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生态三水正在经受考验,空气质量有恶化的趋势。今年,三水掀起了“环保暴风”,要求企业在提升治理设施同时,严厉打击偷排废气等行为。废气治理包含锅炉、导热油炉、窑炉、喷雾塔、VOC等各方面,陶瓷、玻璃、铝型材等行业将是整治重点。
区环保部门要求,废气收集管道必须密封,确保废气收集完全;必须保证废气治理设施正常运行,规范处理废气;及时清理喷淋水池的沉渣;铝型材、金属等企业熔铸炉正常开动时,即使没有投料,也必须保持配套的废气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确保熔铸炉尾气得到有效处理后才排放等。
环保部门还提出了具体治理要求,如陶瓷、玻璃企业年底前必须完成视频监控系统;铝型材企业要落实酸碱雾废气排放环节的污染治理;禁止新、改、扩建20蒸吨以下锅炉使用非清洁能源,水煤浆、生物质燃料均在禁止之列。
“企业要加大环保投入。”区环境运输和城市管理局常务副局长关敏芝说,部分企业为了节省成本,闲置废气治理设施,有的企业锅炉擅自改变燃料,审批烧生物质的改成了燃煤,承诺使用天然气的未使用,企业与环保部门在打游击战,“一旦查实,严格处罚”。关敏芝表示,环保执法行动不会停止,只会规模更大、力度更强,环保“暴风行动”还将持续。
“不要带毒的GDP,不要有毒的发展。”三水区委常委霍平说,环保的主体是企业,企业要肩负社会责任,一定要自律,将支持重视环保的企业做大做强。而对不重视环保的企业将重点监管,明察暗访认真地执法。“企业要么符合环保要求,要么关闭。”霍平说,执法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只是让大家守法。三水人民的身体健康远比企业利益重要,他表示,在三水没有一家企业不可以查,对于环保违法行为坚决处罚。
三水从多方面着手,从审批开始,严控高污染项目;促使企业改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减少煤炭使用;加快淘汰黄标车等提升空气质量,让三水天更蓝,让广大市民呼吸新鲜空气。
不受理陶瓷、水泥、造纸项目
三水区严格行业限批,原则上不再受理陶瓷、水泥、造纸等能耗大、污染重的行业审批;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项目的投资建设,对不符合政策、不适宜建设、不该审批的项目坚决否决,并建立退场机制,原有企业凡不符合要求的应在规定期限内改造提升,达不到要求的坚决予以退场。2012年至今年第一季度,三水区在项目咨询阶段和环评报批阶段,共否决10多个项目,涉及资金约30多亿元。
同时,三水积极引导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三低一高”)现代产业发展,逐步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有效实行集中供热、供汽和污染物集中处理。
铝型材、陶瓷企业改用天然气
铝型材、陶瓷企业是三水煤耗大户、大气排污大户。这两大行业每年煤耗约占全区非电煤耗量的75%,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占全区的45%和67%。区环保部门有关负责人说,计划用2至3年的时间对26家铝型材企业和19家陶瓷企业推行改燃,2014年将分别完成50%和30%的任务量。目前,铝型材行业改燃文件已出台,进一步开展陶瓷企业调研,并通过现场会、座谈会明确改燃要求。同时,三水还将实施结构减排、火力发电厂减排、脱硝工程等项目,推进总量减排;采取强化集中供热供汽、“以大压小”的模式狠抓锅炉综合治理等。
淘汰黄标车,控制机动车污染
汽车尾气也是空气污染的来源之一,黄标车、黑烟车影响尤其大。目前,三水限黄区扩大至森林公园,全天24小时禁止黄标车进入限黄区。同时积极淘汰黄标车,2012年至今年第一季度,全区共淘汰黄标车5143辆,黄标车总量在2011年年底统计总数(12544辆)的基础上减少41%;补助黄标车981辆,共发放补助资金约1195万元。
黑烟车整治方面,通过公安、环保部门联合路检,设置黑烟车有奖举报、机动车排气遥感监测车检测等措施,加大黑烟车检测和整治力度。而工地扬尘,已纳入各镇(街道)城市管理考评,以奖惩结合的方式,促使镇街加大城市扬尘防控力度。
陶瓷行业:年底所有排放口安装在线监控
为确保陶瓷企业稳定达到新的行业标准,将对该行业实行深化治理:要求在
(来源:《佛山日报》)
关注陶瓷信息网
12-27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