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四川省11市启动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夹江37家陶瓷企业按规定执行应急减排限产措施,其中23家“D级”陶企按规定全部停产,14家“C级”陶企停产1-2条生产线。
两天后的11月12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再度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函,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升级为橙色预警。11月13日零时起,自贡、泸州、内江、乐山、宜宾5市由黄色预警升级为橙色预警,资阳市启动黄色预警。11月14日零时起,德阳、绵阳、南充、广安、达州、眉山6市由黄色预警升级为橙色预警。
其中,乐山市(夹江县、井研县)、眉山市(丹棱县、东坡区)、内江市(威远县)是主要的建陶产区。
11月12日,乐山市率先制定应急响应措施,要求陶瓷企业:
B级企业分别停产1条生产线,停止国四及以下重型货车运输;
C级企业烧成线(即窑炉)全部停产,停止国四及以下重型货车运输;
D级企业全部停产,停止公路运输。
据当地业内人士透露,作为四川最大的建陶集聚区——乐山夹江县,自11月12日18:00起准时执行响应措施,除3家B级企业不足10条生产线正常生产外,其余大约80条(含西瓦、青瓦)生产线均已停产。
“现在夹江雾霾很大,还不知道要停多久,今天还要开会商讨。”13日,夹江当地一业内人士透露。
“今天我们企业也接到通知,全部要停产,也没说要停到什么时候。”13日,眉山市丹棱县一家陶瓷企业负责人告诉《陶瓷信息》,即日起,丹棱也开始执行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措施,而丹棱共有瓷砖、西瓦、青瓦生产线近30条。
在四川省近190条陶瓷生产线中,仅乐山市、眉山市两地陶瓷企业就占了大概150条,据不完全统计,当前两市受重污染天气而停产的生产线将超过100条。
除此之外,四川第三大陶瓷产区——威远县所在的内江市,11月12日也发布了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要求工业企业按“一厂一策”采取降低生产负荷、停产、加强污染治理等措施,重点排污工业企业至少减排30%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
《陶瓷信息》了解到,尽管今年以来四川陶瓷企业同样受到成本上涨影响,但相对全国大部分地区经历的限电、缺气,具有天然气产地优势和水电优势的泛夹江产区,影响较小,开年至10月底都在正常生产。这次是今年以来首次大规模停产。
“夹江前段时间集体涨了2次价,经销商也怕继续涨,都抢着拉货,但是终端近期又比较冷清,所以经销商的库存大多还是满的,导致近段时间销售也不是很好。”夹江一陶瓷企业负责人认为,此次停产,如果时间不是特别长的话,对企业的影响不大。
关注陶瓷信息网
12-27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