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信息 | 法库产区经过17年发展,规模以上生产企业已达40余家,相关配套企业200余家,每年产生的陶瓷碎片、陶瓷白泥浆、陶瓷碎片角磨废粉等大量陶瓷废料。因为陶瓷废料无法降解,企业只能进行掩埋处理,不算排放费用,光是人工和运费的成本就已令企业难以承受。如何处理这些陶瓷废料?法库产区把目光瞄向了发展循环化经济,引进绿色环保企业,尝试以全新的办法处理陶瓷废料。
(资料图)
变废为宝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这些环保砖是利用陶瓷废料制成,年利用总量可达30万吨。经质检部门鉴定,完全符合国家标准。”在沈阳晟和景观陶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忙碌地生产各种“环保砖”。
公司总经理唐艳生向《陶瓷信息》 介绍,企业目前生产的环保砖主要原料是陶瓷碎片,再配以炉灰渣、水泥、白粉或白泥浆制成,因其原料中含有陶瓷,大大提高了砖的强度和品质。唐艳生告诉 ,目前公司两条生产线的产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要,公司正抓紧第三条线的开工建设。
而依托辽宁法库经济开发区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强大研发能力,沈阳利盟高科发泡陶瓷项目也已经投产运营,产品中工业固废原料比例超过80%。
据 了解,2018年,法库产区年循环利用各类陶瓷废料达120万吨,预计到2019年末,这一数字有望达到150万吨。在陶瓷废料回收再利用方面,法库产区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资料图)
铁腕治污 5亿元投入打造碧水蓝天
法库县委、县政府以及产业园区历来高度重视陶瓷生产带来的污染问题,尤其是2015年以来史上最严环保法出台后,更是拿出了断臂求生的勇气和决心治理陶瓷污染,先后关停了17家小散乱污企业,取缔园区93台10吨以下燃煤小锅炉,政府以及生产企业用于陶瓷产业环保改造的资金投入已达5亿元。
为切实推进陶瓷产业环保改造工作,法库县政府还制定了《法库县推进陶瓷企业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对43家生产企业下达了整改通知书,明确整治目标、内容、标准。截止目前,43家陶瓷企业已全部完成环保设施升级改造。
2018年,法库陶瓷产业园区启动了建区以来最大规模的环保改造项目——煤改气工程。截至目前,园区4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以及200余家配套企业在生产环节实现了清洁能源的全覆盖。经测算,煤改气工程实施至今,年均减少原煤使用150万吨,减少颗粒物产生量150吨、二氧化硫产生量7400吨,酚水煤焦油等高危污染物实现了零排放。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法库陶瓷园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煤改气”工程的实施,一方面是当前环保工作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是法库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通过这种方式,倒逼园区企业转型升级,走高端化、品牌化、绿色化发展之路。
据 了解,“煤改气”工程实施一年多来,法库陶瓷的产品结构正悄然发生变化。20余条低端生产线关停,16条生产线完成技术升级,原有法库“地砖之王”之称的低档抛光砖产品正逐渐退出生产序列。
(刘学)
关注陶瓷信息网
12-27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