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城县建瓷园区管委会主任张昊
阳城县建瓷园区管委会主任张昊介绍,“十一五”以来,阳城县委、县政府大力扶持陶瓷产业,斥资数亿元兴建筑陶瓷瓷工业园,广泛引进来自广东、福建、浙江、湖北、江西等地客商。目前,全县共建成22家大中型现代化陶瓷企业,形成年产2亿平方米的生产规模,直接安置就业1万余人,拉动就业近2万人,成为阳城县域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
除了建筑陶瓷之外,阳城县还重点发展陶瓷机械制造、熔块生产、模具、纸箱包装等产业,为陶瓷产业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已初步形成主体多元化,管理集约化、产品多样化,发展集群化的新格局。
据介绍,阳城县发展陶瓷产业具备得天独厚的竞争优势,共有能源、资源、交通、区位、政策、环境六大优势:
优势一:能源丰富
山西是我国产煤大省,而阳城则是山西的产煤大县,阳城现有煤矿28座,年产原煤2500万吨,且煤炭热值高、含硫低、灰分小,曾出口英国皇室,作为壁炉采暖专用燃料。
众所周知,煤层气是陶企生产的重要保障,阳城县煤层气储量丰富,目前已探明储量约440亿立方米,可持续保障陶瓷企业生产用气。
优势二:资源充足
阳城县电力充足,建有亚洲最大的坑口火力发电厂——阳城国际电厂,总装机容量2100兆瓦,有8座110千伏变电站,32座35千伏变电站,55条35千伏线路,173条10千伏线路覆盖全县,可为投资企业提供充足的电力保障。
除此之外,阳城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据悉,阳城县张峰水库引水工程一干、二干渠建成后,流量可达2.8立方米/秒。
与此同时,阳城县地下资源丰富,目前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20余种,境内陶土储量大于21亿吨,石英、长石等均在园区周边50公里范围内分布,阳城特有的砂矸更是储量惊人。
优势三:交通便利
阳济公路、阳济出省公路纵穿阳城陶瓷工业园区,晋阳、阳翼高速距离园区仅5公里,铁路集装箱运输集运站距离园区8公里,周边阳济高速、阳垣公路以及园区快速通道正在加紧建设,构建成阳城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优势四:区位优越
阳城扼守着山西的南大门,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距离省会太原市仅300公里,距离河南郑州经济圈仅200公里,距离陕西西安400公里,目前阳城县作为山西省转型发展的排头兵,正在加速融入中原经济圈。
优势五:政策扶持
近年来,为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阳城县提出“一产抓蚕桑,二产抓陶瓷,三产抓旅游”的产业发展思路,陶瓷产业作为阳城县重点发展的第二产业,将享受就业、科技创新等扶持奖励政策。
优势六:环境优良
为全力支持实体经济的全速飞奔,阳城县委、县政府专门设立建筑陶瓷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为入园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另外,阳城人民勤劳致富、吃苦耐劳,可以为陶瓷产业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保障。
十三五期间,阳城县委县政府将按照扩规模、扩领域、搞研发、提档次、抓配套、畅物流、树品牌的思路,大力扶持陶瓷产业的发展,以园区为载体,面向全国招商引资,着力打造现代陶瓷产业,实现产品多元化,产业链条化,生产园区化,将阳城打造成全国知名的陶瓷生产主产区、陶瓷产品销售主市场、群众就业增收的主阵地。
关注陶瓷信息网
12-27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