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烟气超低排放深度治理产业与技术创新论坛”在河南安阳举行。本次论坛是由烟气多污染物控制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烟气污染治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共同主办,由清华大学、河南省安阳市人民政府承办。
据了解,本次论坛设立了冶金行业、建材行业、涉VOCs行业三个分论坛,围绕水泥、玻璃、陶瓷行业烟气多污染物深度减排技术、超低排放工程案例等方面进行了交流。这次论坛的举行,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北方陶瓷企业超低排放的深度治理。
8月5日,2018-2019年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大督查第一阶段将结束。这次督查范围之广、内容之多、力度之大创历史之最,从督查区域来看,主要包括“2+26”城市、汾渭平原11城市及长三角地区;从督查内容来看,包括工业企业环境、燃煤替代、错峰生产等13类问题。这次督查共进行了4个轮次,查处的污染问题数不胜数,新纳入督查范围的陕西省十余家陶瓷企业被点名通报、停产整改。
一轮接一轮环保督查,让产区政府和陶瓷企业身心俱疲。愈加严厉的问责让产区政府承受着巨大的环保压力,也促使各产区政府全力推动陶瓷企业超低排放深度治理。
从7月15日至31日,邯郸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专项督察行动,对陶企业企业的督查主要是企业料场堆场、运输、装卸、储存、转移与输送以及生产工艺过程的无组织排放治理情况,是否启动改造提升,是否落实深度治理。
唐山市丰南区提出对陶瓷行业深度治理,重点做好9家陶瓷企业脱硝治理。根据沙河市环保局对万隆陶瓷有限公司瓷砖生产线废气深度治理项目的审批意见。万隆陶瓷的深度治理包括脱硫、除尘、料仓封闭煤焦油处理等多个方面。除此之外,河南、山西、陕西等地均对陶瓷企业提出了超低排放深度治理的要求。
2017年12月河南省率先出台《河南省2018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对全省陶瓷等行业进行超低排放改造。并明确提出喷雾干燥塔和窑炉工序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要分别不高于10毫克/立方米、35毫克/立方米、100毫克/立方米。随后河北、山西、陕西均提出了超低排放标准,从三省公布的标准来看,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均处于20毫克/立方米、30毫克/立方米、100~150毫克/立方米之间,由此可以看出,河南的标准是最严的。
对此,河南一陶企负责人告诉 ,“只要上了脱硫塔的陶瓷企业,二氧化硫35毫克/立方米的目标基本都可实现,氮氧化物浓度取决于窑炉配方、烧成配方,目前一般在70-150毫克/立方米区间,取决于原料的波动。”
该负责人称,最难达到的指标是烟尘浓度,就目前的检测技术,根本无法区分烟气中的水蒸气和烟尘,浓度不高于10毫克/立方米,就要保证烟气中既没有粉尘、也没有细微的小水珠,这个实际检测中是达不到的。
不仅仅烟气指标很难达到,陶瓷企业超低排放改造投入也是非常大的。该企业负责人说,“超低排放改造每条瓷砖生产线至少需要500万元,”特别是对于生产线比较多的陶瓷企业,一次性几千万的投入。除了设备的投入外,长期的运行维护费用也很庞大,北方企业难以承受。
进入7月份以来,在市场疲软、环保督查、能源升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北方陶瓷企业承受着巨大的运营压力,库存暴涨、资金链紧绷,一些企业为了度过难关,只能停掉部分生产线甚至直接停产。
本来大多陶瓷企业已经举步维艰、岌岌可危,超低排放深度治理更是雪上加霜。“如果非要达到超低排放标准,我们就真的要关停企业了。”上述负责人表示。
(崔学锋)
关注陶瓷信息网
12-27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