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7-82532110

全国最大西瓦产区陷入发展困境

陶瓷信息网2019-01-10 01:22:40
 

销售半径萎缩、产品同质化严重、品牌影响缺失

 

2005年,江西新红梅陶瓷企业看到西瓦在农村市场的巨大市场前景,在高安产区推出了第一片西瓦,随后,西瓦系列产品开始在泛高安产区遍地开花,尤其是2007年,随着全国建筑陶瓷产业转移的大浪潮,有着建筑陶瓷企业工作背景的高管纷纷开始下海创办自己的建筑陶瓷企业,他们当中就有一些人选择了西瓦领域,如赣虹陶瓷、佳宇陶瓷、新阳陶瓷、金阳陶瓷等等都是专业西瓦生产厂家,其企业老板均曾经是“新红梅”系的股东或高管。

2005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政策推动了全国农村自建房的发展,也推动了江西产区西瓦产品产能不断发展,甚至在2014年前,江西的西瓦产品撑起全国农村、城镇屋面瓦的半壁江山。

近两年,江西产区受地方环保政策的影响,建筑陶瓷产业扩建的步伐明显放缓,西瓦生产线扩建的速度也在2014年左右基本停滞,期间仅有少数几条生产线扩建,而全国其他产区,如云南、贵州、河北等地的西瓦生产线却在不断扩张,不仅仅如此,受物流成本等因素的制约,泛高安产区西瓦产品的销售市场被截留。尽管这几年,整个泛高安产区的西瓦销售形势比较好,但更多的销售市场都停留在周边800公里范围内,如江西省就占据了40%左右的市场份额。

  

高安产区内某西瓦生产线。

 

江西西瓦产能占全国30%

2017年陶瓷信息举办的“陶业长征Ⅳ——2017中国瓷砖产能调查”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西瓦日产能达到3110.06万片(含青砖、青瓦),四川省青砖、青瓦日产能达到近400万片,而江西西瓦日产能达到775.5万片(不含青砖、青瓦),其中,泛高安产区西瓦日产能达到560万片(不含青砖、青瓦)。

根据相关的数据显示,泛高安产区主要还是以西式连锁瓦产品为主,而用于古建、园林建设的青瓦生产线较少,江西金泰源陶瓷企业青瓦生产线也是泛高安产区第一条青砖、青瓦生产线,日产能5万片。因此,本文主要讲述的是泛高安产区西式连锁瓦的产能和销售情况。

在高安产区,建筑陶瓷产业的发展几乎与佛山有着相同的脉络,即随着当地最大国有建筑陶瓷企业的解体,企业原有高管纷纷下海创业,随即产区涌现出了一大批民营企业。在西瓦领域,高安大部分瓦企掌舵人均出自于本地老牌国有企业——新红梅企业。

截至目前,泛高安产区目前拥有西瓦生产线40条,日产能581万片,由于泛高安产区大部分企业生产线都是在2006年以后筹建的,因此,生产线的设备相对比较新,单线日产能比较大,尤其是近两年新扩建的西瓦生产线,单线日产能均在30万片左右,如去年佳宇陶瓷企业收购的冠利陶瓷,刚刚建成投产了一条单线日产能30万片的西瓦生产线,而且,佳宇陶瓷也是目前国内西瓦产能最大的专业西瓦生产企业。

据佳宇陶瓷企业营销总经理万秋平对 表示,近几年,江西产区受当地环保政策的影响,当地政府已经不再批建新的陶瓷生产企业落户(新建企业需使用天然气),一定程度控制了整个产区产能的扩张。然而,四川、云南、贵州、河北等一些地区,近两年西瓦产能却在不断增加。由于西瓦产能的投资门槛相对瓷砖产品要低,技术含量不高,贵州、云南等一些省份的西瓦生产线近两年也在增加,而且,单线产能都比较大,作为没有品牌附加值、价格敏感度较高的西瓦产品,这些区域西瓦产品的兴起一定程度也掣肘了泛高安产区西瓦的销售市场半径。

 

产品供不应求

销售半径萎缩

据 了解,这几年,整个泛高安产区的西瓦的销售形势都比较乐观,旺季期间很多厂家几乎没有产品库存,而且,产品价格这几年也相对比较稳定。而且,这几年,由于外墙砖市场份额的不断萎缩,该产区中一些外墙砖厂家也把目光聚集到了西瓦品类中,一些外墙砖厂家把现有的生产线改造成西瓦生产线,因此,相对该产区墙地砖生产线扩建的比例看,西瓦生产线扩建的数量还是比较少的,这两年仅有国烽陶瓷、冠利陶瓷新扩建了西瓦生产线,其他基本都是外墙砖生产线改造的,因此,在产能上,相比全国的其他产区,泛高安产区西瓦产能增长的比例比较小。 一方面是大部分企业在前两年已经完成了现有土地的生产线扩建规划,另一方面,相比瓷砖系列产品的利润率,西瓦的利润率较小,产区大部分厂家还是把投资目光放在瓷砖类产品中。

据江西佳宇陶瓷企业总经理贾宇坦言,当前大部分西瓦企业总体发展相对良性,只要有所投入就一定能有所收获,厂家的利润虽然不断下滑,但还是能够在粗放模式下获得一定的效益。如果国家有相关政策出台,刺激了农村市场的西瓦需求,西瓦企业又将迎来短暂的销售春天。

据了解,佳宇陶瓷在收购冠利陶瓷企业后,整个公司大规格西瓦日产能达到近140万片,小规格西瓦日产能30多万片,还有相关的西瓦配件产品,应该是目前国内西瓦产能最大的企业。西瓦产品的销售更多是“吃政策饭”,从2005年提出的新农村建设,到当前的加快城镇化建设等等,每一次国家针对农村提出的相关政策都能够给西瓦产品的销售带来非常大的市场红利。

尽管江西产区这几年西瓦产品的销售形势比较好,但是,从西瓦产品的销售市场区域进行分析,随着云南、贵州等产区的发展,当地西瓦生产线也在不断扩建,面对产品附加值较低的西瓦系列产品,物流成本严重限制了产品销售半径的扩大。当前,一片普通的西瓦产品出厂价在1.6元,而从高安到贵州的物流费就要0.6/片,到云南甚至达到1/片的物流费,因此,当地产区的产品打通周边的销区会更有优势,而未来,作为泛高安产区的西瓦企业更多还是通过提升产品品质、打造有影响力的西瓦品牌才能立足全国市场。

 

产品同质化严重

缺乏品牌影响力

当前,整个泛高安产区西瓦产品的同质化非常严重,厂家也难以开发有特色的附加值较高的产品,西瓦产品除了在釉面花色上有所改变外,更多是在产品的规格和造型上进行创新和调整。一方面是厂家缺少创新意识;另一方面就是,西瓦作为一款小众化的产品,应用范围比较窄,关注度比较低,而且,对于在终端市场没有品牌影响力、没有品牌附加值的西瓦而言,一款新产品的推广相对于墙地砖新产品而言,更加艰难。

此前 采访贾宇时其对 介绍,其实在西瓦领域想要研发出一款新概念的产品并不难,在整个西瓦领域,佳宇公司是推出新产品较多的企业之一,也尝到了一些甜头,但是新产品对资金的占用压力相对较大,如果从企业的投入与产出比来计算,大众化产品的利润相对还更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西瓦企业的创新热情。

据金泰源陶瓷企业总经理雷东烨表示,金泰源陶瓷企业是产区最早做白坯的西瓦产品的,产品价格相对普通坯体的西瓦要高不少,导致产品推出后库存积压非常严重,因此,尽管目前白坯的西瓦公司还在生产,但相比刚刚投产时比例小了很多,还只能跟随大潮做普通的西瓦产品。

据宝庆陶瓷企业董事长吴宝庆对 表示,泛高安产区的西瓦在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力,产能优势、品质优势都是得到市场认可的,但为什么市场份额会被其他产区的企业抢占?除了物流成本因素外,更主要就是没有形成品牌的影响力,如果西瓦企业能够向瓷砖生产企业学习,在产品品质、产品花色创新以及渠道建设上进行规范发展,泛高安产区也能打造出有市场影响力的西瓦品牌。

因此,对西瓦企业而言,未来的发展摒弃粗放模式,拥抱品牌化建设的大潮,打造自主品牌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西瓦品牌发展任重道远

吴宝庆强调,当前,受生产成本上涨等因素,产区有不少企业放松了对产品品质的要求,认为消费者对产品品质的要求不高,放宽了产品拣选标准,严重伤害了产区西瓦品牌的发展。尽管,当前,大部分人都认为西瓦产品没有技术含量,但是,要想做好一片西瓦还是有难度的,赣虹、宝庆、佳宇、金阳等企业老板都是有着十几年西瓦生产经验的资深人士,对产品品质要求还是非常高的。

万秋平坦言,当前,泛高安产区的西瓦市场就像20年前的瓷砖领域,还处于粗放式的发展阶段,大部分企业都停留在拼产能、拼价格的阶段,经销商和消费者也没有品牌意识,只要价格合适,不问品牌,还处于混战的发展阶段。其实,泛高安产区在原材料方面生产西瓦是非常有优势的,从西瓦的品质而言,泛高安产区的西瓦产品在全国还是比较好的。然而,高安产区的西瓦产品要想打破现有的市场销售范围,立足全国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熊娟萍)


关注陶瓷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