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建筑陶瓷“国际第一案”背后的故事
——欧家瑞再现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工业企业之艰难发展
■苟文彬
▲欧家瑞在听证会现场作证,桌上放了两个小瓶,里面分别装着干法和湿法的陶瓷粉料。
本节主要人物简介:
欧家瑞,时任三水诚达彩瓷砖有限公司总经理,现任广东宏宇集团副总经理。
庄惠辰:时任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律师
1月15日上午11点,终于轮到第三个证人中国诚达公司总经理欧家瑞作证了。按照事先的约定,欧家瑞通过回答庄惠辰律师提出的问题,将中方的“理”摆出来。因为庄惠辰律师知道瑞典法与中国法律不同,瑞典法重视采纳“口供”,而中国法律重视“签字”。
庄律师问:“你将要回答的问题,是否事实,能否负责任?”
欧家瑞答:“我准备回答的都是亲身经历的事,全部都是事实。我承诺负法律责任。”
庄律师问:“前年生产的统计,是根据什么提供的?”
欧家瑞答:“每班都有生产调度记录,根据原始记录提供。”
庄律师问:“原始记录还在不在?能否提供?”
欧家瑞答:“在。已经提交给仲裁庭了。”
庄律师问:“你认为AGEMXX公司这套生产线与技术,主要缺陷是什么?”
欧家瑞答:“后工序两条窑炉,上釉线虽有小毛病,但影响不大。主要缺陷是前工段的设备和技术有问题。”
庄律师问:“前工序主要问题是什么?”
欧家瑞答:“首先是泥料,流动性差、水分不均、排气不好,压机冲压次数难提高,提高冲压次数后,砖坯容易‘夹层’。”
“其次是压机故障多,增压缸部件过早磨损,佛山商检局的证明已交给仲裁庭。”欧家瑞一边说,一边出示照片。
“再次是干燥机经常错位,素坯破损大。大家请看我手上的照片,照片里是堆积在我们工厂四周墙边挑出来的破损素坯,有如中国‘长城’。”
“积两年经验,用西班牙方的前工段设备、技术,无法达到设计能力。即使西班牙方再派人来调试,也不可能达到。因此,我们已经对生产线做了许多改造。包括泥料制作工艺,我们已经着手改造为湿法生产。为了更好的理解,我将干法工艺制作的陶瓷泥料和湿法工艺制作的陶瓷泥料,为大家做一个现场演示。”
欧家瑞先端起湿法泥料杯子,往桌面上倾倒。杯口稍斜,泥料就均匀地从杯口流出,桌面上渐渐形成一个圆锥体状的小山,从圆锥边缘到锥尖,泥料铺叠整齐而均匀。
接着演示干料就没有那么轻松了。同样的杯口斜度,泥料流动性非常差,甚至根本就不流动,需要用手指敲击杯体,泥料才时不时地往外流,泥料锥体堆得明显高,且边缘形状一点儿都不规整。
演示后,欧家瑞解释说:“大家知道,瓷砖是方形的,泥料在模框内如流动性好,边角位置能布上的料就多,瓷砖布料就均匀。而若泥料流动性不好,边角位置的料相对比中间少多了,冲压出来的砖坯,边角的强度就差,稍有碰撞就会崩角。”
即便不懂陶瓷工艺技术的外行,经过观察欧家瑞这番演示、说明,也能明白为啥用AGEMXX公司干法泥料技术生产出来的素坯残缺破损严重了。
此时,仲裁庭中方仲裁员高西庆当即发问:“干法生产工艺是不是你们决定要用的?”
欧家瑞愣了一下,心想:回答“是”,这不就是将责任归为己方?回答“不是”,又不符合事实。稍加思索后肯定地回答道:“是我们同意用的。但设备和技术都是AGEMXX提供。他们在《合同》中承诺,用他们的设备和干法工艺,可以达到《合同》规定的产量和质量。”
高西庆先生听完,与欧家瑞的眼睛对视了一下,微微点头。欧家瑞当即领会:高先生对答案十分满意。这样想着,欧家瑞仿佛受到了鼓舞,于是习惯性地伸手端起水杯要喝水,却发现杯里已经没水了,于是就用英文问:“Can I have some water?”
突然听到欧家瑞讲这样一句“可以帮我加点儿水吗?”的英语,鲍尔主席有些诧异,随即莞尔一笑,说:“当然可以。”让服务人员送来一瓶水。本来很严肃、紧张的听证会现场,因为欧家瑞请求加水的小插曲,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其实,这是欧家瑞听庄律师提议,在法庭上随机发挥的,因为庄律师说过,要让仲裁庭成员感觉中方企业的主要管理者并非土包子。企业问题出在设备,而非管理人员身上,这样对反索赔很有好处。
关注陶瓷信息网
12-27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