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7-82532110

高安转型:阵痛过后,破茧终有时

陶瓷信息网2019-01-10 01:28:09

■ 陶瓷信息 操儒冰
   

告别产能高速扩张的粗放发展时期,高安建筑陶瓷产业正站在全新的发展起点,朝着“提质增效”的全新方向突破迈进。这是一条冗长而艰难的转型之路,亦是全国建筑陶瓷产业发展进入深度转型期背景下,高安陶瓷的必走之路。

迷茫、痛苦、坚守,付出与产出难成正比……是这条道路上,高安陶企的表情概括。

尽管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备受煎熬和痛苦奋战,高安众多陶企深信,高安陶瓷自起步至今不过十年时间,虽然当前面临诸多问题,但都是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足够的时间去沉淀和解决。

“作为新兴产区,佛山等成熟产区所走过的路,高安也一定会经历,如果再给10年时间,高安陶瓷一定会跨越至新的高度,产业发展面貌焕然一新。”

在高安市陶瓷行业协会会长、江西太阳陶瓷集团董事长胡毅恒看来,高安是一个有希望的产区,是一个欣欣向荣的产区,企业在品质、品牌和渠道建设方面沉淀三年五载,一定会实现较大的进步。

 

 

高安建筑陶瓷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强力引导和规范,今年来高安市政府将“唱响高安品牌,建设品牌高安”作为城市口号,大力推进各行各业的品牌建设。在高安陶瓷行业人士看来,有了政府的倡导和引领,高安陶瓷的品牌化目标将更加明确,步伐也更加坚定。摄影/操儒冰

 

高安在变

九年前的2007年,高安陶瓷开启新纪元,乘借产业转移东风,一座崭新的产业新城蓝图在新街、八景、独城三镇交接之地铺开画卷,随即强力筑巢引凤,谋篇布局,劈荆斩棘,以令行业为之震撼的“高安速度”,刷新了国内陶瓷工业园崛起的时间表,成为全国新兴建筑陶瓷产区代表和典范。

如今,地处“金三角”的高安陶瓷工业园,不仅从一个农业聚集地蝶变为消费能力突出、经济发展潜力强劲的工业新城,亦以180余条陶瓷砖生产线、8.5亿m2年产能的巨大规模,被授予“中国建筑陶瓷产业基地”。

高安陶瓷崛起的影响意义并不仅仅是对一座城市经济的推动,也是对中国传统建筑陶瓷产区版图与格局的打破。2014年,以高安为主体的江西省建筑陶瓷产量,在实现追辽宁、超四川后,赶上山东,一举成为仅次于广东、福建的第三大陶瓷大省。

不知不觉间,陶瓷人对高安的印象悄然改变,在谈到国内大型建筑陶瓷产区时,高安牢牢占据一席之地。

然而,规模大、荣誉多并不等同于实力强,高安陶企对此有着深刻的认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高安陶瓷产品结构单一、品牌附加值低、销售半径狭窄;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管理粗放、方向模糊与多变;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创新不足。

“正是看到这些问题的存在,近些年高安企业一直在努力提升和改变。”高安市陶瓷行业协会会长、江西太阳陶瓷集团董事长胡毅恒说,从企业的表现和动作来看,高安陶瓷老板的思想观念、产品创新力度、品质和档次都在提升。并且与过去相比,高安陶企办企业和处事的态度少了分浮躁,多了份沉稳,无论是品质提升还是品牌升级,一部分高安陶企正在朝这一方向阔步迈进,尽管走得比较辛苦,但已经小有成效,并找到了大致的方向和脉络。

江西罗斯福陶瓷集团董事长罗群也发现,现在很多高安企业都在变,并开始逐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形成自身特色,“不仅如此,高安企业中,说大话的少了,办实事的多了。”

说起高安陶瓷的进步与提升,环保是绕不开的话题。近几年在政府部门的重拳整治与严格监控下,高安陶企投斥重资购买环保设备、搭建原料蓬、喷淋房、淘汰链排炉,在脱硫、布袋除尘、污水处理等方面成绩突出。

“这主要得益于高安陶瓷环保的起步早、起点高。”江西新景象陶瓷董事长喻国光说,比如建喷淋房,从07年建厂开始,高安每家企业都被要求建设,而周边的一些产区,最近几年才开始。与此同时,关于环保,这两年政府经常组织去广东新明珠等企业考察,学习先进的环保经验及技术。

变化突出的还有产品升级。外墙砖由以前的普通釉面、丝网印刷,发展成为玉石系列、水晶釉面、金属釉面和薄板系列;规格也大为丰富,从100×200mm130×260mm300×600mm80×240mm等数十种规格应有尽有,而且坯体更白。太阳陶瓷集团董事长胡毅恒也告诉 :“太阳企业集团今年在针对仿古砖、大理石瓷砖品类的升级、创新和投入力度都是空前的。”

作为陶瓷工业园区的管理者与服务者,江西省(高安)建筑陶瓷产业基地管委会党委书记胡江峰的最大感触是,近些年来高安买陶瓷的经销商和消费者越来越多,“这说明全国对高安陶瓷的认可度越来越高。”

不仅如此,近些年通过转变发展方式,高安陶瓷产业结构更加优化,高安建筑陶瓷基地获批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筑陶瓷产业成功列入江西省60个重点产业集群和20个工业示范集群。

 

同质化的恶性循环

高速发展的同时,高安陶瓷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短板。如今产能扩张大潮退去,在消费变迁的新形势下,建筑陶瓷行业发展的主旋律已经发生重大变化。

首先是产品结构单一、销售市场高度重合引发的同质化和价格战。在激烈的价格厮杀中,高安陶瓷产品价格遭遇了大幅下滑。2014年同期高安的抛光砖价格为18/片,而如今最低价已经跌破11/片,瓷片两年前4.3/片,如今最低价也已跌至2.3/片,降幅接近50%。”高安一位陶企老板向 吐槽,“可以说现在高安的产品价格全国最低,并且即便高安的品质比很多产区都要优良,但价格却比他们低。”

这位老板介绍,以800×800mm抛光砖为例,个别厂家出厂价已低至11元左右,已经与生产成本相当,再摊上税收、财务费用和营销费用,如果管理再出差错,坯体合格率与优等率过低,都会直接影响企业是否盈利。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少数企业开始盲目“拉产能”,例如将原本32000m2/日的生产线设计产能,提升到35000m2/日;还有个别企业开始牺牲产品品质,在原料的使用上偷工减料……虽然这种现象在高安产区仅为个例,但也从侧面反应同质化和价格战的激烈程度。对于高安产区的整体形象和未来发展而言,亦为伤害。

当然,也有一部分优秀的厂家选择以质保价。 “在激烈的价格战中,我们(瑞阳集团)价格一直坚挺,任何品类的产品单价都要比同产区厂家贵出2块钱以上。”江西瑞阳陶瓷集团董事长陈光辉向 表示,在激烈的价格战中,瑞阳集团一直坚守自己的价格和品质底线,虽然短期内面临的销售压力较大,但产品品质是根基,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对消费者负责,只能继续提升产品品质,以质保价。

类似的厂家在泛高安产区,还有奥巴玛陶瓷、精诚陶瓷等企业,其产品品质和产品价格在产区一直处于较高水平。

在江西精诚陶瓷董事长罗来足看来,高安陶瓷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产品同质化太过严重,而且没有企业真正去打破这一局面。“比如我们去年很强势地推出大理石瓷砖新品,无论产品品质和定价都与佛山不相上下,但后来也有几家高安企业开始做类似的产品,而且定价相当之低,又走回了价格战的老路。”

高安陶瓷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陶瓷信息随机将这一问题抛给了10位高安陶企老板和职业经理人,八成给出的答案是“同质化”。

奥巴玛陶瓷营销总经理王备荒表示,因为同质化和价格战,高安产品的价格和利润都处于较低水平,这对于企业未来的健康良性发展极为不利。“如果企业发展一直处于微利甚至无利状态,拿什么资本去进行产品创新、去进行品牌建设、去进行客户服务。”

事实证明,“高价”并非没有市场,反而能够收获良好的口碑和长远的发展机遇。而低价、低利润背后,则是企业对生产成本的敏感,以及抗风险能力的羸弱。

近期,伴随着煤炭价格的猛涨和物流成本的上升,引起部分以价格为利器的高安陶企的恐慌,面对生产成本的突然攀升,原来的价格和利润如何支撑?

“煤价触底反弹已是意料之中。”一位要求匿名的高安陶企老板称,为了应对成本的瞬间猛增,已有多家高安陶企发出涨价通知。“但以现阶段的产能过剩程度和陶企库存情况来看,涨价很难成功。”这位老板反问,假若煤价继续攀升,低价、低利润的企业又将如何应对?

 

品牌化探索

在高安陶瓷观察人士看来,造成同质化的根本原因是企业发展方向的模糊,而价格战的形成是因为企业资金实力的相对偏弱。

据分析,自2007年发展至今,高安陶瓷高速发展,但对于企业而言,未来的路该如何去走,企业自身没有明确的方向,产区内一直也没有较为成功的典型和可供借鉴的对象,同时相当部分企业开办陶瓷的目的是为了逐利,追求“短、平、块”,一旦产区内出现较好的模式或产品,就盲目地跟风、抄袭。

“例如改线推新品,很多企业都没有去进行市场调查,甚至连为什么改线也不清楚。”高安一位行业观察人士告诉 ,很多都是盲目跟风,看到周边厂家上线推新品,也依葫芦画瓢,但企业的生产和营销实际是否适合推新品,都缺乏深入的思考和与实际相结合。

并且在企业创立初期,高安很多陶企的资金来源都是东拼西凑,或者借助银行贷款和民间融资,本身资金实力并不雄厚,在急转而下的行业发展形势下,为了缓解资金紧张的压力,企业不得已通过降价消耗库存的方式来盘活资金链。

事实上,看到外部环境的变化,高安陶企也开始认清形势、转变发展思路,“以前精力都集中于抓生产,但现在生产和技术已趋稳定,企业更多地偏向于营销体系建设。”

“从最近几年的发展可以看出,高安企业更加注重产品品类的齐全完整,这是很好的方向,只有练好了生产及产品基础,才能寻求更好更高的发展。”罗斯福陶瓷集团董事长罗群认为,当前高安陶企需要从品牌升级、产品升级、文化升级、管理变革等方面打造企业软实力,学习佛山先进的经验和模式。

高安陶企未来如何发展?是品牌化突围、差异化制胜还是继续保持当前的高性价比优势,企业开始在这条未知的道路上积极探索。“我们去年曾经尝试做品牌,但是坚持半年后,最终放弃。”高安一家陶企营销总经理告诉 ,因为投入太大、产出太小,让企业看不到希望。

有陶企老板坦言,在高安企业的品牌化之路上,因为没有成功的典范和榜样,大多数企业不知道如何去做品牌,对品牌的定位和认知都较为模糊,甚至还错误地认为,做品牌就是打广告。这位老板介绍,“例如过去,陶企普遍认为获得了‘中国驰名商标’,企业就离品牌化更进一步,但事实上,在产品价格和销售上,驰名商标并没有带来明显的效益。”

高安能否做品牌,做怎样的品牌?在高安的老板们看来,肯定是能。“要做品牌,必先提品质,品质提升了,产品在终端的口碑自然形成,长此以往,品牌发展水到渠成。”一位高安老板这样理解品牌的含义和发展。

事实上,为了在品牌化和企业综合实力上更进一步,部分优秀的高安陶企开始不遗余力地从广东引进优秀的品牌和营销操作人才。如高安已出现年薪200万的营销总经理和年薪50万的市场总监。

 

如何突破?

“高”“精”“尖”人才的匮乏以及用工的结构性问题,亦成为高安陶瓷发展的短板。“做企业谁都知道管理的重要性,但真正管理起来,工人的素质令人堪忧。”精诚陶瓷董事长罗来足向 大倒苦水,园区内现在还有很多六七十岁的工人,虽然已经到了法定退休年龄,但没办法,招工太难,企业还是得重新捡起来用。

而在陶瓷上游供应商与配套服务商看来,高安陶瓷在发展的道路上,还缺少强大的配套产业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展会经济。

有业内专家表示,陶瓷企业的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上游陶瓷设备及原辅材料供应企业的创新,这些企业的新设备、新技术、新产品是陶企创新的动力。纵观国内建筑陶瓷产区,淄博陶瓷这几年能够在产品釉面技术、花色开发等方面走在前列,甚至超越佛山,主要得益于其强大的综合配套实力,包括规模庞大与实力雄厚的色釉料及熔块配套产业。

而高安的现状是,在陶瓷配套方面,除了零星的几家釉料厂和模具厂,大量配套服务商都是以二级批发代理的形式存在,无法率先为高安提供优质的设备及原料新品,使得高安在产品创新上始终落后于佛山、淄博等产区。

同时,对于企业的自主创新而言,由于资金实力相对偏弱,在很多方面,高安陶企都心有余而力不足,“没有足够的资金拿什么去做研发和创新。”

“同质化”被高安陶企看作是产区发展的最大阻力之一,同质化困局如何破?实际上,高安企业也看得很清楚。江西新景象陶瓷董事长喻国光认为,穷则思变,面对一些发展的困局,高安陶企最终能实现突破。

他说,高安陶企要长远发展,首先必须严格遵守环保要求,毫无疑问未来的环保要求将更高、标准更严,将直接决定企业的生死。而对于同质化困局,企业之间应该形成差异化错位发展,根据自身的产能特征、营销实力做适合自己的产品。

奥巴玛陶瓷董事长黄余粮也表示,高安陶瓷老板吃苦耐劳,学习能力很强,高安产区的发展亦非常有潜力,但当前企业一定不能盲目扩张,要形成自身的特点和个性。如奥巴玛陶瓷为产品生产提出“四最”要求——砖坯最白、釉面最亮、款式最新、砖型最稳。

精诚陶瓷董事长罗来足分析,高安陶瓷销售产生价格战和低价、低利润的根源是企业的资金实力偏弱,为了消耗库存、盘活资金链,一些企业迫不得已降价“贱卖”,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是金融政策的放松。

 

政企合力创未来

在业内人士看来,高安建筑陶瓷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强力引导和规范,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提供明确的发展方向。

令人欣喜的是,在今年高安政府的相关工作报告中,确立了将建筑陶瓷产业打造成为“千亿产业”的奋斗目标。围绕这一目标,政府将给予建筑陶瓷产业发展更大的扶持力度,并积极搭建平台,通过创建驰名商标、举办大型博览会、打响产品品牌和产区品牌等方式,提升高安陶瓷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江西省(高安)建筑陶瓷产业基地管委会书记胡江峰告诉 ,毫无疑问,建筑陶瓷仍是高安的绝对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对拉动高安经济发展和提升城市活力贡献巨大,未来政府对于建筑陶瓷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只增不减,并且目标更坚定,方向更明确。为了做大做强建筑陶瓷产业,唱响高安陶瓷品牌,今后高安政府在坚定不移地贯彻“环保优先、品牌引领、转型升级、科学发展”16字方针的基础之上,将给予产业发展更多更大的政策扶持。

“实际上,高安政府对于高安陶瓷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看得很清楚。”高安市副市长况学成对陶瓷信息表示,结合高安陶瓷实际情况和未来的产业发展趋势,高安政府将从产品结构升级和环保升级等方面推动建筑陶瓷产业转型。

况学成说,环保治理和清洁生产趋势不可逆转。在环保方面,高安政府将严格对企业进行24小时在线监控”,同时向佛山等环保治理走在前列的产区学习,对企业进行环境信用评级,鞭策企业重视环保,狠抓环保工作。除此之外,还计划在产区内推行“清洁生产”,目前高安已有少数几家陶企实现。况学成解释,清洁生产有别于环保治理,清洁生产是从源头控制污染,减少污染物排放,而环保治理是末端治理,是对已经产生的污染物进行治理。

“高安建筑陶瓷的环保方向是,既要100%达到国家要求的排放标准,也要实现清洁生产、干净生产。”

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附加值,是高安陶瓷优化提升的另一重大方向。况学成透露,针对建筑陶瓷产业的转型升级,高安拟在建筑陶瓷产业基地内规划特种陶瓷产业园,生产陶瓷刀具、电子陶瓷、环保陶瓷、功能陶瓷等污染小、附加值高的特种陶瓷产品,并希望从全国范围内引进优秀的特种陶瓷企业进驻高安。同时,建筑陶瓷企业也可以利用此契机就地升级,将原有生产线改造或置换成为特种陶瓷生产线,延伸产品结构。

在产品创新方面,拟成立混合所有制的协同创新中心,将宜春陶瓷国检中心的中试中心剥离出来,由政府、企业和院校三方共同参与,进行市场化运作,并让企业占大股。目的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将创新研发落到实处,刺激研发活力,帮助企业能够真正研发市场适用和满足消费需求的新品。

不仅如此,还将与全国优秀的培训企业合作,定期举办相关培训活动,为产区发展培养技术、管理、销售等各方面人才。同时还将充分利用高安元青花博物馆等现有资源,打造旅游文化和陶瓷文化,提升产区文化底蕴……

有高安陶瓷行业人士向 表示,自2007年开始,高安大规模发展建筑陶瓷产业的时间不过十年,如今高安已经跃居成为全国第三大建筑陶瓷产区,这样的发展速度,放眼全国,除高安,绝无仅有。虽然当前高安产区的发展面临诸多问题,但这些都是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足够的时间去沉淀和解决。“如何再给10年时间,高安陶瓷一定会跨越至新的高度,产业发展面貌焕然一新。”

 

关注陶瓷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