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外墙砖的复兴与发展之路
1980年1月,高安第一片釉面砖在八景陶瓷厂问世,当年产量3.46万平方米。到1995年,高安建筑陶瓷生产达到历史高峰,全市有19家瓷厂52条生产线,全市釉面砖产量为1700多万平方米,占全省同类产品产量的1/2,占全国的1/8,被誉为“釉面砖王国”和“新兴瓷城”。当时,全市共有“高峰牌”、“红梅牌”、“上游牌”、“雪山角”等11个部优和省优产品,5个荣获全国博览会金奖,6个列为国家A级产品。“上游牌”瓷砖在1991年全国行检行评中名列第三(江西第一)。1992年全国釉面砖“十佳”,高安就占了“三佳”,在同行业中传为佳话。
随着体制的改革,高安的建筑陶瓷产业开始走下坡路,曾经的“釉面砖”王国也没落了,即使有些厂还在生产釉面砖,但也只能进入三四级的低档市场。2007年,高安建筑陶瓷产区接力全国实行“南陶北上,东陶西移”战略,再次在全国的建筑陶瓷行业中腾飞,而截止目前,高安产区已经跃居全国第五大建筑陶瓷产区,而曾经“釉面砖王国”的辉煌也开始在一些高安陶瓷人手中开始复兴。据统计,目前整个泛高安产区的外墙砖企业共有11家,共有生产线32条。主要以喷墨外墙砖为主,而最可悲的是,目前高安产区的外墙砖还需借助福建的品牌来推广,技术和创新仍在模仿福建,高安产区的外墙砖发展还有很漫长的道路。
就如高安产区某外墙砖老板所言,由于厂家的跟风,高安产区的外墙砖失去了其本色,而喷墨技术让创新止步,产区的企业已没有创新的动力和激情,而未来,“喷墨机+”时代逼迫高安的外墙砖回归本色,进入自己的创新和研发时代。
图为泛高安产区某外墙砖企业的生产线
外墙砖产销率均达9成以上
据了解,从今年开春至今,泛高安产区的外墙砖销售情况一直比较乐观,产区多数老板均表示,今年除了西瓦,就属外墙砖的销售形势好。
新瑞景陶瓷营销总经理廖虎保对 表示:“今年企业的外墙砖销量同比去年要好,今年比去年的销售额多1000多万,而且整体的利润比去年要高,除了原材料价格下降,产品价格相对比较稳定。此外,我们不仅开发新花色,在200×
据产区某外墙砖企业销售负责人对 表示,企业9月份的销售额比8月份提升了100多万,环比2014年要高,整体来说,今年的销售情况要好于去年。
喷墨外墙砖比例占7成
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当我们享受现代文明所带来的便利时,我们的生活也失去了很多有意义的传统习惯,出现了很多的恐慌。同样,喷墨技术的发展,让瓷砖产品更加丰富多彩,企业可以通过喷墨技术生产出各种花色。但是喷墨技术的广泛运用,也让创新失去了很多色彩,无论是设计师还是厂家都变得更加懒惰。就如新景象陶瓷董事长喻国光对 表示:“我们不得不承认,喷墨技术确实让产品更加同质化,进一步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
据 对泛高安产区的大部分外墙砖企业调查了解到,产区90%的外墙砖生产企业的喷墨系列产品均占到了所有产能的7~8成,产品的花色品种也是相互模仿。由于产区的企业市场定位相同,因此,彼此间的价格竞争非常激烈。“为了抢同一个客户,常常产区中几个厂家为了一平米几毛钱的差价抢得头破血流。”一位外墙砖销售人员表示。也许这句话有点夸张,但是这样的现象不仅仅出现在外墙砖企业中,曾经 也听到其他产品企业类似的诉苦。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现在不仅仅是高安产区,福建、四川等其他产区都在生产大量的喷墨外墙砖。虽然,这两年喷墨技术救活了很多企业,但是,未来肯定也有一些企业会为喷墨技术买单。因为企业没有创新,同质化竞争会更加激烈。”金泰源陶瓷企业营销总经理雷东烨表示。
据瑞州陶瓷总经理李朝辉对 表示:“目前,厂有70%的产品是喷墨外墙砖和喷墨小地砖,这与当初公司建厂时的产品定位有很大的出入,主要是受产区的销售渠道制约。过去,我们是产区最早上垫板窑的企业,但工程渠道很难做,后来,我们也是产区最早上喷墨外墙砖,但是,我们也意识到喷墨砖的同质化非常严重,产区之间价格竞争非常激烈。在产能上我们拼不过其他企业,拼价格没有优势。因此,明年公司会对产品结构进行调整,开发一些差异化的产品,把质量提升上去。”
在调查采访中, 了解到,新瑞景、新景象、冠溢等在产区规模较大的外墙砖企业,其喷墨砖占企业产品结构的70%以上,而且产品都以大规格为主。
高安外墙砖进入大规格时代
据新景象陶瓷董事长喻国光对 透露:“今年,企业的外墙砖和仿古砖销量基本都在9成左右。公司的宗旨是宁愿压产,也不拼价格,确保产品品质的稳定。”
“今年我们的产品花色品种更新稍微快一点。通体占的比例不多,大概1/3左右,现在主要以大规格的喷墨外墙砖为主,使用喷墨技术后,花色更新速度更快,规格也非常多样化。现在外墙砖都在往大规格的方向发展,因为现在人工费用贵,大规格的产品铺贴方便能节省人工成本,此外,我们主要以三四级市场为主,类似白兔、冠珠都是针对城市高楼,市场渠道不一样。”
据了解,由于高安外墙砖产品主要以三四级市场为主。因此,在产品规格上越来越偏向于大规格系列,除了新景象陶瓷、新瑞景、冠溢、瑞州等几家外墙砖企业在推300×
高安外墙砖需回归本色
据 对产区一些外墙砖企业主的采访了解,受产区销售渠道的制约,高安产区的外墙砖基本销往三四级市场,而且企业的自建渠道比较少,都是以批发为主,厂家的工程订单基本都是交给经销商操作。目前,高安产区的外墙砖产品不仅受到湖南、湖北以及河南等产区的冲击,而且也由于市场定位和产品定位的同质化使产区内部竞争更为激烈。
“产区大规模上喷墨产品,让企业的产品越来越缺乏创新,这将是高安产区外墙砖未来发展的一个灾难,我们产区的企业要时刻有着未雨绸缪的心态,做差异化的产品。”据产区某业内人士表示。
在此次采访中,高安产区较早一批做外墙砖的企业老板对 表示:“高安外墙砖的本色在目前的跟风和竞争中同化掉了,而高安外墙砖的本色就是黑底,高安最早的釉面外墙砖就是黑底的,吸水率低、烧成时间短、成本低。但在福建企业的影响下,我们一直在追求白底,没有了自己的本色。所以,高安的外墙砖处境非常危险。”
“这个与产区的原材料有关系,福建的原材料做外墙和瓷片非常有优势。但高安的原材料镁质土适合快烧、成本低,而且产品强度好,吸水率低,烧出来的产品非常结实。但市场上认为黑底就是低档产品,就如夹江的红坯也不被市场认可,而现在国外很多产品也是红坯,这与客户的引导和消费观念有很大的关系。”喻国光表示。
“高安的外墙砖一直在模仿福建的一些新产品,谁都不愿意创新,喷墨技术的诞生加速了模仿速度,也意味着没有了创新,就像快餐、汉堡,吃多了不好。而中式餐需要适量的食材和调料才能做成,磨釉砖就是这类产品,需要各种技术的创新和研发。”雷东烨表示。
“我一直认为喷墨外墙砖也是一种过渡产品,通体砖才是最实用的,而现在很多的客户消费观念都是与施工人员的引导有关。以后的市场竞争都要回归到产品的品质上,除了美观,首先考虑的还是使用功能,最终产品都要回归到使用功能上。”喻国光对 表示。
外墙砖的“喷墨+”时代
“互联网+”是目前谈到最多的话题,而“后喷墨化时代”这个概念 在前年对国员陶瓷营销总经理采访时首次听到。而近期, 在采访某产区外墙砖营销老总时,其再次提到“后喷墨化时代”,他表示:“喷墨技术让创新更加的艰难,但是‘喷墨+’会引领产品进入另一个时代,如喷墨+丝网+滚筒等技术的结合。并不是说喷墨的升级,而是喷墨的叠加、各种工艺的叠加,希望企业能通过研发凸显出外墙砖的特点,又能彰显各个工艺的特点。”
据 了解,目前市场上的大理石产品就是喷墨+丝网等技术的结合产品,而瓷片也开始运用这一类技术。
“产品的发展趋势应该是多元化、日新月异,而不是一统天下,福建产区企业就是日新月异。但是我们在自主品牌方面没有优势,我们推出的磨釉砖、滚筒技术等,最后都成为产区创新的风向标。”雷东烨表示。
渠道是目前高安产区外墙砖面临的最大难题,也是与福建企业无法竞争的重要因素,即使有新产品,也没有渠道让产品推广起来。据某业内人士表示:“企业不仅要投入资金建立渠道,还要确保渠道的优势。福建厂家推出的新产品很容易卖高价,但是我们产区却很难,这与自身的渠道、品牌有很大关系,有时创新并不一定能够带来很高的利润。所以,高安产区一定要把自身的渠道和品牌做起来,才能让产区的外墙砖发展起来。”
就如李朝辉表示:“喷墨技术使产品越来越没有创新,没有竞争优势。现在,他们需要通过调整产品结构,找专业的设计师团队,共同提升产品的差异化结构,加强产品的开发力度。”
关注陶瓷信息网
12-27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