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7-82532110

夹江:中小型陶企主攻个性化领域细化市场

陶瓷信息网2019-01-10 01:26:22

陶瓷信息讯 驻四川 龙财金 报道  近年来,在夹江政府大力推进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产区内崛起了一批实力雄厚的新兴陶瓷企业,同时也淘汰和削弱了一批传统的中小型陶瓷企业。据了解,当前产区内中小型陶瓷企业为避开与新兴陶瓷企业的竞争,从而放弃了常规产品的生产,开始主攻个性化产品生产领域。

经过近几年的转型洗牌过后,夹江产区内上规模的陶瓷企业由原来的77家整合到如今的44家,期间也淘汰了传统旧生产线75条。回想转型前的情景,夹江县贝壳腰线厂经理马文波还在庆幸,“多亏当初‘剑走偏锋’,专挑副业干,不然公司就要沦为‘炮灰’了。”

其实,马文波口中的“副业”,如今已给企业带来每年上百万元的纯利润。早在2014年,第一波产业转型开始袭来时,首当其冲的是夹江这一批中小型陶瓷生产企业。据了解,当时企业想要活下来,急需技改转型升级,否则将会被淘汰,但是对于这一批传统中小型陶瓷企业而言,几千万的技改升级资金,无疑是天方夜谭,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这一批传统中小企业开始自谋出路。

虽然,夹江产区内这一批传统中小型陶瓷企业,无论是生产设备,还是产品质量与新兴陶瓷企业相比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但是它自身却拥有优势,一方面,“船小好掉头”是小规模企业所具备的优势。就在此时,部分中小陶瓷企业开始从主业退出,转型为生产服务型企业,为大型陶瓷企业作生产配套工作。”马文波介绍,贝壳腰线厂锁定瓷砖所需的腰线加工业,推出不同材质、样式的腰线,进行批量生产。

与贝壳腰线厂一样的远大瓷业也在这一场转型中找到了企业自身的发展方向。据远大瓷业总经理马建明介绍:“远大瓷业之前一直在生产外墙砖和小地砖,但是由于受生产线短、小、能耗高等因素限制,所以才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在眼看即将面临倒闭的关键时期,企业决定放弃原来的主业产品,转而进军古建青砖、青瓦等生产领域”。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远大瓷业这一举动却为产区中小型企业转型开辟了一条新道路,一时间杰达、春明、明阳、兴达、巨星等企业纷纷进军青砖、青瓦领域。

在新兴大线的冲击之下,产区内一大批中小型企业都在转型,与贝壳腰线厂、远大瓷业、东欣镀金砖等企业一样,凯达、明惠、汉模尼、栋梁等企业也开始在细分市场中赢得了生存空间。截至目前,这一批传统中小型企业给新兴大线企业做配套产品,现已成为夹江陶瓷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当今大线为王的时代背景下,追求个性化产品也是夹江陶企逆势突围的另一条路径,或许未来的夹江陶瓷企业将细分成大产量常规产品生存型和配套服务型两种。

 


关注陶瓷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