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7-82532110

继釉面、坯体、规格、功能之后,瓷砖下一个创新点在哪?

陶瓷信息网2019-04-18 09:38:03

 

 

从早期的“表面”创新,

到后来的坯体创新、规格创新、功能创新,

 

在脑力能够想象的产品创新方向,

近年来陶瓷行业均有探索,

并掀起有关规格、功能、风格的阵阵热潮。

在所有创新方向都山穷水尽之时,

当所有产品都深陷红海与价格战泥潭之际,

未来的产品将走向何处?

陶瓷行业下一个创新点何在,

这似乎成为行业的集体困惑。

过去十年,

陶瓷行业涌现出的创新亮点连绵不断,

但结局殊途同归——

大部分新品在问世之初被众星捧月,

随后又被弃若敝屣,

沦为迷失在创新道路上的失败案例。

分析成败,总结陈词,

或许并未真正拥抱趋势,

抑或许遇阻而退、浅尝则止,

未能真正贴近消费需求。

长期以来,

陶瓷行业的“新品”让人眼花缭乱,

特别是在各种展会上,

没有新品都不好意思亮相。

于是,

为了紧跟热潮,

各种跟风模仿与随波逐流层出不穷。

但随着市场的逐步成熟,

事实证明,

只有真正切中用户痛点的

产品和品牌才可以基业长青。

在技术落后、消费能力

与审美水平较低的年代,

抛光砖凭借工艺的创新与耐用,

俘获了一批消费者心智,

但顽固与呆板的花色亦成为致命弱点;

随后,

花色丰富、纹理细腻、图案逼真的抛釉砖、

大理石瓷砖异军突起,

成为家装市场的抢手货,

但耐磨性差的缺陷亦饱遭诟病;

年轻消费群体的崛起,

让时尚、简约,

以黑白灰为主调的现代砖

掀起一股猛烈的“旋风”……

然而,

成也用户,败也用户。

成功在于在某一特定时段击中

用户最关注的痛点,

失败在于世易时移,

逐步与用户痛点发生偏差。

当产品创新江郎才尽之际,

不妨想想消费者痛点——

他们最需要怎样的产品?

当我们痴迷于花色创新,

大量开发花色的时候,

是否想过花色已经过度开发,

导致泛滥和过剩了;

当我们人云亦云,

盲目“求大”的时候,

是否想过大规格对于消费者真的实用吗?

未来已来,但未来在哪?

陶瓷行业是时候返璞归真、化繁为简了。

当你还在为新品开发运用了

怎样的高科技、专利技术而引以为豪的时候,

或许用户并不买账。

他们的需求简单而纯粹:

耐磨实用、花色亮丽、价格适中……

以此反推,

你的产品真的耐磨、耐污,

使用五年依旧历久弥新吗?

真实现状是,

很多的陶瓷砖,

用户在使用一段时间后,

出现严重的刮花、老旧等使用问题,

成为他们挥之不去的痛。

甚至,明知抛光砖花色单调,

很多行业人士家用仍旧选择抛光砖,

原因就是一句简单的“耐用”。

创新一定在于瞄向未来,

探索未知的领域吗?

或许亦不尽然。

曾经国人眼中土得掉渣的军绿色解放鞋,

如今却在国外时尚圈成为潮款,

价格暴增数十、数百倍;

曾经廉价的地摊货“回力牌”球鞋,

传入法国后,

瞬间爆红成为巴黎时尚界的宠儿,

备受明星红人、时尚达人追捧;

中国农民工外出“标配”的蛇皮袋,

在2007年却摇身一变成为LV春夏款提包,

让国人大跌眼镜。

近期,

陶瓷行业某知名品牌推出一款年度新品,

并进行了一系列宣传推广,

但在目睹该产品“真容”后,

行业人士豁然开朗:

这不就是十几年前的斑点颗粒砖吗,

只不过用更先进的现代工艺技术,

将产品做得更精致。

瓷砖,被誉为建筑的服装。

在流行趋势与风格的重复循环下,

或许已被淘汰数十年的产品,

在现代最新工艺技术的改变下,

有朝一日重新王者归来。

亦或许,

在现阶段被看作“噱头”的负离子瓷砖、发热砖、自洁砖,在科技力量的深入助推下,

逆袭为消费者首选……

但这一切的重中之重在于:

回归本真,实实在在地解决用户痛点。

你觉得继釉面、坯体、规格、功能之后,瓷砖下一个创新点在哪里?欢迎留言讨论!


本文摘自《2019中国瓷砖趋势报告(上)》
策划出品:陶瓷信息
联合出品:玛缇瓷砖、蒙娜丽莎集团
特别鸣谢:宏宇集团、新中源陶瓷
出品时间:2019年04月


关注陶瓷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