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们国家的“两会”(全国政协与全国人大)正式落下帷幕,主流媒体说这是国家政府十年来最大的人事变动,其实基本与八年(两届政府任期)前政府换届相似,一把手半退或全退,其他领导干部升迁大挪移。拿我们当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话一定会说成是“我们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或头等大事”。虽这样说,那年代天天读天天学的东西几乎都不往心里去,管你什么头等大事、特等大事,离我等黎民百姓远着呢,也从来不把它当回事。虽然八十年代我的研究生导师刘振群教授,就是全国人大代表,那几年每年三、四月份他都赶往北京开“两会”,回来后在教研室每周的政治学习时也会向我们传达不少“两会”的见闻,但好像我没有听进去多少,可以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这次“两会”好像比哪一次都距我更近些,这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有两位来自陶瓷行业,其中一位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学院院长何炳钦教授,曾是我在景德镇陶瓷学院读书时低一届的同学;相识30多年了。还有一位是
马可波罗陶瓷的董事长黄建平先生,是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85年的毕业生,当年我已留校任教,
马可波罗陶瓷虽地处东莞,由于大家同行,彼此往来还是比较多。星期二(3月19日)晚上几位朋友相约专程跑一趟东莞,听听参加“两会”归来的黄建平先生的感触。我见到黄建平先生第一件事就是握手,并大声寒暄着:是不是这次北京“两会”期间与不少中央领导握过手,并保持至今没有洗手?(1966年8月18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广场接见全国大串联的红卫兵,一些与之握手的红卫兵,几乎都保持不再洗手,回到家乡,一下火车就是告知前来欢迎的人们,这只与伟大领袖握过的手至今没有洗手,大家与之握手自是不同凡响,可以通过这只手沾伟人的光)第二件事就是询问这次人大会所带的提案,黄建平说,建议案是:呼吁政府出台促进建筑卫生陶瓷行业转型升级的规划政策。同去的朋友为黄建平“两会”归来写了一副对联:上联:出身草根、胸怀梦想,化平淡为神奇,建言献策会高庙;下联:拒绝浮躁、亲近本真,置名利于度外,忍怨负重开太平。横批:陶瓷人民的好代表。 也许是这两位陶瓷行业的全国人大代表与我等距离比较近,所以两会期间我也发梦如果我做“人大代表”我会有什么提案(或曰:建议案)呢?我想要做一个关于民主的提案,政治民主既敏感又难掌握尺度,提一个“数据民主“的提案,就是关于国家政府统计掌握的各种数据,只要不涉及国家安全(不赞成有国家机密代替国家安全,不能想说机密就机密)和个人隐私,全面对社会开放,公开、透明、接受监督,这不会涉及任何对党和国家稳定的威胁。现在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我们国家仍然还是只有一小部分人掌控着国家的数据资源(还不一定准确,因为它没有受到监督),造成数据资源极大的浪费。如:不久前刚执行了几天的“黄灯交规”,将黄灯等同红灯使用,现在看来是不了了之,城市上空布满摄像头,大量的车辆行驶数据,这样的交规出台获得多少数据的支撑,估计是靠拍脑袋出来的。 最近我准备启动2012年的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年鉴编辑工作,其中全年的综述就等2012年的全年统计数据,前段时间看到《陶城报》报道全年产量是92亿平方米,今天从另外的途径得到的是89.92亿平方米,从我的途径每年都会获得两个“权威”的不同的全年统计数据,有点匪夷所思,更有意思的是2012年上半年的数据是增长3.8%,前三季度是增长1.4%,全年增长3.35%,这样的增长,从数据表面就可以分析到,单独第三季度实际上是负增长,单独第四季度要增长9%以上,才可能维持全年增长3.35%;第四季度有如此优越的表现吗?数据不够公开,经常经不起推敲,是我们国家的数据特点。记得我在佛山市陶瓷行业任职秘书长近7年,几乎每年都拿不到
佛山陶瓷行业的基本数据──产量、产值、销量、销值等等。2010年中央电视台报道
佛山陶瓷华丽转身时,用了一些数据,言:
佛山陶瓷产能下降38%,产值上升33%,细分析三年时间
佛山陶瓷年产量10多亿平方米的平均单价须达到2.15倍,才可达到这个水平,可能吗?同时央视还报道其能耗下降25%,我在佛山市党校作讲座时说,产量下降38%,能耗才下降了25%,这不是进步,是退步,此后我注意到政府在不少地方对这个数据的使用改为单位能耗下降25%,其实所有专业人士,都会明了单位能耗下降25%,谈何容易。温总理向国际社会承诺我国“十一五”五年期间单位能耗下降20%,有多少个地方在实实在在地做各行各业的节能,大部分地方都是靠关陶瓷厂、玻璃厂、水泥厂、钢铁厂来降低整体城市的单位能耗。类似这样的数据使用在中央电视台的报道中、在陶瓷行业、在全国各地各行各业比比皆是。 数据民主,就是数据公开、透明、公正、准确,经得起推敲,接受监督,不断提高数据的准确性,让数据为全社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