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信息讯 驻江西 熊娟萍 报道 日前, 从产区中的多家企业销售负责人处获悉,在统一涨价的倡议下,泛高安产区企业已经陆续根据产品品类于10月7日统一涨价,并于10月10日起正式施行。然而,在新的价格体系执行后,产区中大部分企业的销售却遭遇严重下滑。
产品涨价后,销售却遭遇“滑铁卢”
“原本10月份是销售的旺季,但是在这次涨价后,每天的出货量比过去减少了近3成,而一些没有调价的企业发货情况还相对较好。”金环陶瓷营销总经理张辉对 表示。
瑞源陶瓷销售部经理况海军表示,9月底其公司已经对经销商发出通知要涨价,10月7日公司再次对经销商发出统一调价10%的通知。“调价前夕,公司的销售情况非常好,基本每天的出货量都在400万左右。然而,在执行新的价格体系后,公司每天的出货量仅仅只能维持在产能的7成左右。”他分析指出,主要是因为产区有一些企业不仅没有按照统一的调价标准调,有些企业甚至对高值的抛光砖和抛釉砖进行了促销活动。
“公司目前的价格定位已经是两连涨,不过涨价过后,公司的销售确实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抛光砖提价后,销量明显下滑。”张辉对 表示,原本10月是传统的市场旺季,是消化库存的最佳时机。然而,今年由于运费涨价、找车难、产品调价等因素,给企业的销售造成较大的压力。
产区某企业的业务员坦言,尽管这次大部分企业都签了协议盖了章,但是有不少企业是没有调价的,尤其是抛光砖系列产品,不少企业因为库存压力不敢调价,最后一些调价的企业销售压力很大。
业内观点:“统一涨价很难实现”
据了解,在8、9月间,随着煤炭价格的上涨以及交通部出台新的公路超限政策后,原材料和物流价格的大幅上涨导致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因此,早在高安市陶瓷协会倡议统一涨价前,泛高安产区内一些价格定位较低的厂家就已纷纷开启涨价模式以应对成本上涨危机。
而在10月7日统一调价后,企业仅发出调价通知,但大部分仍在按照原有的价格体系接受客户的预定。据 走访了解到,在10月10日统一调价前,由于泛高安产区相当大一部分企业已经收取了经销商的预付款,因此,只有部分未支付预付款的中小型客户按照新的价格表执行。但据知情人士透露,实际上的涨价幅度并没有按照统一协调的“至少上涨10%”的标准执行,“调价的企业涨价幅度在5%左右。”
况海军认为,“统一涨价是很难实现的,尤其是周边湖南、湖北以及河南等产区并没有涨价。”此外,他还透露,经过最近的物流价格对比,仅有高安产区的物流价格以一种离谱的态势上涨,但周边区域的物流价格上调幅度却非常小。因此他认为,仅仅高安产区的企业涨价是很难执行的。
当然也有例外。在此次调价过程中,抛釉产品的价格上涨较为成功。据行业内知情人士分析指出,因为抛釉类产品带给厂商的利润空间比较大,因此,价格略微上调一点市场也能接受。
张辉坦陈,与抛光砖不同,虽然自9月以来其公司的抛釉系列产品也根据规格进行了两次调价,但是销量并未受太大影响,“货还是不够卖”。他表示,“企业获取利润还是需要依靠高值产品、新产品来支撑。”
关注陶瓷信息网
12-27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