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瓷信息 张园 整理
中国建筑陶瓷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国有、集体企业以及乡镇、民营企业的相继崛起,尤其是1992年春天邓小平的南巡讲话,被视为建筑陶瓷行业春天来临的福音,彼时,政策松绑也极大地解放了陶瓷行业的生产力,陶瓷行业自此迎来了蓬勃发展期。
1995年~2014年,中国建筑陶瓷行业经历了从“三山夹两江”到“建筑陶瓷产区全国遍地开花”的产业格局变化,产品研发与营销手段也在创新中不断前行,直至成功走向世界,成为了国际陶瓷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期间,我们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也暴露了一系列的问题。其历程如何?陶瓷信息与各位读者一探究竟。
阶段一(1995~2000年):改制后进入转型期。私营企业全面崛起,掀起新一轮建设高潮。
1995年
1995年,佛陶集团被列为中国最大工业企业500强,是全国陶瓷行业中唯一上榜的企业。同年,被列为全国100户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之一。
1995年9月,由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华南理工大学和佛陶集团陶瓷机械制造总厂共同研制的YP1000型压机正式试车成功,并于1996年3月通过省级技术鉴定,从而打破了千吨位压机被洋货一统天下的局面。
1995年12月,中国第一台瓷质砖抛光机在科达试机成功。
1996年
1996年,四川夹江县投资6000多万元,新建和扩建13家瓷砖厂20多条生产线。此时夹江陶瓷墙地砖产量占全省的30%,成为四川省最大的瓷砖生产基地。
1996年,成立于1972年的石湾东平陶瓷总厂更名为东鹏陶瓷总厂,当年8月,东鹏陶瓷总厂正式推出东鹏品牌,引入现代企业管理机制,在行业内率先设计CI形象,制定了品牌目标,成为了陶瓷行业品牌建设的先行者。
1996年,南海市明珠高级装饰砖厂兼并了亏损多年的恒泰陶瓷厂,更名为“南海冠珠陶瓷有限公司”(简称新明珠二厂)。
1997年
1997年,石湾东鹏陶瓷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成员有佛山市石湾东平陶瓷总厂、佛山市东平装饰砖厂、佛山市乐奇洁具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
1997年底,鹰牌集团公司将55%股份转让给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等四家投资者,并组建鹰牌控股有限公司。
1997年,唯美公司受意大利主流产品的影响,在国内率先开发生产仿古砖,开创仿古砖市场蓝海,并引领马可波罗出奇制胜。
1998年
1998年,佛陶集团转制基本成型,共成立八大子公司,从原来的分散经营到集中管理,产品也由单一产品到配套生产和销售,形成规模清晰的母子公司体制。
1998年8月,当时已经成为陶瓷装备领导企业的科达公司的股东挥师进军建筑陶瓷产品制造领域,通过收购三水华丽陶瓷厂创立了三水科达陶瓷有限公司,其后又更名为欧神诺陶瓷有限公司。
1998年,鹰牌陶瓷作为建筑陶瓷唯一代表中国首次参加意大利博洛尼亚陶瓷博览会。
1998年底,新明珠完成企业转制之后,果断地以“吃休克鱼”的方式,实施低成本扩张战略,企业逆势而上。
广东新明珠陶瓷集团旧址。
1998年,建筑陶瓷行业第一家品牌专卖店——马可波罗专卖店在太原开业。
1998年9~11月,佛山市南庄镇把国有、集体性质的陶瓷企业作价11.81亿元全部出售给民营企业,佛山的陶瓷行业规模迅速膨胀,成就了一批巨头。
1997年~1999年,宏宇陶瓷、嘉俊陶瓷、欧文莱陶瓷等一批建筑陶瓷企业相继成立。
1999年
1999年,东鹏自主研发的“金花米黄”一举成名,确立了东鹏在研发领域上的领先地位。随后,各地企业竞相效仿,墙地砖出现“全国一片黄”的局面。
1999年2月8日,鹰牌控股有限公司在新加坡股票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首家陶瓷企业在海外上市。上市后的第二年(即2000年),鹰牌销售额攀升到13亿元,创造了中国陶瓷业的奇迹。
1999年,东莞市唯美陶瓷工业公司改制为民营企业,成立“东莞市唯美陶瓷有限公司”(2001年“东莞市唯美陶瓷有限公司”改称“广东唯美陶瓷有限公司”)。
1999年12月,国家建材局制定出台了《建材工业“控制总量、调整结构”实施细则》要求在2000年底之前,禁止新建扩建墙地砖生产线,对年生产能力小于70万平方米的生产线予以淘汰,将建筑陶瓷生产总量控制在10亿平方米以下,以实现中国建材工业“由大到强、靠新出强”的跨世纪发展战略。
2000年
2000年11月,广东新中源集团投资2.5亿在夹江县新新乡征地510亩,兴建四川新中源陶瓷公司一期工程,这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夹江最大的建筑陶瓷投资项目,也是广东陶企第一次跨省投资建筑陶瓷项目。
2000年10月,佛山萨米特陶瓷有限公司(即新明珠三厂)成立,并推出萨米特品牌。
2002年,广东科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获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阶段二(2001~2009年):产业转移期。中国建筑陶瓷产区格局之变,伴随佛山陶瓷的三轮产业转移,行业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格局。
2001年
2001年,佛山市石湾东鹏陶瓷集团有限公司整体变更成为广东东鹏陶瓷股份有限公司,一跃而成省级企业;旗下拥有三大品牌:东鹏陶瓷、东鹏洁具、金意陶。
2001年,佛山市石湾东鹏陶瓷集团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广东东鹏陶瓷股份有限公司。
2001年1月,新中源总部大楼落成,开启了陶瓷行业总部大展厅营销模式。
2001年11月,全国最大的专业性陶瓷固定展贸商厦——中国陶瓷城破土动工。
2001年12月,国家质检总局和标准化委员会颁布了强制性国家标准GB6566-2001《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对建筑陶瓷产品存在的放射性核素规定了明确的安全指标。
2002年
2002年,佛山市华夏陶瓷建筑研究开发中心(国家级)、华夏陶瓷博览城在南庄建立,南庄被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建筑陶瓷第一镇”。
2002年,广东科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获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筹集资金2.84亿元,成为佛山市首家在国内上市的民营企业。
2002年9月底,中国陶瓷城建成。同年10月18日,在佛山市人民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大力支持下,新建成的中国陶瓷城、华夏陶瓷城共同举办了规模空前的首届佛山(国际)陶瓷产品博览会。
2002年,东鹏陶瓷进入山东淄博投资建厂,从而掀开了“南陶北进”的篇章,结束了淄博产区没有高档抛光砖的历史。
2003年
2003年12月,新明珠陶瓷开始投资建设第一个园区式基地——三水新明珠高技术建筑陶瓷生产基地。
2003年,东鹏推出1200×
2003年底,唯美公司推出一款E石代亚光系列仿古砖,从而掀开了我国仿古砖生产新的一页,成为我国仿古砖发展史上一个标志性的产品。
2003年9月,广东科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研制出KD7800型全自动液压压砖机并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成为全球最大吨位的压砖机,彻底打破了大吨位压机由国外陶机巨头独霸多年的局面。
2003年12月,KD4800压机第一次出口到印度贝兆头公司,从而揭开了国产压机进军海外市场的序幕。
2004年
2004年1月,东鹏体系将金意陶品牌整体出售,佛山金意陶陶瓷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何乾以董事长身份亮相。
2004年9月,夹江县被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联合命名为“中国西部瓷都”。
2005年
2005年,经历多年快速发展的建筑陶瓷产业遭遇“寒潮”。一批企业负增长甚至倒闭。
2006年
2006年12月,新明珠投巨资在肇庆市高要禄步镇发展了第二个园区式基地。
2007年
2007年1月,四川省委、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紧急通知,将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启动工业节能、建筑节能、商业和民用节能,以应对能源紧缺的问题。事实上,自2006年下半年开始,由于天然气供应紧缺,导致夹江有近30%的陶瓷企业停产,近70%的陶瓷企业受到影响。
2007年5月,新中源集团在江西省高安市斥资9亿元,创建江西富利高陶瓷有限公司;同年10月9日,新中源陶瓷集团高安生产基地奠基。
2007年8月,经过长达7年的努力,斯米克成功上市。
2008年
2008年10月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7月22日公布的陶瓷砖《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CCGF310-2008开始执行。
2008年10月17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禁止在广告中使用“免检”内容的通知》(工商广字[2008]218号)出台。由于产品免检制度被废止,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要求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加强对广告中设计质量免检内容的检测检查,对广告中出现“国家免检产品”等设计质量免检内容的,立即责令停止发布。
2008年10月18日,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开启运营。
2009年
2009年6月,佛山市政府办公会议通过《禅城区陶瓷展厅及总部基地布局规划指引》审批,决定除中国陶瓷城及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华夏陶瓷城、瓷海国际、创意产业园和国际家居博览城之外,禅城今后原则上将不再批建新的独立陶瓷展厅和企业总部。
2009年6月8日,财政部再发通知,调高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其中,部分陶瓷类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3%。
2009年7月3日,佛山市南海丹灶镇政府召开媒体见面会,宣布丹灶境内陶瓷生产企业全部完成关停,并全部完成转型转产。陶瓷生产在丹灶绝迹,丹灶成为佛山首个基本完成产业整治的镇。
2009年10月9日,印度商工部对原产于中国的瓷砖(海关编码为6908项下)做出反倾销仲裁,印度对华瓷砖做出的反倾销仲裁结果:部分应诉企业获得了零税率的结果,此外都适用137卢比/平方米的惩罚性关税。
2009年11月,漳州万佳陶瓷工业有限公司成功并购了在美国有65年历史的知名陶瓷企业——西方窑业有限公司(WESTERN POTTERY INC),并购后漳州万佳陶瓷工业有限公司占有其100%的股份,并购总投资300万美元。
2009年11月23日,鹰牌控股在新加坡交易所发布公告称,石湾街道拟以5.1671亿元人民币收购鹰牌控股下的三家企业,这三家企业分别为:佛山石湾鹰牌陶瓷有限公司、佛山石湾鹰牌华鹏陶瓷有限公司和鹰牌陶瓷实业(河源)有限公司。这也是鹰牌控股2006年5月将其下属品牌——鹰牌卫浴以2.55亿元人民币出售给西班牙乐家(ROCA)卫浴之后,于3年后整体打包出售。
2009年12月3日,泰国对华反倾销正式立案,对所有中国出口至泰国的釉面砖和未上釉瓷砖均进行反倾销调查。佛山绝大多数出口泰国的陶瓷企业涉案,数量高达百余家。
2009年,新中源集团河南鹤壁生产基地奠基,至此新中源布局全国的十大生产基地相继完成。
阶段三(2010至今):升级期。中国建筑陶瓷成为建筑陶瓷制造领域的世界中心,与此同时,中国建筑陶瓷产业也面临着更多挑战,产能过剩、环保风暴、反倾销、国际竞争等都在持续升级。
2010年
2010年5月27日,欧盟国内产品向欧盟委员会提交对华陶瓷反倾销立案申请,于6月19日正式立案。本次反倾销案涉案企业1400多家,涉案企业几乎涵盖国内所有知名陶瓷企业,80%来自广东,而广东的出口企业当中有80%来自佛山,共有近250家之多,反倾销案的金额超过3亿美元。
2010年8月4日,鹰牌控股在新加坡交易所(Singapore Exchange)发布公告称大股东石湾镇信力投资管理公司收购佛山石湾鹰牌陶瓷有限公司、佛山石湾鹰牌华鹏陶瓷有限公司、鹰牌陶瓷实业(河源)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的相关交易手续已于8月3日全部完成。至此,历经7个多月的协调和资源整合,鹰牌重组已整体完成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手续,石湾街道成功收购了鹰牌控股旗下的3家实体企业,鹰牌员工也已全部完成了解约和重新签约的法律程序,广东鹰牌陶瓷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石湾街道成功收购鹰牌陶瓷,标致着鹰牌陶瓷成功由国内首家海外上市的建筑陶瓷企业转变成国有企业,原大股东石湾镇信力投资管理公司也一举成为了鹰牌陶瓷的全资所有人,林伟出任总裁。
2010年9月20日,北美最大陶瓷生产运营商Interceramic 与广东金意陶陶瓷有限公司正式签署了设立合资企业ICC时尚陶瓷品牌的合同。
2010年9月29日,湖南天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湖南天欣陶瓷有限公司)在天津股权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代码834006)。
2010年12月,蒙娜丽莎企业代表中国参与制定世界陶瓷薄板标准,这是陶瓷产品国际标准首次由中国企业参与制定。
恒力泰1988年国产rp600自动液压机,在2006年仍在正常使用(潘炳森摄)。
2011年
2011年3月17日,欧盟对产自中国的瓷砖反倾销调查作出了初裁:没有一家中国企业获得“市场经济地位”,除广东新润成陶瓷有限公司、山东雅迪陶瓷有限公司和广东唯美陶瓷有限公司3家企业获得税率分别为35.5%、36.6%、26.2%的个案处理,以及少数企业由于配合欧盟反倾销调查而获得32.3%的税率外,1500多家国内陶瓷企业都为73%的全国普遍税率。临时性关税从3月17日起到9月16日执行半年,9月17日将最终决定是否征收为期5年的正式反倾销税。
2011年5月26日,韩国知识经济部贸易委员会宣布,将延长征收针对中国产陶瓷砖的反倾销关税,延长时限为3年,征收的反倾销税在9.14%~29.41%。
2011年6月14日,由陶瓷信息、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联合主办的“陶业长征·中国陶瓷砖产能及产区调研活动”正式启动。该项大型实地调查活动第一次查明并公布了中国陶瓷砖产业规模的多项指标数据。
2011年9月15日,欧盟对原产于中国的瓷砖作出反倾销终裁,将对中国出口到欧盟的建筑陶瓷征收高达69.7%的惩罚性关税直至2016年。根据终裁结果,除6家企业获得26.3%至36.5%不等的单独税率,100多家参与调查的企业获得30.6%的加权平均税率外,其他企业均被征收69.7%的惩罚性关税,有效期长达5年。
2011年12月,由《陶瓷信息》策划、联合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一届全国陶瓷人大会正式召开,搭建了中国建筑陶瓷产业思想交流的最高端议事平台。
2012年
2012年2月,淄博张店区范围内的20余家建筑陶瓷企业因超政府要求关停期限,被相关部门采取停电措施强制关停。
2012年3月28日,“东鹏、嘉俊联合声明发布酒会”召开,始于2008年的东鹏洞石专利维权案双方达成和解,联合发表声明。
2012年9月14日,世界知名建材超市连锁家得宝(Home Depot)正式对外宣布关闭其在中国的所有7家大型家具建材零售店。
2012年11月6日,内黄被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授予“中原陶瓷产业基地”荣誉称号。
2013年
2013年2月,清远出台《推进陶瓷企业“煤改气”工作实施方案》之后,清远为推广使用天然气列出时间表,并对提前使用天然气投入生产的企业进行激励性补贴,鼓励陶企先行先试。
2013年4月,总部位于马来西亚的尼罗集团成功全资收购了西班牙西格尼奥公司,这是当时首例亚洲陶瓷公司收购欧洲生产商。
2013年8月30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商标法的决定,新版商标法作出了一系列的新规定,特别对“中国驰名商标”作出了一些具体的规定,包括:生产、经营者不得将“中国驰名商标”字样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上,或者用于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中。
2013年11月14日,淄博市环保局召开建筑陶瓷企业实施环保限期治理会议,同期出台《淄博市实施建筑陶瓷企业环保限期治理标准》。此次会议确定从即日起至2014年1月31日期间,对淄博市所有建筑陶瓷企业实施环保限期治理,截至2014年2月28日,对于仍未通过验收的建筑陶瓷企业,将一律实施关停。
2013年12月9日,东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东鹏此次香港上市也成为首家香港上市的内地建筑陶瓷企业。
2013年底,中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大会召开期间,由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及华耐家居集团共同发起、20家瓷砖卫浴知名企业共同出资的中陶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宣告成立。
2014年
2014年5月下旬,率先在全国全面实现“煤改气”的泉州产区,面临限制用气量、停部分窑炉的尴尬。为避免超负荷运行导致安全事故或突然停气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5月18日,晋江新奥燃气有限公司向晋江市政府提交“关于分片区停供天然气的紧急报告”。
2014年6月10日,42家佛山陶瓷企业集体上书请求修订国家强制标准《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4-2010)。
2014年6月30日,中国建材联合会与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联合发出公告,《建筑卫生陶瓷生产企业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要求》(CBMF/Z 5-2014)协会标准自2014年9月1日起实施。
2014年9月16日,由陶瓷信息和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共同联手,并得到广东嘉俊陶瓷、摩德娜科技、新景泰机械鼎力支持的行业壮举“陶业长征IV——全国陶瓷砖产能及产区发展大型实地调研活动”正式启动,重走长征路,还原中国陶瓷砖产能的最新数据。
2014年9月19日,环境保护部在其官网公布了由其组织起草的《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4-2010)修改单(征求意见稿),并限定陶瓷企业及相关单位于10月15日前将书面意见提交。
2014年11月,在北京APEC峰会期间,河北水泥、钢材、煤炭等多个行业被限产,其中建筑陶瓷行业所受影响较大。自11月5日起,赞皇产区已经全部停产,高邑产区只有一家陶企生产。而北京APEC峰会后,河北建筑陶瓷企业出现大面积停产情况,仅高邑产区生产线停产数量就已达1/3,赞皇、沙河、永年等地也有部分企业停产或开一条生产线维持生产。
2014年11月24日,佛山市环保局、佛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在佛山市政府网上发布了关于公开征求《佛山市实施差别化环保准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根据细则,为优化区域产业布局,佛山新城核心区(乐从镇除外)不得引入工业项目;禅城区不再新建、扩建建筑陶瓷(包括陶瓷抛光)生产线、家具制造、人造板制造、不锈钢退火压延加工、印染及服装水洗、纺织定型、化工、发酵等项目。
2014年12月8~9日,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厦门成功召开,480名与会会员现场选举产生了第七届理事会,叶向阳连任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会长,缪斌当选常务副会长(兼法人代表),吕琴当选协会秘书长。此外,何峰、夏高生当选驻会专职副会长。丁卫东继续被聘请为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名誉会长,陈丁荣、宁刚、孟树锋被聘为第七届理事会高级顾问。中国建材联合会会长乔龙德出席大会并致辞。
2014年12月9日,行业首个公益基金会——中国陶瓷产业发展基金会揭牌成立。基金会成立前的12月8日晚,在发起单位的建议及基金会20余名理事的一致推选下,欧神诺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副会长(兼)鲍杰军履职该基金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常务副会长缪斌担任常务副理事长,尹虹、王思平、庞建国、宫卫、黄雪芬、鲍杰军、缪斌为常务理事,基金会秘书长由宫卫兼任。
关注陶瓷信息网
12-27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