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信息 | 近日,《陶瓷信息》 在山东多家制釉公司走访时获悉,由于多地陶企今年节后开工晚,生产线复产率低等原因,多数陶企对熔块等原材料的需求量也随之下滑。
与去年同期相比,当前熔块销量大约下滑30%。不仅如此,由于竞争乏力,不少到外地新建加工厂的厂家生意更难做,意欲退守山东。
据悉,一方面,由于目前陶企对熔块需求不高,这令各制釉公司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另一方面,由于熔化费处于近年低位,导致很多生产厂家基本没有利润。
尤其是近两年在外地新建的熔块加工企业更是成本优势不再,表示将关停部分外建的熔化炉或全部关停,退守山东。
需求不旺 熔化炉开工率下滑三成
“这两天才刚刚感觉走货”,不少制釉公司有着同样的感觉。春节过后,除山东淄博、临沂两地陶企复产较早外,多数产区复产普遍晚于往年。而从节后瓷砖销售情况来看,当前瓷砖销售形势并不乐观。
“牵一发而动全身”,作为建筑陶瓷产业的核心环节,瓷砖销售不畅也给色釉料行业销售带来巨大影响。
“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节后熔块的销量同比预计下滑30%。”淄博一不愿透露姓名的制釉公司总经理告诉《陶瓷信息》 。
据 了解,当前,山东地区约有90只熔块熔化炉开工。而去年同期,山东地区约有130只熔化炉在产。尽管当前开工数量不多,但熔化炉的生产并不紧张。
“去年都说难,今年才知道更难。当前,多数制釉公司日子都不好过。一方面,产品卖不动,而另一方面,由于竞争激烈,多数熔块厂家已经没有利润,这让不少熔块厂家寒心。”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制釉公司总经理如是说道。
尽管几无利润,但价格战却无处不在。上述总经理告诉 ,“去年熔块价格还是‘骨头价’,而今年是‘骨髓价’。
现在只要有人每吨比你便宜10块钱,客户就会更换供应商。而前些日子,熔块都是以每吨50元档次起价,现在价格已经以10元为档次,熔块真的没有利润了。”其实更让人担心的是,在拼价竞争的背后,是产品质量的不稳定。
成本优势缺失 退守山东
由于卖不动,不少人担心熔块价格会持续走低。走访中,也有不少制釉公司负责人表示,其公司的熔块价格已经接近成本价,早已没有利润空间。假若市场价格再降的话,公司愿意选择停产应对。
而对于近两年在外地新建或承包熔化炉的厂家来讲,由于近期熔块熔化费的下降,节后已有不少厂家早已关停。“除少数炉子在产外,多数新建的都已经停产。初步估计,目前在外建炉的厂家至少有80%不干了。而去年,外地熔化炉还差不多都开着。”上述制釉公司总经理告诉《陶瓷信息》 。
淄博一在外建厂的制釉公司负责人表示,其公司将根据客户区域,将部分客户订单撤回山东加工,同时关停外地部分熔化炉,只保留其公司竞争优势大的地区。
熔块熔化炉。
竞争激烈 多方应对
据了解,2017年,受熔块熔化费狂涨以及山东地区环保治理影响,淄博部分制釉公司先后在外地建设了数十只熔化炉。但由于形势瞬息万变,外地的竞争优势在2018年急转直下。
由于熔化费不断降低,不仅外地的熔块加工厂,即使是山东,也有很多厂家表示干着没劲。“挣钱就开,不挣钱不开。去年熔化费下降之后,大家都没有利润支撑,还不如炒货省心。”淄博产区多位业内人士不约而同地告诉《陶瓷信息》 。
据 了解,2014年,山东地区熔块炉最高峰达440台,且全部在产,按照一台炉子每天60吨的产量计算,山东地区每月(按30天计)有近80万吨的熔块产能。而目前,山东地区约有220台炉子,2018年在产熔化炉数量约为140-160台,全年开工的更是寥寥无几。
如今,对于各供应商而言,由于竞争激烈,应收货款的风险也随之增高。因此,在为数不少的制釉公司负责人看来,为防控经营风险,公司应稳扎稳打,从多方面提升对现状的应对能力。
首先,要多做优质客户,降低风险;其次,为高端客户多开发高性价比产品,避开低价竞争,第三,积极探寻新的合作模式。一方面既要降低企业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资源整合,抱团发展,提高抗风险能力。
关注陶瓷信息网
12-27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