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对话嘉宾】
合富辉煌集团首席市场分析师 黎文江
广东蒙娜丽莎新型材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 张旗康
湖南省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助理 姜宗福
【尹虹】今天我们把对话的主题分为两个部分,上半部分是“认清形势,化危为机”,机会在哪里;下半部分是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问一下鲍杰军,刚王小广教授分析了当前形势和房地产市场的变化,缪秘书长在报告中总结出陶瓷砖产能又有了大幅度增长,回顾2011年,你对陶瓷市场形势的感觉是怎样的?
【鲍杰军】我觉得建筑陶瓷行业现状和王教授的判断基本吻合。尽管2011年陶瓷厂的产能在增加,但实际产量增加并不多,特别是6、7月份以后,整体的产能在收缩。整个房地产市场因为调控的原因需求受阻,增长变缓。特别是需求结构正发生着深刻变化,说特别是保障房的加速建设,使整个需求层次在发生变化。所以这一系列的调整使建筑陶瓷企业也感受非常明显。整体来说今年下半年的日子并不是特别好过。
【尹虹】我注意到你说的“增速变缓”,我想问一下具体情况,在2011年欧神诺的产值是否增长?
【鲍杰军】欧神诺在2011年销量增长并不大,但是销值有一定的增长。
【尹虹】还是增长,同样的问题问一下蒙娜丽莎的张总,您站在蒙娜丽莎的角度,形势如何?
【张旗康】每年进入下半年都是装修的旺季,2011年10月以前蒙娜丽莎给人感觉很火爆,但是11月之后销售有了明显的下滑。今年同比2010年的11月有明显的下滑。
【尹虹】蒙娜丽莎今年的产值和销值与2011年相比有何变化?
【张旗康】产值有上升,但是销量是下降。
【尹虹】就是瓷砖销量没有达到预期数量?
【张旗康】没错,刚才王教授提到的“三上八下”,我比较认同。为什么2011年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大家可能记忆犹新,佛山的提升使得佛山走向全国投资的企业比较多。刚才王教授谈到过去这两年的投资,实际上是把我们未来,包括2012年的增长透支掉了,所以我们预计2012年整体的形势将不容乐观。
【尹虹】请问黎老师,从整体上看房地产的销售有何变化?
【黎文江】2011年主要是限购、限价和限贷,就是让需求减少了,因为前几年政府的宏观调控是从增加供应入手,结果土地供应过多,但是开发商没有增加住房的供应,现在通过限购和限贷减少了需求,把成交量减少之后,房价回调非常明显。
但我觉得,成交量的减少只是投机和投资的需求减少了,真正刚性需求并没有减少。2011年广州减少了20万套的房产需求,其实质是投资行为的减少,所以我觉得萎缩是正常的,因为限购把投资、投机的需求减少了。而同时由于限购把刚性需求也挡住了,银行停止或限制贷款,想买房的刚需也无法保证,所以价格下降是因为需求受到了控制,而不是没有了需求。
【尹虹】你刚才说的都是2011年广州的情况,合富地产是一家大规模的香港上市公司,在国内其他地方,比如二三线城市是不是也是类似情况?
【黎文江】比如万科、恒大、中海、保利今年的收入比去年还好,主要因为在二三四线城市的销售额有大幅度提高。碧桂园、万科等公司都在二三线城市购地,销售在该部分占了很大的比例,另外一部分是商业地产,这个也占了一定的比例,所以收入很是稳定。
同时虽然成交量减少了,但是成交中的单位面积增加了,以往是550万平方米的年成交量,2011年是560万平方米左右,成交量相差无几,但是今年的单价比2008年上升了4000元/平米,所以在成交量下降的情况下,我们的销售额并没有减少很多,原因就是在于价格上升。
【尹虹】就是说房地产的趋势和实际的收入并不一致,媒体总是说房地产到了拐点,被打压了,其实二三四线城市并没有下降?
【黎文江】其实说是下降了,南沙房价2011年初是8000元/平米,10月份以后就已经到了10000元/平米,因为很多利好消息到南沙,所以价格上涨了;花都原来是6000元/平米,现在到了8000元/平米,区域是上升了,但是广州的均价是在1.3万元/平方米,而他们就算上涨了20%也不到1万元/平方米,所以整体来说是由于他们的成交量大,把整体的房价拉低了,实际上成交量是上升的。
【尹虹】问问鲍总和张总的看法。从你们自己的角度2011年都是增长的,但是没有达到预期。
【鲍杰军】从整体来看,从我们的统计数据来看整个销量在增加。
【尹虹】不是销量,是产量。
【鲍杰军】欧神诺今年的库存是不多,为什么呢?因为大家能够明白现在的形势不好,所以要保证自己的现金流,那就要减少库存,所以对建筑陶瓷行业和企业来说,大家都比较理智,在形势不好的时候,以前都是在淡季和旺季发生变化,企业是通过增加库存来度过旺季,今年大家对形势判断不够,所以就采取优先停窑的方式来应对。
【尹虹】我很纠结,说困境,其实对每个人的意义都不一样,实际上说今年销售不好,难道是指没有像2006、2007年一样销售火爆?
【鲍杰军】一般而言,6、7月份是瓷砖销售的传统淡季,这个时候企业不会停窑,而是增加库存,到了旺季的时候就有产品销售了。2011年6~7月的时候大家判断形势不好,那就先停窑,所以你担心库存2011年底好象很大,其实并非如此,因为一开始大家就是以停窑的方式来减少库存。
【尹虹】今年并不是一个非常艰难的一年。
【鲍杰军】房地产的销量是在增加的,增长幅度超过16%。
【张旗康】我感觉今年市场环境由原来的“感性金融”逐步过渡到了“理性金融”。2011年有几个大的宏观调控政策大家是关注的,如金融政策,在2011年短短的7、8个月时间内,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连续调升六次,也就是说在市场上货币的流量收紧,这是一个信号。
【尹虹】那基数就少了。因为前一段时间媒体都在讲冬天要来了,现在行业的人更加具有危机感了,所以作为认清形势的第一部分。今天姜宗福说,本来你是一个文化人,本来是想问您怎么样可持续发展,但是认清形势我也想向您提一个问题,您曾经在湖南临湘县做过副县长,您如何看待2011年房地产和陶瓷瓷砖行业状况的?
【姜宗福】我在临湘市当副市长的时候对陶瓷的认识很简单——想说爱你不容易,想说恨你也不容易。爱你不容易,因为陶瓷行业有污染,对民生有影响,恨你不容易,是因为陶瓷行业可以很快地增加GDP,可以迅速地出现政绩,这对每个行政官员来说都是爱很交织。
目前中国的房地产业和陶瓷行业走到了今天的局面,它的原因是深层次的,我想怎么样预测2012年的形势?一句话——不要过度的悲观,但是也不要太乐观。
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现在社会发展成了工商业占主导的社会,国家的政策很大层面是主导在经济学家手上,但是目前的经济学家也利益化和工商化,国家某个层面上肯定会为房地产业说话,目前看到有松动的迹象。
其次,“十八大”召开在即,政府需要寻找增长点,这个增长点还将放在房地产业上,所谓的刺激民生和刺激消费等都很虚。
据我的估计3~5年内房地产肯定会来第二个高潮。但是第二个高潮到来之前不会像第一次和第二次那样的泡沫出现,因为,受中国“家”文化影响,中国房地产业的市场需求永远是巨大的,我们所要做的,不可能所有的需求量一次性地透支,近两年的房地产市场之所以不健康,就是因为地产商把几年、几十年的需求量,恨不得在1、2年全部透支了。
【尹虹】接下来我们讨论的话题是“化危为机”。我先问黎先生几个问题。第一是2011年中央就说了要保证1千万套经济适用房,未来三年是4600万套的经济适用房,您觉得未来3年有没有可能有4600万套,今年1千万套是20亿平米瓷砖的用量,占一年的产量的三分之一,但是我做陶瓷我没有特别明显的感觉,陶瓷有那么多的增长,您对这1千万的保障房的建设和进度给一个评价。
【黎文江】一千万套保障房的开工据说已经完成了,当然这里收购、拆迁、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那些也算开工。2012年规定要有500万套完工,这个是住建部部长最近说的,2012年1千万套里面有500万套完工,然后再有700万套开工。
【尹虹】2011年开工的1000万套,2012年有500万套要完成?
【黎文江】对。这里面也包括可以收购一些二手房、一手房作为保障房使用。就广州的情况来说,已经在2008年登记的77777套已经完成了任务,这7万多套已经有安置了,今年开工9万套,在最近的 2、3年内已经储备了19万套的土地。
这个对商品房来说没有好处,但是对陶瓷业是有好处的。
【尹虹】这么大量的经济适用房对于商品房有没有冲击?
【黎文江】没有冲击,因为这些人老是说要降房价、买不起商品房,反正都买不起了,所以不会对商品房有影响,而且反而有好处,可以把民生问题消除,能够解决民生问题,就可以放开商品房,可以放开限购,可以放开房价。
【尹虹】还有第二个问题,您感觉2012年的商品房会是什么样的局面,刚才王教授说了,房地产形势将在2013年跌入谷底,您认为2012年房地产是继续往下走,成交面积和建筑面积会低于2011年吗?
【黎文江】成交量会上来,可以用房产税代替限购令,比如说佛山出现的松动,但不够一天又回收了,这完全是正道,没有关系的,所以这部分就放开来走。增收有钱人的税,这个是天经地义的二次分配,谁都不敢反对。
【尹虹】从宏观上分析一下2012年,张总您的看法呢?
【张旗康】刚刚王教授对2012年国务院经济定调会做了个总结,就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的货币政策。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的货币政策,意味着国家的钱还是会给,但是会给少一点。所以流入房地产的资金会减少,但是反过来与房地产息息相关的家居产业,尤其是建筑陶瓷行业,提出两种思考,一方面我们仍然觉得2012年机会很多,包括经济适用房、廉租房还有现在看到的限价、限购、限贷,主要是针对省会城市和一少部分的地极城市,但是大多数的地级城市是不受限贷和限购的影响,行业需要品牌下沉;另外一方面资金流入减少,必然导致房地产行业不想降价,采取精装修,这就需要大量各种各样的建筑材料。
【尹虹】也就是说行业企业需要朝着做强的方向发展,张总说2011年有危机感,我们要先做好现金流,先生存再发展。我想问企业调整、市场变化的时候,企业靠什么内功去制胜和做强?
【张旗康】谈到企业练内功,我们往往是今年看明年。计划往往没有变化快,但不管怎么计划怎么变化,作为企业,在战略层面一定要考虑到发展的方向。
战略层面最重要的三大部分:第一是企业文化建设,第二是企业3~5年的规划,第三是年度计划。这三大部分我认为是所有经营者要思考的,都是围绕企业的重要战略核心。
【尹虹】刚刚一个谈到企业文化,一个谈到产品文化,我想问姜先生您认为文化是怎么介入陶瓷行业,怎么包装品牌,也就是在新的形势下做一个什么样的发展?有什么建议?
【姜宗福】中国人谈什么问题都喜欢谈文化,但是真正对于文化概念的精髓究竟懂多少,很多人很茫然。作为陶瓷行业,如何破解这个困局,首先要对文化进行反思。我送给大家几点建议:
第一、高举生活的旗帜。陶瓷与生活息息相关,过去陶瓷企业家关注利益多,关注生活少,什么是生活:生下来活下去,企业生产的产品是怎样让消费者更好地活下去,取决于几个概念。第一是安全,第二是绿色,第三是富贵,你的产品要让消费者觉得很富有,同时显得特别的珍贵。中国30年的改革让中国人富起来了,但是没有让中国人贵起来了,缺少的是珍贵,所以说起陶瓷行业要引出一个文化,只有文化才可以让他们珍贵,生活是多样化的,所以陶瓷瓷砖产品也要多样化,不能太单一。
第二、跳出儒家文化思考陶瓷业的发展。中国的文化中“家天下”氛围很浓重,我们天天抨击西方搞贸易保护,实际上中国的贸易保护是最厉害的,过去陶瓷产业向地方转移,国家和地方政府给了很优惠的政策,代价和成本很低,有价格的优势,国际市场上拼价格,最后导致了反倾销。
第三、就是创新。首先,我们能不能把日常使用的瓷砖的装修工艺简化到像拼布一样方便。如果我们发展到盖上去不能掉,揭开又可以换开,瓷砖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将非常迅速,需求量将猛增;其次,是收藏的概念,如果家里的瓷砖有一块可以增值,如果可以做到这样颠覆式的创新,我觉得中国的陶瓷才可以发展出文化的魅力。
【尹虹】黎先生,从房地产的角度,您认为瓷砖行业是什么样的?
【黎文江】瓷砖行业与房地产唇齿相依,共同进退,房地产大概有六个应对的措施,容许我简单的说一下。给大家参考一下。
第一、控制成本,因为前几年企业确实过得太舒服了,现在稍微紧一紧,在这方面碧桂园和恒大控制成本比较好,薄利多销,价格不高但是利润不少,这样也有利于房价回归合理,还能提高竞争力。
第二、调整产品。限购政策下刚需才可以买房,但是面积比较少,总价比较低,所以陶瓷行业可以增加一些这样的产品。
第三、2012年房地产会减少开工,2012年广州大概会有6、7万套新增的住房和商品房,但是这其中包含2011年的30%的开工数量。
第四、调整布局。陶瓷行业现在要往二三线城市发展,当前限购城市数量不过是46个,但中国有668个城市,所以陶瓷产品的市场有600多个城市可以发展。
第五、多元化发展。恒大现在发展足球,明年还要发展文化和电影动漫等事业,现在中超16支球队里面有15支俱乐部的大股东是地产商,其实除了这个还可以发展其他的行业,比如说星河湾卖茅台酒,这就是多元化发展,陶瓷行业也可以考虑多元化发展,不要只想到地产,还要想一下怎样跟文化产业结合。
第六、参与保障房建设。刚才尹博士说未来还有3600万套保障房需要建设,这是很大的数量,商品房会减少,保障房会增加,二手房也分二次装修,三次装修,四次装修,这样的情况比房地产更加多的思路。
关注陶瓷信息网
12-27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