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数次同佛山陶瓷品牌的竞争中,夹江陶瓷往往都是以惨败而告终,以致于多年后的今天,夹江地区本来颇有希望的实力派选手们只能偏安一隅,甚至这一隅也遭遇佛山品牌的侵扰与吞食,从而引发了业内同仁对“夹江陶瓷去哪儿”的思考。
近日赢道顾问总策划邓超明在互联网提出“夹江陶瓷去哪儿!二次创业的五点思考”引发了大量媒体和网友的关注,从文中不难看到作者多次提到夹江陶瓷缺乏区域品牌塑造,以及对于网络媒体营销的忽视,导致在与佛山陶瓷的博弈当中一步输,步步输。以成都为例,夹江本应全面占优。但事实上,无论是建材市场,还是装修公司的材料清单上,来自佛山的陶瓷品牌占据了最显眼的位置,而夹江陶瓷却无迹可寻。
现在从整个大环境看,建筑陶瓷产业的节能减排要求必然会越来越严格,佛山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了建筑陶瓷生产基地的集中外迁,本地则是打造总部基地,并且很早就开展了“佛山陶瓷”这一区域产业品牌的打造。而夹江陶瓷仍然面临着转型升级、品牌打造,甚至扩展生存空间等一系列问题。
如何改变目前夹江陶瓷所面临的区域品牌之路成为了众多陶瓷厂家必须深思的问题,在陶瓷品牌打造上本身处于晚步的夹江陶瓷来说,在营销执行上未能在全国布局,其实有的品牌可能在某些区域做得很好,但往往局限于西南做市场,处处被动。
要解决好夹江陶瓷今天所面临的窘况,首先必须找出夹江陶瓷的问题出在哪里。从根本上讲,夹江陶瓷的一些产品还是不错的,技术层面不存在太多的问题,再增加一些花色和品种,就能够满足绝大多数业主的装修需求,那么什么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对此,业内人士总结了以下几点。一是提高品质、勇于创新。切实抓好生产的质量、瓷砖的品质、以及完善的售后服务,力求积极创新的精神,这样才能在陶瓷行业站住脚,相信不管是什么行业都是这个道理。就现在以及以后来说我们的生活确实离不开瓷砖,瓷砖也会得到广泛利用;二是提高区域陶瓷品牌的思想觉悟。就目前来说夹江陶瓷厂家对于打造自身区域品牌意识相对薄弱,由于视野的局限,保守的经营方式,以及小富即安的思维,导致了夹江陶瓷在品牌军团与声誉上的江河日下。夹江产区不仅要对产品勇于创新,对营销也要力求积极创新,引进战略、利用网络媒体等外力推广提升品牌军团的名气,打造一批优秀的本地陶瓷品牌。
此外,夹江陶瓷品牌的塑造需要更多的舆论支持。除了省内还有一些媒体提到夹江陶瓷,在全国性的媒体平台,还有一些行业媒体上,夹江陶瓷没有太多的舆论支持,在新媒体风涌出现的今天,夹江陶瓷也未能成功拥抱社会化媒体。海量信息与多元选择的消费环境下,缺乏足够的舆论支持,将会直接影响销售与竞争。
关注陶瓷信息网
12-27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