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信息讯 驻河南 崔学锋 报道 11月12-15日,河南省首届中德“先进陶瓷材料设计、制备与应用”双边学术研讨会在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举行。该研讨会瞄准河南特色资源产业发展需求,积极推动中德两国专家在与陶瓷材料物理与化学领域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与交流。来自中国、德国的33位新材料领域的科学家参加了会议,其中包括10名德国材料科学家和23名国内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知名专家。
此次研讨会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德科学中心主办,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和德国弗莱贝格工业大学联合承办,郑州大学等单位协办。此次研讨会的承办方负责人认为,此次研讨会的目的是打造中德双边学术研讨高端品牌,为双方在陶瓷材料领域的进一步实质性的合作打下基础。“利用中国现有的资源和德国在新材料领域里的优质资源、基础理论研究成果、技术和成果,不断服务于河南经济发展。”
研讨会的主题为“理论创新、技术突破、应用拓展”,重在推进陶瓷材料领域的理论创新与技术推广,打造“中德陶瓷材料设计与制备”国际联合实验室,探索先进陶瓷材料领域人才中德联合培养新模式。
在为期五天的研讨会上,中德双方共有30个报告在会上进行交流。报告内容围绕先进陶瓷材料研究的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理论进行交流,着重研讨先进陶瓷材料科学与技术在能源、资源、材料综合开发及技术产业化、技术创新等领域中的最新进展,探讨先进陶瓷材料科学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
据相关资料显示,先进陶瓷基材料是现代工业、航空、国防等领域发展的基石。随着中国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对先进陶瓷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中国在先进陶瓷的制备及其应用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德国在先进陶瓷材料的研究方面也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并且在技术转化方面成果显著。
双方学者认为,此次研讨会的成果体现在:凝练中德先进陶瓷材料领域科研合作方向,开展学术与技术合作,积极推进先进陶瓷材料领域的理论创新与技术推广,寻求学术技术合作;建设中德先进陶瓷材料领域高端学术与技术平台,打造“中德陶瓷材料设计与制备”国际联合实验室,共建科技研发平台;探索先进陶瓷材料领域人才中德联合培养新模式,通过互派、交换等方式,促进人才联合培养;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根据区域经济高端制造业规划,在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方面引进德国先进理论与技术,促进双边先进陶瓷材料领域新产品成果转化,改进产业布局,优化产业模式,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关注陶瓷信息网
12-27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