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一季度期间产区内某企业投产的全抛釉生产线车间。
今年春节过后,夹江产区一扫去年陶瓷行业的低迷状态,迎来了久违的销售热潮。近期, 多次在夹江以及周边丹棱、洪雅等陶瓷企业中走访时获悉,今年开年后市场开始回暖,企业销售形势也随之好转,部分企业一度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从而导致产区内以瓷片为主的瓷砖价格全线涨价。此外,新线的建设与投产也为开年后外界关注的重点。
瓷砖价格全面上涨
据了解,今年春节后夹江产区内瓷片、仿古砖、抛釉砖、外墙砖、西瓦等常规产品的销售势头都非常不错,2014年年底企业积压过剩的库存,在开年后迅速的被消化掉了,不少企业一度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繁荣局面。
“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我们就涨价,今年开年至今瓷片已经连续涨了三次价了。”产区内某企业负责人对 说道,春节期间产区内以建翔、盛世东方为主的瓷片生产企业把300×
3月中旬, 在拜访建翔陶瓷有限公司时,据该公司销售经理姚本茂介绍,作为夹江乃至整个四川产区最大的瓷片生产企业,建翔在春节后提高了300×
除瓷片外,全抛釉、仿古砖、外墙砖、西瓦开年后的价格也都有所上涨。据了解,2014年年底800×
紧跟行业新潮推出“超平釉”
今年开年后,产区内陶瓷企业也推出了不少独具特色的新产品,其中超平釉无疑是新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款产品。截止目前,产区内还只有金陶瓷业、金辉瓷业以及四川新中源等企业成功推出了超平釉产品。
超平釉,顾名思义,它因高品质而得名,是一款极具天然石材效果和微晶石质感的仿石材瓷砖,在陶瓷市场上又称为全平釉、超晶石、高晶石等。从生产工艺的角度判定超平釉其实就是全抛釉的升级,性能全面超越全抛釉。在金陶瓷业采访时该企业市场部经理陈强告诉 ,超平釉是介于全抛釉与微晶石之间的一款全新的产品。
在超平釉新品之外,多边形的新产品也一直是产区企业投入巨资研发的方向,其中最具特色的应属明珠企业推出的不规则形石全石美瓷砖和金陶瓷业的六角艺术砖。
多条新线投产,产能大幅提升
新线的建设与投产能够直接体现产区发展与活力。2014年下半年,夹江产区内新建的四条生产线,现已有三条线建成投产,还有一条线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中,预计今年7月建成投产。
据了解,今年开年后产区内新建成投产的三条生产线分别是四川香莱尔(广乐四分厂)的瓷片生产线、康荣和盛世东方的全抛釉生产线。其中四川香莱尔瓷片生产线作为2015年第一季度投产的陶瓷生产线项目,3月初就已经正式投产,同时也拉开了夹江陶瓷生产线开工点火的序幕。
随后,与香莱尔陶瓷生产线一同开建的盛世东方、康荣等全抛釉生产线也在香莱尔投产后10天内相继点火投产。据了解,盛世东方和康荣两条线是目前整个四川产区内全抛釉单线产能最大的生产线,尤其是盛世东方单线日产能达2万平方米。
据了解,盛世东方和康荣两条全抛釉生产线顺利点火投产,不仅为产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还大大带动产区内全抛釉产能的增长。在此之前整个夹江产区内有十几条全抛釉生产线,日产能约12万平方米,而如今日产能已经突破15万平方米,而且随着建翔正在新建的日产能3万平米生产线投产,那么产区全抛釉日产能突破20万平米将指日可待。届时,整个四川产区全抛釉产能也会得到一个飞速的增长。
环保重压全面来袭
自2014年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后,产区内陶瓷生产企业已经意识到环保生产的严重性,因此开始在污水处理、烟气治理、除尘脱硫等方面进行专项治理。同时,2015年两会上环保问题再次被提出,从而使政府加大了对环保整治力度的决心。
夹江产区经过多年粗放式的发展,在环保方面确实存在不少问题与隐患。对此,夹江政府则要求企业在半年内对各项排污设施进行整治,由相关部门验收合格颁发“排污证”后方可正常生产。
据了解,2014年年底,夹江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朱璋就组织夹江产区内47家天然气和水煤气生产陶瓷企业开会讨论如何应对
根据上述规定,夹江陶瓷企业要保持生产稳定,就必须通过今年9月份政府有关部门的检查验收,否则将勒令停产。
产区自强需转变思维
近年来,夹江陶瓷产业在加快转型升级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这些转型主要体现在设备、产能以及淘汰落后产能等硬件设施上,而有关陶瓷企业经营理念与思维模式等软件方面则还有待加强。
早在首届“夹江陶瓷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夹江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朱璋就曾表示,“对于转型升级,首先要把握中央经济发展的方向,党的十八大指出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特别是我们的城镇化建设、新型工业化建设以及新农村建设,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与此同时,针对夹江产区当前的发展现状,作为陶瓷生产企业能不能根据500平方公里市场半径内的实际情况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对此, 相信只有定位准确了,品牌和产品的优势就能够清晰地显现出来,才能真正的实现产区自强的目标。
这些年在政府的引导下,仅仅围绕企业怎么去转型,怎么去升级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多次的探讨与分析,但是业内人士一致认为企业首先要考虑的是在同质化中去做自己的特色产品,而不是一味的追求产能通过价格战去击败对手。虽然,当前各大产区企业都在追求大产量,但是产能过剩时代已经来临,过大的产能终将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累赘。
(驻四川 龙财金)
关注陶瓷信息网
12-27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