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7-82532110

泛东北三省一区:错峰生产旨在化解水泥产能,对建陶产业影响较小

陶瓷信息网2019-01-10 01:24:26

陶瓷信息讯 驻辽宁  刘学 报道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34号),化解水泥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合理缩短水泥熟料装置运转时间,有效压减过剩熟料产能,同时避免水泥熟料生产排放与取暖锅炉排放叠加,减轻采暖期大气污染,日前,辽宁省工信委和环保厅(辽工信建材〔2017〕250号)、黑龙江省工信委和环保厅(黑工信原联发〔2017163号)、内蒙古自治区经信委和环保厅(内经信原工字〔2017〕393号)下发了《关于2017-2018年度采暖季水泥企业错峰生产的通知》通知要求“该地区各水泥企业在协会组织,企业自愿参与的前提下,可以延长错峰时间。各地区也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延长错峰生产时间。”

根据这一要求,辽、吉、黑、蒙东四盟市区域各水泥企业自发的组织起来,积极响应国家和自治区的号召,订立联动公约,共同为环境治理尽到社会责任。10月27号,泛东北区三省一区水泥协会、企业负责人齐聚泉城,召开“泛东北地区与蒙东地区错峰生产会议”并签订三省一区错峰生产联动公约,各企业一致同意适当延长错峰生产时间,从2017年11月1日至2018年4月30日,三省一区内水泥企业全部错峰停窑6个月。

据资料显示,2015年辽宁省水泥产量约4542.96万吨,吉林省水泥产量达3584.86万吨,黑龙江省水泥产量约为3021.1万吨。东北地区水泥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已经成为不争事实。据业内人士分析,此次三省一区协会、企业负责人泉城盟约,既是对三省一区政府环保工作的支持,更是企业抱团自救的重要手段。

从三省一区环保部门公布的错峰生产《方案》来看,此轮错峰生产对水泥行业影响较大,而对同属建材行业内的陶瓷产业生产影响相对较小。泛东北三省一区由于气候条件限制,从11月1日起,部分建筑陶瓷生产企业已陆续停产整修。错峰生产与东北建筑陶瓷产业季节性停产时间上叠加,因此,从目前生产企业反馈的情况来看,错峰生产对陶瓷生产企业正常经营活动影响较小。

在吉林省,建筑陶瓷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吉林省桦甸市经济开发区,主要生产陶瓷瓦产品。目前,桦甸经济开发区共有各类陶瓷生产企业5家,其中已经停产、破产的企业各1家,目前在产企业中,仅有西瓦线2条、广场砖线2条。仅存的3家企业负责人在接受陶瓷信息采访时表示,由于目前国内市场,特别是东三省地区销售市场持续低迷,东北地区屋面瓦产能严重过剩,加之冬季来临已不适宜生产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目前桦甸的3家建筑陶瓷企业已经陆续停产。“对于明年春季销售预期,我们几家企业同样持不乐观态度,因此,明年春季开工日期可能被无限期推迟。这一轮为期6个月的停产整顿,对桦甸的屋面瓦产业乃至吉林省的建筑陶瓷产业应该说总体影响不是很大。 “我们现在真正关心的是明年开春后,省、市两级政府对陶瓷产业环保整治的底线和对桦甸陶瓷瓦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桦甸某陶瓷瓦企业负责人表示。

在辽宁法库,40余家建筑陶瓷生产企业当中,4家企业近10条线由于销售不畅、库存积压严重而提前停产,9成以上企业目前均正常开工。在沈阳隆盛泰一陶瓷集团生产车间,近千名生产工人正抓紧生产。销售总经理张光伟表示,目前企业库存不多,集团预测2018年环保可能会影响正常的开工时间,因此,企业当下正抓紧生产,储备充足货源。

沈阳浩松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林茂表示,目前企业暂未收到有关陶瓷企业错峰生产的通知,企业生产、运输以及新产品研发等工作均按照计划的工作进度走。“经销商同样预测明年开工可能会稍晚,因此,最近一个时期,大部分经销商都在积极储备货源,每天进出产业园区的30吨以上的集卡式货车不少于500辆,错峰运输并未对产品销售造成明显影响,”林茂表示。

关注陶瓷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