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上午,第二届河北高邑陶博会“一带一路”沿线六国商贸代表展前座谈在佛山陶瓷信息举行。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非洲研究院执行院长刘继森、名誉院长沈士华一行,与坦桑尼亚工农商会会长JOHN、安哥拉中国商会会长XINGYUES、塞内加尔中国商会会长MEYE、索马里索中贸易委员会主席ALI、尼日利亚中国商会会长MAXI等“一带一路”沿线六国商贸代表,分别与陶瓷信息长、欧陶科技董事长欧阳天生,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协会陶瓷分会副秘书长江菁华,陶瓷信息总编辑周建盛等就第二届高邑陶博会筹备、相关活动参加、中非陶瓷领域深化合作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拥抱“一带一路”,强化国际化战略
作为第一、二届河北高邑陶博会承办单位,陶瓷信息首先向座谈嘉宾介绍了首届展会的成果以及第二届展会的创意、亮点,并对即将于8月18日举办的第二届展会行程进行了详细介绍。
据悉,首届河北高邑陶博会共吸引6万余采购商汇聚高邑,200余参展商签订购销协议15.6亿元。
在去年首届展会的基础上,本届高邑陶博会将围绕推动高邑建陶产区绿色高质量发展;凸显品牌化、专业化、国际化、贸易化;着力打造一个立足华北、面向全国、辐射全球的展会。
为此,在上届展会深度嫁接佛山优质外贸资源的基础上,本次陶博会还将邀请俄罗斯、加纳、索马里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采购团进行现场交流、采购。
近年来,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下,中非间的贸易人才、商贸技术交流日益密切。广外非洲研究院执行院长刘继森表示,希望坦桑尼亚、安哥拉、塞内加尔、索马里、尼日利亚、几内亚等6国的采购商能以高邑陶博会为平台,构建起高邑产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互了解的桥梁,书写国内建陶产区与海外市场深度合作的范本。
此外,刘继森表示,广外非洲研究院也将为高邑县陶瓷企业未来的规划以及国际市场的拓展提供桥梁。同时希望,广外非洲研究院能作为后续各地陶博会的智库支持单位,与各地政府部门以及陶瓷信息达成紧密合作,将非洲市场的容量及趋势在建陶专业展会上进行全面推广,依托“一带一路”政策为国内建陶市场带来更大的效益。
非方采购商代表John表示,坦桑尼亚工农商会希望为高邑的陶瓷企业解决物流难题,进一步实现厂家、商家、物流一条产业链的全线对接;XingYues则表示,中非是一个共同体,本次安哥拉商会也将为高邑陶博会带来更多的安哥拉采购商;John与XingYues共同表示将充分利用自身商会广结人缘的优势,为高邑的陶瓷厂家带来更多的、不局限于本国的采购商,以此推进中非间贸易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搭建交流桥梁,推动产区拓宽外贸渠道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建陶行业头部产区、头部企业“走出去”进行渠道拓展的意愿愈发强烈。陶瓷信息长、欧陶科技董事长欧阳天生认为,国际化应是未来陶瓷行业发展的趋势,各陶瓷企业也不应再局限于区域市场以及国内市场,而应积极“走出去”,找到国外市场的消费诉求点,以此推进自身企业的发展,而非洲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这也将是中国商户寻找商机的一大宝地。
陶瓷信息总编辑周建盛表示,2020年举办的首届高邑陶博会取得了不错的外贸订单,参展企业对拓展外贸渠道的意愿也很强烈,本届展会随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商贸采购团的加入,相信将取得更好的成绩。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协会陶瓷分会副秘书长江菁华表示,作为在大建材领域拥有广泛生产、流通资源的专业协会,中装材将不断推动企业深耕国内外市场;此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商贸采购团积极参加高邑陶博会,将对推动高邑产区及企业加速出海起到积极作用。
据《陶瓷信息》2020年“陶业长征”数据统计显示,高邑县现有26家陶瓷生产企业,30条瓷砖生产线,年产能达2.85亿平方米,在全国县级建陶产区位列第15位。在不少行业人士看来,经历过“在历史中沉淀壮大、在传承中创新发展”的高邑陶瓷产区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同时,在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做为高邑县第一支柱产业,也必将得到更多的支持。
关注陶瓷信息网
12-27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