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信息讯 张园 报道 贝嘉利陶瓷的解散传闻,最初的来源是一纸名为《河源贝嘉利陶瓷有限公司关于中止劳动关系的通知》所传递出来的信息。
这份由河源市贝嘉利陶瓷有限公司于2017年2月25日发布的《通知》说,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至2016年底,流动资金链完全断裂,公司不得已停业”,并表示“为了员工的前程着想,公司不得不通知大家,公司将解散”。
解散≠倒闭,或正为战略转移做铺垫
这一纸《通知》流传出来后,迅速被解读为“又有陶瓷厂倒闭了”。作为一家成立于2002年的老牌陶瓷厂,贝嘉利陶瓷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冲击才会走到如今这一步?倒闭一事是否属实?抱着这样的疑问, 先后致电多位业内人士欲了解实情。
“应该不是倒闭,有可能是要重组或是生产线外包,需要重新梳理劳务关系”。由于河源贝嘉利陶瓷的产品多为出口、且近些年行事低调,业内大多数的供应商、陶企销售人员对该公司知之甚少,唯有一位赵姓供应商向 透露了这么一个信息。
随后 辗转联系到河源贝嘉利陶瓷的一位原材料供应商,这位要求匿名的供应商证实:河源贝嘉利并非如外界传言般已经倒闭,也不是重组,而是正准备将生产线外包给来自江西的某位老板,而根据承包方的要求,河源贝嘉利陶瓷需要先跟员工解除现有的劳务关系,随后再由承包方重新招聘。
“这个消息在河源本地并不是秘密,很多人都知道这个事情”。上述供应商表示,虽然近几年来河源贝嘉利陶瓷的经营情况并不是很好,出于高层领导战略层面的考虑,该公司或不再经营陶瓷。但该公司名下资产仍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因此供应商们并不是很担心收款问题。
根据目前 所掌握的信息来看,河源贝嘉利陶瓷是否会倒闭仍需要打上一个问号,但近些年来经营情况不佳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产品单一,合作品牌纷纷“另谋出路”
“贝嘉利的灰砖在业内小有名气,而且价格也不低,600×600mm规格的产品出厂价可以卖到20~30元/片,800×800mm规格的可以卖到30~40元/片。但这种产品只在出口市场比较畅销,国内基本走不通”。曾在2016年与河源贝嘉利陶瓷有过合作的某陶企销售代表透露到。
根据陶瓷信息于2014年展开的“陶业长征——全国陶瓷砖产能实地调研活动”统计的数据显示,河源贝嘉利陶瓷有限公司工厂位于河源市东源县高塘陶瓷工业园,共拥有4条抛光砖生产线,主要用于生产微粉砖、纯色砖等产品。有设备公司负责人证实,此后该工厂始终未曾扩建,一直保持着原有的设备与产能。
而近几年来,抛光砖的市场与日剧下,在出口市场更是经历了量价齐跌的双重打击。尤其是在2016年,根据海关相关统计数据分析,2016年1-12月我国出口陶瓷砖55.31亿美元,同比下降33.57%,单价从0.45美元/千克下降到0.32美元/千克。其中无釉砖(HS编码:6907)出口17.68亿美元,同比下降52.15%,有釉砖出口37.63亿美元,同比下降18.73%。
报道显示,为了扭转颓势,河源贝嘉利陶瓷曾于2016年转产仿古砖,但由于品质不佳只生产了一个多月,后来的生产非常被动。
与此同时,河源贝嘉利陶瓷原有的品牌及合作方等也纷纷“另谋出路”。今天上午 先后走访了位于佛山瓷海国际的品立与佛山贝嘉利陶瓷的展厅,根据早年前的资料显示,品立与佛山贝嘉利陶瓷两品牌所销售的产品均来自河源贝嘉利陶瓷,至今河源贝嘉利陶瓷官网上“公司简介”一栏仍是关于“品立瓷砖”的品牌介绍。但今日上述两品牌的展厅工作人员告诉 ,如今其品牌与河源贝嘉利已无联系,此次河源贝嘉利的解散通知与其并无关系,因此并不影响品牌的经营与销售。
关于河源贝嘉利陶瓷的“解散”事件, 会持续关注后续发展,并进一步核实上述情况是否属实。但不得不说的是,虽然此次事件仅仅是个别现象,但在陶瓷行业,类似于河源贝嘉利的陶瓷企业并不鲜见, 衷心希望类似的事件不会发展成行业现象。
关注陶瓷信息网
12-27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