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7-82532110

北方产区全面停窑时间提前陶企再次开启涨价模式

陶瓷信息网2019-01-10 01:26:03

陶瓷信息讯   驻河南  崔学锋  报道  由于受大气污染及市场、气候的影响,今年北方产区陶瓷企业停窑时间较往年有所提前。但是日前华北地区再次出现大面积重度霾,使陶瓷企业再次被勒令关停。而成本的上涨、产销供应的变化和调整,让北方多个产区陶瓷企业再次发布涨价通知,开启涨价模式。

 

被贴上停产封条的陶瓷设备。

北方陶企停产时间提前

 

1216日以来,我国华北黄淮等地遭遇大范围雾霾天气过程,覆盖十余省份的重霾天气久久不散,北方多地出现了重度霾,污染物指数“爆表”。为应对持续雾霾天气,多个省份启动最高级别的空气重污染预警,关停了包括陶瓷企业等所有涉气排放企业和全部施工工地。

1219日,河南省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重污染天气预警响应的特急通知》显示,郑州、开封、安阳、鹤壁、新乡等8个省辖市启动红色预警,从即日起至22日,所有工业企业全部停产,内黄产区陶瓷企业未能幸免,目前陶瓷企业已经全部停产。

由于今年大气污染的影响,北方大多数产区陶瓷企业较往年提前停产。根据此前所做的调查,内黄、汝阳等地陶瓷企业将于本月底集中停产。目前,原来尚未停产的内黄、汝阳、襄城等地陶瓷企业均已停产停工。至此,除极个别企业外,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地陶瓷企业几乎全部进入停产状态。

“现在不是愿不愿意停,而是必须得停。”内黄一家陶瓷企业负责人表示,“如果不停,就会受到更为严厉的处罚”。

在走访中多数企业表示,本来打算月底停产的,此次被要求停产后就不准备再开了,反正离月底也没几天了。所以,此次陶瓷企业被全部集中关停,预示着今年北方产区全面停窑时间再次提前10天左右。

 

多家陶企发布涨价通知

 

在成本暴涨、陶瓷企业停产的影响下,继9月份席卷全国的陶瓷企业涨价潮之后,近日河南、山西、陕西等北方产区再次刮起涨价浪潮。

此次发布涨价通知的陶瓷企业涵盖河南内黄、汝阳,山西阳城、清徐,陕西韩城等产区。其中,山西阳城发布涨价通知的陶瓷企业最多,华冠、福龙、龙飞、天一、美陶、金龙等陶瓷企业均发布了涨价通知。

从通知内容可以看出,陶瓷企业涨价出于三方面的原因,一是随着环保政策日趋严厉,陶瓷企业对环保设施进行升级改造,环保投入大幅增加;二是煤炭及化工原料、釉料、包装、运输成本增加;三是新产品开发及产品品质的提升。不过,阳城陶瓷企业此次如此集中涨价,除以上原因外,还有今年陶瓷企业实施了煤改气,使用煤层气增加了生产成本。

陶瓷厂家对产品价格进行调整,幅度都非常小,以300×600mm瓷片为例,每片价格上涨的幅度在0.050.20元之间,价格上涨并不多;另外,陶瓷企业对涨价品类也有慎重的选择。

有业内人士表示,陶瓷企业涨价是一种营销策略,拉动销售的办法,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陶瓷企业因成本上涨造成的损失。但是这种涨价并不容易实现。事实上,在上次涨价时,阳城建筑陶瓷协会就纠集十四家陶瓷企业联合发布了涨价通知,不过后来多数陶瓷企业并没有执行新的价格体系,涨价几乎算是夭折。

对于此次涨价阳城多家陶瓷企业信心十足,也表示势在必行。阳城某陶瓷企业负责人告诉 ,选择现在涨价一方面是因为成本上涨太快了,如果不涨价,企业不但会没有利润,还会赔钱;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缓解明年开春价格上涨的困难。“年前先涨一些,年后再涨一些,这样春节后就不用一次涨那么多,客户更容易接受。”该负责人表示。

对于 提出的“会不会影响销售”的问题,该负责人在短暂思考后表示,年前也没几天了,又是淡季,不卖就不卖吧,能抓住年后开春的几个月时间就行了。“实际上在各种成本快速上涨的情况下,陶瓷企业涨价是势在必行的;否则越生产就越赔钱,长此以往多数陶瓷企业将难以承受。”有业内人士表示。

据了解,为了应对成本的上涨,一些陶瓷企业使出了浑身解数。有的陶瓷企业推出了具有更高科技含量和利润空间的新产品,有的陶瓷企业则通过强化内部管理来压缩成本。

河北一家陶瓷企业副总经理表示,“为了压缩成本,近段时间我们尝试用现金购买原料,这样则能压低供应商的价格,减少生产成本。”

对于此番涨价能否真正落实执行,业内人士的意见并不统一。有人表示此次陶瓷企业提前停产,或许会在一定程度上让部分产品供货紧张,拉动价格的提升。但是多数人认为,虽然陶瓷企业停产,但库存并不少,一些企业还谋划着春节不停产,并不会出现供货紧张的情况,价格的上涨只是厂家的一厢情愿,要想真正执行落实,难度会非常大。

关注陶瓷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