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供图,图文无关
“陶业长征Ⅶ”——2024陶瓷砖(瓦)产能调查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地铺石生产线共有153条,日总产能170.45万㎡,按照一年310天的生产周期来计算,年产能约为5.28亿㎡,排名第七大品类。 根据调查数据,2024年地铺石产能前10的陶企分别为:万利企业、国星陶瓷、银丰陶瓷、豪山建材、世博陶瓷、美艺陶、贝雅特陶瓷、广达陶瓷、鸿星陶瓷、力高陶瓷。 上述前10强陶企合计拥有36条地铺石生产线,占全国153条的23.5%;地铺石日总产能49万㎡,占全国170.45万㎡的28.7%。 地铺石产能前十企业(2024年陶业长征统计) 序 号 集团/ 企业名称 旗下有地铺石线窑炉的工厂名称 1 万利企业 万利(中国)有限公司 2 国星陶瓷 福建国星陶瓷有限公司 晋江市国星陶瓷建材有限公司 (一厂) 晋江市国星陶瓷建材有限公司 (三厂) 福建南安新宏艺陶瓷有限公司 (国星企业) 3 银丰陶瓷 陕西银丰陶瓷有限公司 4 豪山建材 福建省晋江豪山建材有限公司 湖北省当阳豪山建材有限公司 5 世博陶瓷 江西世博陶瓷有限公司 6 美艺陶 美艺陶(福建)高新建材有限公司 7 贝雅特陶瓷 福建泉州贝雅特陶瓷有限公司 晋江协顺陶瓷有限公司 8 广达陶瓷 福建广达陶瓷有限公司 9 鸿星陶瓷 福建省鸿星陶瓷发展有限公司 10 力高陶瓷 福建省晋江市闽源陶瓷有限公司 注:以有窑炉的工厂为计,不含贴牌产能,统计截止时间为2024年末。企业供图,图文无关
01 地铺石产能4年猛增超200% 但多产区仅有1条线甚至没有 2020年的“陶业长征”首次将地铺石单独列为一大品类进行统计。事实上,正是在2019年地铺石迎来爆发式增长,以每年40多条生产线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已形成82条生产线日总产能56.1万㎡、年产能1.74亿㎡的规模。 2022年,地铺石经过又一轮增长,发展到122条生产线日总产能107.71万㎡、年产能3.34亿㎡,两年时间产能几乎翻倍上涨。 2024年最新的数据显示,地铺石已达到153条生产线日总产能170.45万㎡、年产能5.28亿㎡,产能也从第八上升至第七。 这也意味着,过往4年时间,地铺石品类生产线增加了71条,增幅达86.6%;年产能更是增加了3.54亿㎡,增幅高达207%。 但在巨大增幅的背后,是地铺石已形成单一产区绝对领头的品类格局。2024年福建产区以72条地铺石生产线、年产能2.4亿㎡,遥遥领先于排在第二位的河南产区9条地铺石生产线、年产能0.44亿㎡。 地铺石产能前十省份 序号 省份 生产线数量 (条) 日产能 (万㎡) 1 福建 72 77.25 2 河南 9 14.3 3 陕西 6 11.1 4 江西 10 10.8 5 湖北 9 9.9 6 四川 10 8.7 7 河北 4 6.6 8 重庆 6 5.2 9 山西 4 5.1 10 广西 5 4.9 注:统计数据截止2024年12月。 此外,全国多个陶瓷产区如云南、新疆等都仅有1条地铺石生产线,宁夏、贵州等产区甚至没有1条专烧地铺石的生产线;而瓷砖产能最大省份广东仅有宏宇集团1家生产地铺石且只有2条生产线日总产能1.6万㎡,瓷砖产能第二大省份江西也仅有5家企业生产地铺石合计10条生产线日总产能10.8万㎡。 02 还有企业在上新线 未来地铺石产能格局或改写 上述地铺石产能排名前10的陶企之中,8家均来自福建产区,陕西、江西各有1家。其中,陕西银丰陶瓷可谓以一己之力拉高了整个陕西产区的地铺石产能,其2条生产线日总产能达到5.5万㎡,也是上述前10陶企之中平均单线日产能唯一超过2万㎡的企业。 2024年,地铺石产能第一的是福建万利企业,其7条生产线日总产能10万㎡,并且大幅领先其它陶瓷企业。 不过,随着正在加紧建设的河北清峰绿能固废处置有限公司的“1000万吨/年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建成投产,未来地铺石产能的企业格局或将改写。公开资料显示,该项目总投资66亿元,主要建设40条仿石材生产线、墙地砖生产线、景观砖生产线及公辅设施,生产仿石材、墙地砖、景观砖、陶粒等多种绿色生态产品。
关注陶瓷信息网
12-27
04-25
04-25
04-25
04-25
04-24
04-23
04-23
04-23
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