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建筑陶瓷工业园一角。 摄影/张新生
2016年,国内建筑陶瓷行业整体形势持续下行。不仅如此,淄博陶企还要面对当下的生存抉择,即如何实现自身转型升级。相对于其他产区,淄博陶企还经受着“有史以来”最严峻的综合考验,而“保生存”则成为淄博所有陶企的真实愿望。
自年初开工以来,淄博当地政府对建筑陶瓷产业的环保治理及转型升级力度加大,且环保治理升级贯穿全年,在经过多次停产、限产之后,淄博陶企产能被进一步去掉。
多重限产令,致使陶企客户外流
一开年,淄博当地政府加大环保整治力度,陶企生产线多次被停产或限产。其中最为严重的一次,是淄川区环保部门于3月21日对部分陶企下发限产、停产通知,引发淄博产区近百条生产线停产,并有24家陶企在此次抽查中因环保不达标企而被要求停产治理或封停整改。
而彼时,淄博市针对建筑陶瓷行业环保治理的大幕刚刚拉开。6月4日,淄博市又下发《关于保障G20峰会空气质量建筑陶瓷企业停产计划的通知》。通知要求,从6月份开始,淄博市所有陶企必须减半生产,且持续至9月底。
最令陶企头疼的是,淄博市政府在今年严禁陶企夜间制粉,进一步将多数陶企产能减半。据了解,受以上限产或停产的直接影响,淄博多数陶企瓷砖产能严重不足。
一般来说,3月份是建筑陶瓷厂家每年生产销售的旺季,尤其是销售。由于淄博当地政府各种限产令出台后,淄博多数陶企产能减半,不少陶企陷入了旺季没货卖的尬尴。由于担心不能按期供货,不少淄博陶企只能推掉部分客户订单,从而造成不少经销商流向其他产区。
据了解,淄博不少陶企在今年客户流失较为严重,而产区形势不明朗是导致今年销售被动的一大原因。
更令人无奈的是,在进入7月份后,多数陶企瓷砖销量锐减,产品出现不同程度的积压,与6月份相比,淄博部分陶企7月销量下滑超50%。尤其是9月份以来,瓷砖销量持续萎缩,并持续至今。
曾有一陶企负责人告诉 ,虽然产能不足,但前6个月的销售状况整体都不错,而一进入7月,瓷砖销量呈断崖式下滑。即使在9月陶博会期间,不少陶企未接到多少订单。
据悉,不少淄博陶企的近期产销率一直徘徊在50%,而好一点的也不过70%~80%,这都进一步加大了陶企的销售压力。
当然,淄博产区也有部分陶企排产紧张,产品供不应求。
转型升级力度加大,产业政策尚不明朗
近年来,淄博市政府不断加大对建筑陶瓷行业的转型升级力度,尤其是在今年。9月19日,淄博市召开建筑陶瓷行业精准转调动员部署会议,进一步安排部署建筑陶瓷行业精准转调任务,以全力推进建筑陶瓷行业转型升级。
会上,淄博市政府明确提出,力争用五年左右时间,建成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中国(淄博)陶瓷琉璃城,最终确定淄博市将保留2亿建筑陶瓷产能。这次会议同时要求入园企业要在2016年9月底前,由辖区政府确定入园名单,批准入园企业要于12月底前开工建设,并于2017年6月份完成建设任务。就地升级企业必须于2016年12月底前完成改造,实现全部改用天然气、统一制粉、统一处理废弃物、统一整治外立面,完成窑炉节能改造,完善烟气治理设施并安装在线检测系统,达到2016年市窑炉节能改造规范和《山东省区域性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第四时段重点控制区域标准要求,即颗粒物为10mg/m3,二氧化硫为10mg/m3,氮氧化物为50mg/m3。
当前,淄博陶企面临的最大压力仍来自当地的产业政策。对于那些既不在入园范围、又不在就地升级改造之列的建筑陶瓷企业,只能选择关停或外迁。
事实上,目前已经有多家淄博陶企已布局外地,甚至不乏淄博当地知名企业。而当下,最受淄博陶企及行业关心的退城入园及就地保留升级的陶企名单尚未公布,这更进一步增添了陶企的惴惴不安。
“这样拖的时间越久,对整个产区产生的影响就越大,对客户的影响也越大。”淄博一业内人士如是说。
事实上,在此形势下,多数陶企根本无心思顾及产品的生产销售。因此,能否在此次转型升级中保留下来,才是当前淄博诸多陶企所关心的,也是最紧张的事情。
成本增加,倒逼提升产品附加值
不仅如此,自8月下旬以来,煤炭价格及运输成本的不断上涨,直接导致陶企生产成本快速增加。而陶企增加的这部分费用却无法用涨价来消化,所以在一段时间内,陶企利润被一步步蚕食,这并不包括新增环保设施的建设费用。
事实上,淄博陶企在明年开始应用天然气生产,将会单方提高淄博陶企的生产成本,这就进一步考验着淄博陶企的生存底线。因此,对于多数陶企来讲,若要消化不断增加的成本,只能通过提升产品附加值应对。
当前,淄博产区已有部分陶企提前停窑,从而进行“煤改气”相关设施的改造建设。此前,淄博当地政府在公布的《淄博市建筑陶瓷行业精准转调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就地升级企业在明年必须使用天然气来取代当前普遍采用的“煤制气”生产。
近两年,淄博当地政府对建筑陶瓷行业加大环保治理力度的同时,也进一步倒逼陶企加速提升环保意识。“企业要发展,环保是基础,在环保治理的投资方面,我们是舍得投入的。”淄博一陶企负责人如是说。
事实上,自去年底以来,淄博产区有多家陶企仅用于环保设施建设的费用近1000万元,多数陶企至少投入200余万元用于环保设施改造。而陶企增加的环保运行成本一直攀升,这也成为陶企必须走高附加值研发的驱动力。
据了解,今年以来,陶企除积极对环保设施进行升级外,多数企业还对厂容厂貌进行建设,甚至有陶企为此投资近千万元对厂区绿化、外立面等进行了全方位建设。如今,通过今年环保治理升级,淄博陶企的厂容厂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品牌意识也进一步增强。不少陶企纷纷表示,未来要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提升产品附加值、实现差异化发展。
自春节以来,淄博有多家陶企陆续推出新品。如淄博新博陶瓷有限公司相继推出“微晶喷墨抛光砖”与“羊脂玉大理石”;狮王陶瓷有限公司推出业内首款“玻化大理石”;欧西曼陶瓷科技有限公司推出“通体大理石”;淄博金亿陶瓷有限公司推出“通体大理石”;雅迪陶瓷推出“帝皇玉”;智联陶瓷推出“金钢晶”等等。
今年来,由于淄博陶企产能严重不足,周边产区更疯狂抢占市场,而更令淄博陶企想不到的是,不少广东陶企今年大幅下调产品价格,直逼淄博成本价,这是最令淄博陶企头疼的事情。
因此,有不少淄博陶企负责人认为,在如此严峻形势下,各陶企之间下一步的竞争将变得更加激烈,不少企业将面临着生存问题。面对如此形势,单靠企业一方也很难实现淄博产区的布局调整,淄博陶企在未来需要加强与广大经销商的合作力度,把双方资源有效整合,进一步加深双方的合作程度。
(陶瓷信息驻山东 张新生)
关注陶瓷信息网
12-27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