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信息 | 近日临沂陶瓷企业将停产3个月的消息在行业内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其实,近年来,随着环保督查的愈加严厉,各地都把“错峰停产”作为给环境解压的重中之重,陶瓷企业也多次被停产。
近日,河北省唐山市印发关于7月下旬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加严管控措施的通知,明确提出为有效应对7月下旬不利扩散天气,在严格执行《7月份全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管控方案》基础上,7月21日0时至7月31日24时执行加严管控施。在此期间钢铁企业要停产20%,建材陶瓷等其他行业26日、27日、28日要全部停产。
图片来源于网络
7月19日,邯郸市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对主城区及周边执行强化应急管控措施的紧急通知》,提出在7月19日20:00至26日20:00期间,建筑陶瓷等其他涉煤企业停产,物料运输只出不进,根据生产工艺不再投放物料。
据知情人透露,除了唐山和邯郸,6月份至今邢台市沙河曾多次要求包括建筑在内的涉煤企业停产。
7月15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山西省打赢蓝天保卫战2019年行动计划的通知》,采取积极措施应对重污染天气,秋冬季重点行业工业企业差异化错峰生产敲定实施细节。
10月1日起,未按要求完成年度治理改造任务的企业(包括无组织排放治理),予以停产治理。钢铁、建材、焦化、铸造、有色、化工等高排放行业,达到相应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且完成无组织排放治理要求的企业,采暖期实施差别化错峰生产。
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限制类的生产设施,限产40%。其中,位于设区市建成区及周边10公里范围内的,限产50%,不影响生产安全的情况下可采取停产错峰。属于产业政策鼓励类的企业,限产20%。其中,位于设区市建成区及周边10公里范围内的企业,限产30%。
河南、陕西等多产区政府也曾多次要求陶瓷企业停产限产。
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陶瓷信息》了解,之所以各地纷纷出台政策强化管控,空气不达标是主要原因。6月14日,由于未完成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任务,空气质量明显恶化,河北省保定市、廊坊市、河南省洛阳市、安阳市、濮阳市,山西省晋中市被生态环境部集中约谈。
6月17日,由于阳光陶瓷、华丽陶瓷2家企业在停限产期间违规生产,唐山市纪委给予开平区相关领导府警告处分;被列为关停企业的唐山金方圆骨质瓷制造有限公司未按计划关停,唐山市纪委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相关领导政务警告处分。正是越来越严厉的环保惩治措施,让当地政府不得不加大环保治理力度。
据《陶瓷信息》粗略统计,目前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地停产的陶瓷生产线已经超过30%。不过除了限产停产外,也包括由于库存较大主动停产的陶瓷企业。
(原创 崔学锋)
关注陶瓷信息网
12-27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