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信危机
■ 陶瓷信息 肖海波
一场因失信带来的危机,正在陶瓷行业上演。
2017年,在银行贷款、民间借贷双重债务危机下,多个产区都有陶企被法院宣告破产,或被法院拍卖。3月8日,湖南百森陶瓷有限公司因负债3亿,向湖南省岳阳县人民法院申请破产;5月9日,乐山市沙湾区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向四川省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裁定乐山市沙湾中盛陶瓷有限公司破产;6月11日,佛山市寇铂陶瓷有限公司名下的机器设备、存货及包装物在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人民法院淘宝网司法拍卖网络平台上进行拍卖,起拍价人民币2590329元。这些企业,都在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失信执行人名单之中。
陶瓷信息以“陶瓷”、“建筑陶瓷”为关键词,从最高人民法院网站公布的全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中,搜索到2017年上半年以来(2017年1月1日至6月21日)全国陶瓷企业失信情况,共统计了20个陶瓷产地126家陶企336次失信记录,并据此样本统计分析了2017年上半年全国陶瓷企业失信情况。
2017年上半年,全国126家陶企失信资金达9.907亿,广东产区、江西产区、河南产区、山东产区成为陶瓷行业失信记录次数最多、失信涉及金额最多的四大产区。其中,河南产区是失信次数最多、涉及失信总金额最大、涉及银行贷款最多、涉及民间贷款最多、拖欠工人工资最多的产区,广东产区是失信企业最多、拖欠货款最多的产区,而河南、江西、山东三大产区,民间借贷失信问题最为突出。
上半年近10亿的失信资金,只是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
表1:2017年上半年各产区失信陶企情况统计表 货币单位:元
广东:拖欠货款最多,民间借贷最少
从抽样统计数据来看,广东产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供应商贷款和银行贷款问题。
统计的数据中,上半年广东产区共有25家陶瓷企业被列入全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是产区中失信企业最多的产区,失信次数为55次。从图1所示的产区内失信债务比例可以看到,广东产区失信涉及的银行借贷资金比例占据了59%,货款资金比例占36%,民间借贷占比4%,拖欠工资占比1%。广东产区民间借贷的情况很少,涉及的失信资金只有5835000元,是四大产区中民间借贷量最少的产区,只占全国失信陶企民间借贷总额的2%左右。
不过,因为广东陶瓷企业对供应商的强势地位,在所有产区中,广东产区拖欠货款的情况最为严重,占全国陶企失信资金涉及货款总额的12%(如图2所示)。
图1:广东产区失信涉及资金占比
图2:2017年上半年各产区货款拖欠占比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相比其他产区而言,广东产区陶企在银行贷款方面的融资能力相对要强一些,对民间借贷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对供应商货款的依赖程度要高很多。
江西:民间借贷比例最高,拖欠工人工资为零
江西产区的债务问题,主要是集中在民间借贷和拖欠货款方面。统计的数据中,上半年江西产区失信陶企23家,失信42次。从抽样统计的数据来看,江西产区失信所涉及的货款为3803.956175万元,占该产区失信债务比39%,占全国陶企失信货款总额的9%,是继广东产区之后的第二大产区。在民间借贷方面,江西产区失信资金为5789.888788万元,同样位列第二,仅次于河南产区。不过从各产区自身失信金额构成比例来看,江西产区是四大产区失信债务中的民间借贷比例最高的一个产区,占该产区总失信额度的59%(如图3所示)。
图3:江西产区失信涉及资金构成比例
江西产区陶企失信资金中,涉及的银行借贷量很少,只占该产区失信债务的2%,是四大产区中银行债务失信最少的产区,占全国陶企失信资金中涉及银行贷款总量的1%(如图6所示)。在拖欠工人工资方面,江西产区失信资金为零,是前四大产区中唯一一个没有因拖欠工人工资而失信的产区。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江西产区失信资金的来源,绝大部分来自民间借贷,银行贷款少之又少,也从侧面反映出江西产区存在陶企融资渠道单一、银行贷款难的问题。
河南:以少“胜”多,失信五连冠
在前四大产区中,河南产区债务问题最为严重,失信次数最多,涉及失信总金额最大,涉及银行贷款最多,涉及民间贷款最多,拖欠工人的工资也最多。
从失信的企业数量来看,河南产区最少,只有15家,但失信次数却最多,高达130次,主要有三家失信企业大户,禹州市西联陶瓷有限公司、鹤壁市华都精细陶瓷有限公司、禹州市锐龙陶瓷有限公司,分别为河南产区贡献了32次、35次、20次失信记录。
拖欠工资成为河南产区部分陶企失信最多的原因,据陶瓷信息抽样统计,河南产区陶企拖欠工资的失信额度为384.909014万元,占全国陶企失信额度总和的56%(如图4所示)。另据 统计发现,2017年上半年河南产区因拖欠工人工资而失信的次数,高达61次,其中鹤壁市华都精细陶瓷有限公司因拖欠工人工资而失信31次,禹州市锐龙陶瓷有限公司因拖欠工人工资失信17次。 调查发现,被拖欠的工资平均不到2000元,最少为336元。
图4:2017年上半年各产区工资拖欠情况
因为拖欠工资问题,安阳市东成陶瓷有限公司犯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被内黄县人民法院判处罚金人民币50万元,该公司负责人因犯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0元。
在各产区失信资金总量中,河南产区最高,总额高达2.155702804亿,占比22%,远远超过广东、山东、江西产区,(如图5所示)。
图5 :各产区陶企失信涉及金额占比
在失信的银行贷款资金方面,河南产区总额也最高,为1.021865031亿元,占全国陶企银行贷款资金失信总额的34%(如图6所示)。
图6: 2017年上半年各产区银行贷款占比
河南产区陶企民间借贷失信资金同样高居全国榜首,高达7805.37265万元,占全国陶企民间借贷失信资金总量的30%,是广东产区民间借贷失信资金总量的15倍(如图7所示)。
图7:2017上半年各产区民间借贷占比
山东:民间借贷问题突出,68%失信陶企在淄博
相对而言,山东产区在供应商货款、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三方面的债务比例都比较突出。从抽样的数据统计 发现,山东产区21家失信陶企中,淄博产区就占了15家,占整个山东产区失信陶企的68%。
2017年上半年,山东产区陶企民间借贷问题也同样突出,仅次于河南、江西产区,失信金额为5692.112261万元,占该产区总失信债务的45%。银行贷款违约失信3379.262406万元,供应商债务违约失信3393.06528万元,各占该产区总失信债务的27%。拖欠工人工资方面,失信金额68.2758万元,只占1%(如图8所示)。
图8:山东产区失信涉及资金占比
从以上数据统计可以看出,相比其他产区而言,山东产区的失信债务构成要平衡一些,对工人工资的拖欠情况,也比较少。不过,民间借贷违约风险仍然高企。
陶企失信,供应商成最大受害者
在这一轮债务危机中,供应商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2017年上半年,全国陶企的失信金额9.907亿,其中占比最多的是陶企拖欠供应商货款,约4.224亿,占比42%,涉及的银行贷款约3.046亿,占比31%,民间借贷约2.567亿,占比26%,拖欠工人工资约0.687亿,占比1%(如图9所示)。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建筑陶瓷行业可以说是供应商托举起来的帝国。
图9 :2017年上半年全国陶企失信涉及资金总额占比
关注陶瓷信息网
12-27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