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7-82532110

淄博“入园”陶瓷企业面临高成本压力

陶瓷信息网2019-10-19 16:00:00

通过加快创新、开拓渠道、节能减排寻求破局

淄博“入园”陶企面临高成本压力

 

淄博日日顺建筑陶瓷产业园远眺。

淄博日日顺建筑陶瓷产业园点火投产已近2个月,从各生产企业的运营状况来看,多数陶瓷企业生产正常,但生产成本高、销售压力大成为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

近日,陶瓷信息在淄博日日顺建筑陶瓷产业园走访时发现,建成投产的5家企业中,有1家因生产成本高,加之产品销售不理想而于近日停产,其余4家陶瓷企业现生产正常。但受行业大环境影响,4家在产陶瓷企业中,1家计划调整产品结构。


生产成本高

陶企咬牙坚持

截止目前,日日顺建筑陶瓷产业园一期共有12家企业报名入园,其中入园建设企业6家,5家建成投产,1家在建。从产品结构来看,新金亿陶瓷、名宇陶瓷以内墙砖生产为主,万豪陶瓷、耿瓷集团以生产仿古砖为主,宏狮以生产抛釉砖为主。

众所周知,由于淄博陶瓷企业已全部改用天然气生产,高成本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在高成本的竞争环境中,淄博多数陶瓷企业均面临着较大的销售压力。对于园区企业而言,同样面临更大的发展压力。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陶瓷企业负责人直言:“对于园内企业来讲,一是因为生产成本确实高,二是因为近段时间终端市场确实不好,从而导致园内多数企业在赔钱运作。对于我们企业来讲,当前一天亏损10-20万元很正常,但假若停产,企业则可能面临倒闭的风险。”

事实上,上述陶瓷企业负责人的话并不是危言耸听。据了解,园内部分企业有不少借款来自民间融资,而企业为了建设更高端的生产线,致使建设周期长,这也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资金压力。据了解,园区陶企为建设高规格、高标准生产线,一条生产线的投资额约在1.2亿元。

此外,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淄博陶企生产成本还有进一步增加的可能,如天然气供应是否充足以及涨价等不确定因素成为陶企最担心的问题。

“作为生产企业,生产线开起来就不能随便停产。如今,北方供暖季即将开始,天然气成为最不确定的因素。就目前价格来讲,企业都已经在赔钱运作了,再涨的话,企业更接受不了。”上述陶瓷企业负责人如是说。

据了解,自9月22日起,淄博产区园区外天然气价格已涨至3.3元,而园区的用气价格也逼近2.8元,虽然比园区外价格便宜不少,但与周边产区相比,园区内陶瓷企业的燃料成本还要高出50%。

“目前,淄博各企业只能千方百计搞好生产,园区企业都在想办法节能,如引进最好的节能设备,生产流程尽量实现自动化。”上述陶瓷企业负责人说道,可以说,淄博陶瓷企业在节能节流方面已经做到极致了,现在只有等待时机。

在走访中发现,尽管各陶瓷企业面临的压力巨大,但多数陶瓷企业都在积极应对,以此寻求企业能够稳定发展。

宏狮企业销售总经理李盛告诉 ,由于其公司生产线刚刚投产不久,决心先抓好品质,“宁可今年不挣钱,也要把品质做好,把口碑做好,以便得到市场的认可”。

低迷形势下

加大渠道开拓力度

与此前相比,园区各陶企的生产线产能都要大很多,甚至超出100%,而依靠现有渠道很难完全消化,尤其是在当前终端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不少陶企开始寻求多渠道发展,这也包括与贴牌商间的合作。

狮王企业名宇陶瓷总经理韩学表示,与贴牌商合作,是名宇陶瓷的长期发展方向,但公司会控制一定比例的贴牌数量,本着“宁缺毋滥”的招商原则,优先与优秀贴牌商合作,并大力发展自主品牌。短期内,园区陶企的销售存在一定困难,但并不影响企业的信心。

早在7月底,宏狮企业在点火仪式上就打出“欢迎贴牌商回家”的口号,以此保证产品最大限度的销售。李盛告诉 ,目前公司在招商方面已取得成效,很多做的不错的贴牌商纷纷前来合作。由于大家的共同努力,宏狮企业的客户订单已排至10月底。尽管如此,销售压力还是不小。

李盛介绍,各企业当前面临的最大销售问题在于终端市场。市场不好,客户订单的积极性并不高,同时受周边产区低成本冲击,也进一步加大了产品的销售压力。以西南市场为例,与江西、四川产区相比,淄博产区运输时间长,运费高,这是制约淄博产品远销的最大压力。前几年,从淄博发往成都,一车货的运费大约为14000元,而现在至少要17000元,运费提高了3000多元。

新金亿企业董事、总经理杨志刚则认为,在当前形势下,陶企要学会变通,在保证品质的情况下,企业要进一步开拓销售渠道,如加大出口力度。加快研发创新等。

立足长远、加快创新

据 了解,截止目前,园区厂房租金费用尚未正式公布,这是倍受园区企业,乃至淄博陶瓷企业所关注的。走访中,不少园区陶瓷企业表示,当前形势下“先活着,稳定发展”。而事实上,尽管各陶瓷企业当前举步维艰,压力巨大,但多数陶瓷企业对未来都充满信心,甚至有了长远打算。

杨志刚表示,对于其公司来讲,长远发展的思路已经有了,只是需要点时间。现在一切都在完善,毕竟园区陶瓷企业投产才短短的2个月。

据了解,在当前环境下,园区企业咬牙坚持的背后,还是来自政府的大力支持。新金亿企业董事、总经理杨志刚告诉 ,政府对园区企业的支持,前所未有。“我们非常感激,作为淄博陶瓷人,有义务、有责任,在艰难环境下拿出企业应有的态度,努力寻找出路,无论是在控制生产成本方面,还是在产品研发方面,绝不言败。”

杨志刚说,今年淄博陶博会为陶瓷企业增添了很大信心,不少客户表示“淄博陶瓷又回来了”。(张新生)

 

关注陶瓷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