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7-82532110

2017年度语录

陶瓷信息网2019-01-09 18:56:19

行业趋势

佛山欧神诺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鲍杰军:

陶瓷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表现为四个方面:一、产品走向功能化。未来产品的文化属性将更加明显,瓷砖的功能性会朝着三个方向发展:首先是打造一个健康的环境;其次,是打造一个智能化的空间;再次,是关注人本身的健康。

二、装备发展会趋向于柔性化。中国瓷砖产业的装备创新方向将会逐渐趋向柔性化,具体来说将分为三个方面:数字化、智能化和间歇化。

三、企业的运营趋向于互联网化。基于互联网有两个方向,一个是“互联网+陶瓷”,另一个是“陶瓷+互联网”。

四、企业员工的结构会趋向于白领化。柔性生产方式和互联网化的运营方式为陶瓷企业带来新的转变,普通的劳动者将会减少,创意设计、互联网科技人才在不断增加,同时也要求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机制和方式做出相应的改变。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常务副会长  缪斌:

十三五规划后行业呈现良性发展态势,行业发展出现以下新动态:一是压产能、调整产业结构步伐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产业政策正在松动,陶瓷行业很多企业准备上市,结构调整加快进行;二是节能减排倒逼产业转型升级。节能减排、环保治理作为重要抓手的行业洗牌在加速。具体体现在产区的环保治理加严、一批企业退出行业;三是大气污染治理集中度越来越高;培育协会标准,提升产品质量,打造中国品牌;智能化生产正当其时;技术创新步伐加快;此外还有一带一路,国际发展、制造成本持续上升等新态势。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副秘书长、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尹虹:

近年来,社会正在进入品牌消费时代,同时品牌瓷砖企业增长速度引人注目,品牌集中度正在逐步提升,更多的陶企在品牌建设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但是,瓷砖营销工程比例不断增长,互联网家装快速发展,一种定位明确的去品牌化暗流也在瓷砖营销领域悄然兴起,很多陶企成立整装部门应对终端销售。但2017年瓷砖行业以品牌与创新为核心的发展内涵不会改变。

 

环  保

国家环保部政策法规司处长  赖晓东:

陶瓷行业目前正因环保进入大洗牌阶段,这是大势所趋。环保整治不是一阵风暴,也不是突发的。环保整治的目的是偿还历史欠账,避免不欠新帐,这需要把环保法规执行到位,让企业保持长远的发展机会。所谓的“环保风暴”今后会逐渐成为持续性常态化的工作机制。只有走上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企业才能体会到今天的环保投入是大有裨益的。在这一形势下,环保不达标的企业尽早退出,腾出市场,对周边的老百姓、对全国的环境质量改善,甚至对我国实现小康社会都有贡献。

 

广东唯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建平:

没有污染的行业,只有污染的企业。瓷砖行业不必然会产生污染,但瓷砖行业确实存在相当一部分企业造成污染。瓷砖行业要避免污染,在技术上不是问题,不是能不能,而是愿不愿。技术上瓷砖行业不必然存在污染。那就表明了瓷砖行业不会产生污染,产生污染是个别企业的事情。

我们呼吁行业的同仁共同努力,一起摘掉这顶社会给陶瓷行业戴上的污染帽子,令陶瓷行业能够成为百年行业,成就百年企业。

 

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张旗康:

绿色低碳尤其环保达标排放是陶瓷企业生存的基础与根本,唯有重视环保治理工作,达标排放,企业才有可能活下来,活下来才有机会发展。在绿色低碳的基础上,积极拥抱并有序推进智能化装备与制造,这无疑是陶瓷行业当下与未来发展的方向与趋势,与趋势对抗或格格不入,企业一定会输得很惨。

关于绿色低碳、智能化装备与制造,技术引进与资金投入都不是问题,关键在于企业经营者的意识观念,有无危机意识,并将危机意识转变为创新动力,令自己的企业脱胎换骨,夯实经营基础,增强经营体质,从而确保企业经营质量与效益双提升,得以可持续健康发展,最终做强、做大、做久。

 

现代风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会长  叶向阳:

现代仿古砖遵循古为今用和传承与不断创新发展有机有效结合的原则,不断把现代文化、现代理念、现代创意、现代艺术和现代科技等元素,有机有效融入其创意设计、研发生产、营销及配套服务等整个产业链和价值链之中,使之性价比得以大幅度提升,供给结构得以有效优化,受到更多消费者青睐,市场份额不断取得新突破,无疑将成为陶瓷行业的主流产品,未来前景可期。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副秘书长、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尹虹:

现代仿古砖可以火很久,也可以走足够远。现代、简约、时尚一定是装饰界的永远追求,瓷砖界何偿不是;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现代仿古砖已经正在成为瓷砖的主流产品。因其营造的风格简单、简洁、简约,甚至可以带有足够的留白,画面素雅淡,整体感觉安静、轻松、明洁、温馨,受到80’后、90’后购买人群的青睐。

但是,由于现代仿古砖的空间概念,使之与传统仿古砖差异较大,可能一些厂家或经销商不能适应其产品特性,而出现生产经营失败,在所难免。

 

广东金意陶陶瓷集团董事长  何乾:

现代仿古砖一定是未来主流,有非常广阔的市场空间,如何定义它,不是一个企业的事情,而是整个行业的事情,在未来,希望各大企业可以成立一个现代仿古联盟,甚至可以形成一个产业链。我们有能力也有义务协助协会制定行业标准,规范现代仿古砖市场,带领现代仿古砖行业不断向前进步发展。

 

广东欧文莱陶瓷有限公司执行总裁  汪加武:

现代风格瓷砖在国际上已经流行多年,随着我国主流消费群体的消费习惯、消费理念逐步与世界趋同,现代风格瓷砖将会是主流消费者的心头好。而随着国内主流消费群体审美变化,“追求简单”成为越来越多年轻消费群体消费标准之一,素色美学中“摒弃一切繁复的华丽,追求一种独特的素色美”的理念,恰恰迎合了这一消费需求。

 

广东新中源陶瓷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陈勤显:

“重视自我表达”是80、90后年轻人的重要心理特征。因此,现代仿古砖品牌需要能够满足每个消费者的自我表达,必须具备个性化、差异化。

随着国内消费者对现代风格的认可,以及新一代年轻消费群体追求现代、简约、时尚的家居空间,市场驱动力逐渐增强,现代仿古砖或将在2018年迎来发展的爆发期,届时真正考验的是品牌之间的产品、渠道、设计及运营体系。

 

鹰牌2086营销中心总经理  陈方根:

现代仿古砖是为了迎合新生代的生活方式,而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品类。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当消费者看多了高亮产品带来的审美疲劳,现代仿古砖呈现的简约装修风格,恰好营造了一种放松而惬意的环境。

随着消费群体倾向年轻化,现代简约的个性化产品在未来的3年左右趋势会渐显,而现阶段还属于发展初期,需要通过展示、设计、应用引导消费。

相对过去的奢华风,新生代消费群体更喜欢去繁为简的现代风格。现代风格特别注重材质、色彩、灯光这三个方面的呈现,迎合当下快节奏的社会环境、生活压力过大状态下的人群需求。未来,所以现代风格必定会随着消费趋势的发展延伸演变。

 

整  装

中国整体家居产业联盟会长、中国智能家居产业研究院院长  徐秀华:

随着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整装、精装、全装修、智装、互联网家装、拎包入住、内装工业化、装配式建筑、装配式住宅进入了全新的以信息化、科技化、整体化、一站式为导向的共享共赢时代,整装产业供给侧改革已经呈现出来,定制家居企业在整装产业中的角色迅速升级,成为了2017年的主力力量。

另外,智能家居在整装产业的角色不断升级。随着智能家居产业场景化的不断推进,以及与传统家居行业的融合,智能家居已然成为了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副秘书长、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尹虹:

年轻一代要摆脱劳命伤财的传统家装,互联网家装高速发展,差不多经过3年的发展,目前这一块比例已经突破10%。也因此我们看到,整装部在陶企内部悄然诞生,他们专司工程、互联网家装或设计公司等,有些陶企在2017年整装部销售已经超过了公司销售30%的份额。

 

互联网

广东陶瓷协会会长  陈环:

面对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变局,广东建材产业在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下,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广东作为肩负陶瓷行业龙头地位的产区,更要依托流动迅猛、强大的市场网络。在互联网快速迭代的风潮之下,集成分享经济的电商新模式,紧握整合供应链机会的时代窗口。

 

广东新中源陶瓷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陈勤显:

“互联网+”只是借助互联网工具来让产品腾飞起来,实际上其是消费者的一种购买方式,但对中国建材家居行业而言,还是夸大了它的作用。因为如果产品没有设计感,不能让消费者用得很愉悦或使用方便,不是消费者喜欢的装修风格的话,无论是互联网还是家装小区(渠道)都是不行的。尤其是现在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大家都在追求个性和多元,所以为了迎接新的事物,我们需要去探索“互联网+”,但更重要的是练好内功。

 

中陶城集团电商总经理  肖剑:

从事互联网平台也需要考虑3个核心问题:第一,是否有优势产业的资源地位。一方面体现在经济领域的区域地位及地理优势;一方面体现在产业链中的核心位置;第二,是是否用企业的用户资源。第三,是否拥有互联网思维和能力。具备产业资源、客户资源,并不意味着成为互联网思维。落地到行业,产业是实质,互联网是翅膀,最后回归本质落地服务。

  

企业经营

简一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志林:

任何转型都不是敲锣打鼓、高歌猛进就能实现的,而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消费升级下,消费者对品牌的要求越来越高,个性化越来越强,企业只有从顾客端思考问题,才能贴近顾客需求,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资本、技术甚至人才,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思维模式。

 

广东唯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建平:

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主要是指实现拥有“自有品牌和自主研发能力”,从而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市场应变能力。目前,自有品牌的创建是核心,而创新,是自有品牌打造、价值形成的基础。其中,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被证明是企业创新成功的有效路径。

 

杭州诺贝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骆水根:

这个时代,对于勇于创新者来说,无疑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在深化改革、创新升级的国家战略推动下,坚守“创新精神”和“匠心精神”的实体企业正迎来新的春天。“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这“三个转变”的重要论述,把中国创造、中国质量、中国品牌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力的指导实体经济企业抓住机会加快转型,开拓创新、打造民族品牌自信。

 

金意陶集团董事长  何乾:

新的发展形势、新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绿色建材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新一轮的绿色消费正在热火朝天地铺展开来。站在新的起点上,行业人士既满怀期望,又深知肩上的责任更加沉重。未来全行业应该更加紧密地携起手来,加强创新,互通有无,跨越藩篱,不断完善和深化绿色产业链。

 

原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中央政治局授课专家  张燕生:

民营企业的转型要依靠“双引擎”,一个是市场和企业的“双创”另一个是政府的“双共”即用政府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和市场公共合作,一起实现转型升级。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支点,牢牢把握一带一路所蕴含的巨大商机,就一定能够适应新常态,迈向中高端,成为全球综合运作能力最强的企业。

(冯若茜)

关注陶瓷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