釉面产品。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喷墨渗花抛光砖在产品外观、纹理质感与天然石材高度相似,而且将渗花墨水与通体布料工艺相结合,使瓷砖表层和坯体的色彩与纹理相呼应,完全可以将喷墨渗花抛光砖当天然石材来使用,在空间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切割、倒角、拉槽等后期加工,且都不影响整体美感。
除上述优点之外,喷墨渗花抛光砖最为人诟病的依旧是其渗透深度与纹理精细度无法调节的矛盾。
正如多位受访者提及,从喷墨渗花抛光砖诞生时起,其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深度与精度无法调节的矛盾。当前渗花墨水渗透的深度最大可达0.6~0.7mm,而有效渗透深度约为0.4~0.5mm,但是其渗透的轨迹并非垂直下渗,而是在助渗剂的辅助下扩散式向下,因此,喷墨渗花抛光砖渗透的深度有限,纹理表现模糊。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许多人认为,这或许是喷墨渗花抛光砖的致命缺陷,但是在高继雄看来,这却是其优势所在。就目前而言,任何的生产工艺都无法避免渗花墨水扩散的问题。“初看产品,并不像以往采取辊筒或丝网等平面印刷那般精细,但是因为渗花墨水是扩散式下渗的,垂直发色,因此喷墨渗花抛光砖的墨水发色还原度与色彩饱和度高,而且其肌理的通透感都要优胜一筹,更接近天然石材。”
更重要的是,在现实使用的过程中,即使喷墨渗花抛光砖表面被刮花,但经过光折射也不会像抛釉砖那般让人反感,其对纹理视觉破坏程度低。
与升级版抛光砖无异?
据业内人士介绍,虽然当前已有多家陶瓷企业推出了喷墨渗花抛光砖产品,但是行业对喷墨抛光砖还没有统一的定义。
单从产品效果来看,现有的喷墨渗花抛光砖与全抛釉并没有直观上的差别,经销商与消费者更是看不出其中的奥秘,但价格却比全抛釉产品高出几十元,这样的产品难以说服经销商和消费者,基于此,很多陶瓷企业还在观望。
众所周知,喷墨渗花抛光砖更多强调其表面的耐磨度与硬度。包括陶瓷企业与终端导购在内的许多业内人士,都将其视为抛光砖的升级产品,并没有系统把握喷墨渗花抛光砖的真正优势所在,以至于消费者认为不值得花费好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天价购买低档、工程产品的升级版。
2016年,诺贝尔强势推出瓷抛砖。据介绍,其在技术上实现了四大核心突破:瓷质装饰面材技术、数码喷墨渗透(或复合装饰)技术、多维通体布料技术和微米级表面处理工艺。得益于此,瓷抛砖兼具了抛光砖的特性、釉抛砖的花色,克服了普通抛光砖花色简单、防污性弱以及釉抛砖耐磨性差等缺点,实现了装饰性和功能性的统一。
于诺贝尔自身而言,瓷抛砖是新的瓷砖品类,有别于喷墨渗花抛光砖。“为了与全瓷的传统抛光砖进行区分诺贝尔公司进行了工艺创新,在干压成型的坯体表面涂施瓷质材料。”诺贝尔集团技术中心夏昌奎博士介绍道。
但是,就此,众多业内人士表示不认同。“其实,诺贝尔瓷抛砖与喷墨渗花抛光砖的生产原理基本一样,只是诺贝尔的工艺更优化与成熟,并使用了相对优质的生产原料。”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副秘书长、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尹虹也在第877期《陶瓷信息》题为《话说瓷抛砖》的专栏中提及,2016年12月2日,诺贝尔曾召开媒体座谈会,明确了瓷抛砖的定义“一种在干压成型的坯体表面涂施具有高温成瓷性能的材料,经(印刷装饰)高温烧结、表面微抛/磨处理而成的瓷质砖”,这里没有突出喷墨渗花的基本技术要素,而是突出了淋浆与微抛两个技术特点。
因此,喷墨渗花抛光砖营销的过程中,一定要与传统抛光砖区分清楚,不能再引导消费者喷墨渗花抛光砖是抛光砖的升级产品。换而言之,在终端营销一定要玩概念,像瓷抛砖、原石等。
有业内人士认为,这均是陶瓷企业的强项所在,不必过分担忧。一旦喷墨渗花抛光砖的生产工艺更成熟,生产成本下调,其就会迎来大发展。正如业内人士普遍预测般,截至2017年年底,将会有约60家陶瓷企业实现喷墨渗花抛光砖的连续稳定生产。
(陶瓷信息 陶鑫
关注陶瓷信息网
12-27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