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发布: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中国陶瓷产业发展基金会、陶瓷信息
11月4日—11月10日,《陶瓷信息》“陶业长征”调查小组历时7天,完成对山西省陶瓷砖产能及产业发展概况的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山西现有建陶生产企业31家,生产线47条,日产能90.7万㎡。其中:
目前,山西上线喷墨机124台,全省建筑陶瓷(含西瓦)生产企业直接从业人员达13385人,其中一线产业工人10924人。
山东陶企入晋
推动山西建陶产能逆势增长10%
本世纪初,山西省依托丰富的原材料和能源优势,大力引进浙江、福建等地陶瓷企业入晋投资建厂,逐步形成了以阳城为代表的建陶产业集群,奠定了山西在全国建陶版图中的地位。
山西建筑陶瓷企业主要集中在晋城市阳城县、运城市垣曲县和朔州市应县、怀仁县,河津市、清徐县、洪洞县也有零星分布。与其他产区大幅缩减不同,近三年,山西建筑陶瓷发展整体稳健,且略有增长;对比2017年,山西建陶企业退出2家、新增2家;瓷砖生产线增加2条,日产能增加8.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7%。
从产品类别来看,瓷片生产线及产能锐减,由2017年的21条生产线、日产能46.4万平方米缩减至14条生产线、日产能36.5万平方米,分别同比下降33.3%、21.3%;抛釉砖(含通体大理石瓷砖)生产线与2017年持平,日产能增加1.6万平方米;外墙砖生产线与2017年持平,日产能减少0.7万平方米;仿古砖生产线较2017年减少1条,日产能减少0.8万平方米;耐磨砖生产线较2017年增加1条,日产能增加3.5万平方米。同时,新增了1条大板、7条中板生产线,以及1条透水砖生产线、2条西瓦生产线。
与三年前相比,山西建陶呈现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瓷砖产能逆势扩张。近三年,在市场竞争加剧、环保压力增大的背景下,全国大部分产区产能萎缩,但山西建陶不仅没有缩减,而且呈现逆势扩张势头。一方面是由于垣曲、应县等新兴建陶生产基地的扩张与崛起;另一方面原因则是山东淄博、临沂大幅削减产能,促使山东建陶企业入晋,盘活了山西原本已经停产多年的陶瓷企业。
二是产品种类更加丰富。三年前,山西瓷片产能占据全省瓷砖总产能的50%以上,地砖等其他类产品占比较少。而今,山西建陶产品涵盖大板(岩板)、中板、通体大理石瓷砖、外墙砖、仿古砖、透水砖、壁画、古建砖、耐磨砖、西瓦等各个类别,产品结构更趋完善。特别是随着一批通体大理石瓷砖生产线的投产,山西地砖产能偏小的状况正在发生根本性改变。
三是集聚优势更加凸显。通过实地调查发现,与三年前相比,山西建陶企业分布更为集中,阳城规模优势更加突出,据统计,山西省31家建陶企业,阳城就占20家,垣曲、应县、清徐、怀仁、河津、洪桐等6个县(市)分布仅有11家建陶企业。
阳城县:
瓷片产能缩减近半,中板产能猛增
阳城县自古以来就是陶瓷的重要产地。阳城陶瓷始于夏商,延及汉唐,盛于明清,薪火相传逾4000年,北京故宫古建筑群琉璃瓦90%为阳城制造。
进入新世纪,阳城县围绕打造陶瓷产业基地、培育非煤主导产业的目标,把建陶产业作为工业转型的主攻方向,推动了陶瓷产业集群化发展。目前,阳城拥有20家建陶企业30条生产线,日产瓷砖55.5万平方米,瓷砖日产能占到山西瓷砖日总产能的61.2%。与2017年相比,略有缩减。
作为北方重要的瓷片生产基地,瓷片一直是阳城建陶主流产品。2017年,阳城31条瓷砖生产线中,瓷片生产线占18条,日产能38.4万平方米,分别占据阳城生产线总数的58%、71%,仅有的一条地砖生产线长期停产,产品种类过度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阳城建陶业的持续发展。近三年,随着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和外地资本的进入,不但原有的1条地砖生产线被盘活,而且新增了9条大板、中板及地砖生产线,使阳城成为涵盖大板、中板、抛釉砖、瓷片、古建砖、外墙砖、小地砖、地脚线、壁画等品类,产品种类更加丰富,产业结构也更加合理。
曾几何时,阳城是低档便宜砖的代名词。2014前后,阳城建陶企业开启了提档升级的加速度,陆续推出了加白加厚瓷片、镜面砖、糖果釉、剥开釉、金丝釉、柔光砖等新产品,彻底改变了阳城瓷片低质低价的形象。特别是三届国际陶博会的成功举办,更加开阔了阳城建陶企业家视野,更加不遗余力推陈出新,阳城瓷砖品质及影响力再次跃升。2019年,随着大板、中板产品的热销,阳城企业又再次改线,建成了山西首条大板生产线,以及7条中板生产线,继续引领带动山西建陶产业创新发展。
虽然阳城建陶产品品质得到提升,结构得到优化,但阳城陶瓷的知名度并不高,更无品牌可言。为解决这一问题,2018年,阳城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决定在北方率先举办国际陶瓷博览交易会。2018年8月18日,首届山西·阳城(国际)陶瓷博览交易会盛大开幕,开启了打造“阳城陶瓷”区域品牌的征程。2019年、2020年,阳城又连续举办了陶博会。三届阳城陶博会吸引国内外300多家企业参展,吸引20余个国家及国内30万经销商采购商现场采购,极大的拉动了阳城陶瓷企业的销售,也让阳城陶瓷名扬海内外,叫响了“阳城陶瓷”区域品牌。
垣曲县:
新崛起的建陶生产基地
规划10家陶企15条线
垣曲县建陶产业崛起于2017年,短短三年垣曲县引进了3家陶瓷企业,建陶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转变。
垣曲县之所以能在行业低迷的形势下逆势崛起,一方面是因为当地煤、石英岩、铝土矿、板石、滑石等矿产资源丰富;另一方面则是政策的强力支持,垣曲县采取“筑巢引凤”“拎包入住”“量身定做”等模式,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推动了建陶产业勃兴。垣曲县提出,要努力打造黄河金三角区域重要的陶瓷生产基地。
东鹏落子垣曲。2019年8月,垣曲县人民政府与广东东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家居产业园项目正式签约。陶瓷智能家居产业园项目投资规模17.06亿元,总用地面积900亩,将建成4条大型现代化、智能化的瓷砖生产线和综合物流园,建成后年产瓷砖将达到3870万平方米。东鹏落子垣曲,无疑给垣曲建陶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心剂。事实上,东鹏在垣曲并没有新建生产线,而是收购了原有建陶企业金世家陶瓷。金世家陶瓷建成于2017年3月,是垣曲县引进的首家建陶企业,拥有2条瓷砖生产线。
中条山陶瓷投产。中条山集团是我国华北地区最大的铜联合企业,为了促进中条山尾矿资源的综合有效利用。2017年8月,中条山集团上马了集资源综合利用率高、辅料成本低、装备与技术先进、绿色环保等特点为一体的尾矿综合利用制备建筑陶瓷项目,通过选用节能环保的技术、工艺、装备,“化渣为金”“变废为宝”。2018年中条山陶瓷2条瓷砖生产线建成投产。据了解,中条山集团尾矿库服务年限为8-10年,而建筑陶瓷项目的建成,将每年减掉20万吨尾砂量。
按照垣曲早先规划,到“十三五”末发展陶瓷企业10家,建设现代化陶瓷生产线15条,年产值达到60亿元,从目前来看还有较大差距。
朔州市:
5家陶企7条线,瓷砖日产能12.3万㎡
朔州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日用陶瓷生产基地。据统计,目前全市陶瓷企业已达68家,生产线128条,年产日用瓷18亿件。与日用陶瓷产业相比,朔州建陶产业并不突出。朔州市建陶企业主要分布在应县、怀仁市,现有5家建陶企业7条生产线,瓷砖日产能12.3万平方米,占全省瓷砖日总产能的13.6%。另有西瓦生产线2条,日产能15万片。
应县:资源优势明显,建陶产业刚起步
应县是闻名全国的日用陶瓷生产基地,全县拥有日用陶瓷企业17家,年产量10亿件。为进一步壮大陶瓷产业,应县多次到佛山、临沂、淄博等地开展招商活动,力图引进一批建陶企业进驻。2016年总投资8.4亿元的恒锐达、华伦两家建陶企业落户应县,并于2017年4月建成2条瓷砖生产线,2018年华伦陶瓷又扩建了1条生产线。
应县及周边陶瓷原材料丰富,有石英、铁、沸石、锆等,英石质地纯白,含硅达98%以上。石灰石氧化钙含量54%,储量达8000万吨。瓷白矿储量2000万吨,长石储量22万吨,花岗石、辉绿岩、玄武岩总储量达1亿万立方米。虽然资源丰富,但是应县物流业不发达,给原料及产品运输形成了障碍,这也是应县建陶业发展的突出短板。
怀仁:1家陶企退出,新建3条线
与应县类似,怀仁市日用瓷也比较发达,全县拥有日用瓷企业45家90条生产线,包括日用瓷、琉璃瓷、工艺瓷、工业瓷等多个品类。
怀仁市原有2家建陶企业,后1家建陶企业退出。2020年又新建了1条透水砖生产线、2条西瓦生产线,由于创新意识和品牌意识不足,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怀仁陶瓷企业并不景气,特别是在周边产区企业的冲击,成本暴涨、竞争加剧的形势下,怀仁市建陶产业前景堪忧。
以下为山西省陶瓷砖(瓦)产能统计数据,共计31家陶企47条生产线。
试读结束。
关注陶瓷信息网
11-21
11-21
11-21
11-21
11-20
11-20
11-20
11-20
11-20
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