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当地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印度莫尔比(Morbi)产区有425家数码墙砖生产厂家,84家瓷质砖、釉面砖、地砖生产厂家,5家石英石生产厂家,217家玻化砖生产厂家,8家大理石大板生产厂家,32家户外厚砖生产厂家,14家台阶砖生产厂家,37家花砖生产厂家。
仅莫尔比产区就大概有800余家陶瓷厂,约占印度陶瓷总产能90%的比例。除此以外,在印度新德里、孟买与南部等地还有约50家陶瓷厂,其中包括Kajaria、Asian、Johnson、Somany、RAK等。
走访发现,绝大多数印度陶瓷厂都只有一条生产线,日产量大概是数千平方米。在诸多陶瓷厂当中,上规模、有影响力的陶瓷企业仅有20家。
尽管印度陶瓷产业的发展势头很好,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也很迅猛,但是经过2016~2017年的快速、盲目扩张,印度陶瓷产业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加之全球经济低迷,2018年下半年起印度陶瓷产业发展十分疲软。
出口连年高速增长,大板产能持续扩张
近几年,陶瓷大板是意大利博洛尼亚展与西班牙瓦伦西亚展上最吸引眼球的产品。进入2017年后,陶瓷大板风潮亦刮至印度。
“2017年印度陶瓷产业发展较为突出的特点是,陶瓷企业规划待建筑陶瓷瓷大板的热情高涨。据不完全统计,以购销合同生效为统计口径,2017年印度有十余条陶瓷大板生产线规划待建。”佛山市德力泰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俊良如是说道。
目前,印度已有约12条陶瓷大板线建成投产,其中包括Qutone、Emcer、Lioli、Slim Tile、Nexion与Nextile等陶瓷厂上线了陶瓷大板生产线。
Qutone Ceramic PVT. LTD.董事Jagdish Patel介绍道,Qutone在2016年就已经建成陶瓷大板生产线。目前,Qutone两条陶瓷大板生产线的日产量分别为8000平方米、12000平方米。
Jagdish Patel还告诉 ,其公司两条大板生产线每年约生产十个月左右。
另据 采访了解,因为产能过剩,竞争非常激烈,其他的企业陶瓷大板线的平均生产周期约为六个月。
尽管陶瓷大板竞争激烈,但还有企业规划来年上新的大板生产线。其中,Slim Tile Pvt. Ltd.董事长Smit Fefar就告诉《陶瓷信息》 ,2020年Slim Tile还将上马一条大板生产线。而Simpolo也表达了同样的想法。
印度陶瓷大板的销售价格并不高。以1200×3600mm规格的陶瓷大板为例,其售价范围约是22~27美元/平方米。相对来说,Qutone的价格高一些,“我们1200×3000mm陶瓷大板的价格约为30美元/平方米。”2018年,Qutone大板内销占比70%,出口占30%。
因为印度陶瓷大板产能过剩,当地难以消化,因而很多陶瓷厂将目光瞄准海外市场。其中,中国就是重点市场之一。2019年初,印度TORO TILES开始布局中国市场,在佛山举办成立佛山运营中心发布会。印度TORO TILES总裁Hiren告诉 ,当前其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还不错,“庆幸我们已经开始布局中国市场”。
此前《世界陶瓷评论》报道称,2017年印度瓷砖产量9.55亿平方米增加到10.8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3%,而国内消费下降至7.6亿平方米,下降了3%。
在出口量方面,印度瓷砖继续快速增长,从1.86亿平方米增加到2.276亿平方米,增长了22.6%。在出口额方面,2017年印度瓷砖出口总额为7.28亿欧元,相当于平均售价为3.2欧元/平方米,是所有出口国中平均售价最低的。
另据UNCOMTRADE & Mordor Intelligence Analysis的调研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7年印度陶瓷出口额在稳步增长,从2013年的559.3百万美元(约折合人名币37.53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1243.4百万美元(约折合人名币83.43亿元)。
其中,2017年印度陶瓷产品主要出口至沙特阿拉伯、墨西哥、美国、阿联酋、伊拉克、阿曼等国家,从图二数据来看,沙特是印度陶瓷产品最大的出口国,占总出口比例的17.29%,紧跟其后的是墨西哥,占比5.94%,而美国、阿联酋、伊拉克的出口占比均在5%以上。
图一:2013~2017年印度陶瓷出口额概况(单位:百万美元)
图二:2017年印度陶瓷产品出口主要目的国情况
在2013~2017年间,印度瓷砖进口的态势与出口不同。从UNCOMTRADE & Mordor Intelligence Analysis相关数据来看,2013年至2015年,印度瓷砖进口额逐年增长,从637.3百万美元(约折合人民币42.76亿元)上升至797.1百万美元(约折合人民币53.48亿元)。但是,2016年印度瓷砖进口额出现断崖式下滑,骤减至476.3百万美元(约折合人民币31.96亿元),相比2016年,2017年的进口额又上涨为565.7百万美元(约折合人民币37.96亿元)。
以2017年为例,印度主要从中国、德国、美国、意大利、印度尼西亚等国进口产品,其中8.46%的陶瓷从中国进口,7.79%从德国进口。详细数据下见图四。
图三:2013~2017年印度陶瓷进口额概(单位:百万美元)
图四:2017年印度陶瓷进口主要来源国情况
总的来说,得益于劳动力成本低等优势,印度陶瓷产品的“性价比”较高。当地一家以出口为主要渠道的企业负责人告诉 ,300×450mm墙砖的出口价格为2.35美元/平方米,300×600mm的抢占出口价格为2.95美元/平方米。600×600mm釉面砖出口价格为3.8美元/平方米,1200×1200mm釉面砖的出口价格为8.5美元/平方米。
2018出现停产倒闭潮,产区环境“乌烟瘴气”
尽管近几年印度陶瓷产业发展势头极好,但是其也面临一些问题,其中包括产能过剩、环境恶化等问题。深圳新之联展览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欣福表示,因为看到印度陶瓷产业“赚钱容易”,相关从业人员纷纷建厂。
而且,印度陶瓷建厂的成本相对较低。广东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海外营销一区总经理邹为一曾告诉 ,“现在一条新建抛釉砖生产线大约需要300万美元的成本,但一条百余米内墙砖生产线的投入仅需100万美元,当地陶瓷企业通常只配一条窑炉,‘同一条窑炉12小时素烧,而后12小时釉烧’。”
2016~2017年,印度陶瓷产能盲目扩张严重,导致2018年下半年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很多陶瓷厂停产,甚至倒闭。当然,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全球经济低迷,市场消费力不足。
2018年,印度陶瓷发展形势低迷,需求下滑明显。不少人士预计,2019年形势进一步恶化。但不可否认的是,印度陶瓷产业发展的空间很大。盲目扩张、产能过剩的现象,就跟过去的中国一样。“总的来说,需求是在增长的,但需求的速度达不到产能增长的速度,其是一个波浪形上升的趋势,两三年形成一个波浪。一旦产品好卖,就有很多人跟进,但市场的需求是平稳的上升的。”恒力泰总经理杨学先分析道。
此外,莫尔比陶瓷产区环保问题突出。同行的业内人士用“乌烟瘴气”形容印度莫尔比产区。即便在2012年前后,莫尔比产区就开始推行煤改气,但是进展并不是很顺利。一位知情人士说道,当时印度莫尔比陶瓷产区的协会就号召会员企业罢工、绝食,对抗政府。后来,当时的执政党就召集相关代表去印度德里开会,但未能完全达成共识。
不过,自此印度莫尔比产区会员单位约定统一涨价,煤改气在慢慢推进中。当地一位陶瓷厂负责人告诉 。现在莫尔比大概有550家陶瓷厂使用天然气,而且天然气供应充足,每日天然气的用量约为350万立方米,“每平方米瓷片烧成需要用气0.9立方米,而抛光砖则是1.15立方米。”
3月6日 回国后,当地电视播放了一则印度政府禁止在陶瓷产业使用煤炭,强制使用天然气的消息。由此可见,印度陶瓷产业环保再次提上日程,生产成本也随之提升。
目前,印度莫尔比产区陶瓷厂天然气用气价格约为32~35卢比/m3。相比较而言,将天然气作为燃料,其成本比用煤高约25%。
本土配套日臻完善,开始挤压中国供应商
作为全球第二大陶瓷产区,印度陶瓷产业的发展处于上升的趋势。相对而言,中国发展的势头放缓。在此背景下,很多中国陶机及原辅料制造商就将目光瞄准印度。
据介绍,2000年前后,中国装备商就开始开拓印度市场,且占有率在稳步上升。近些年,中国陶机装备在印度的市场份额更是大幅增长。截至目前,中国制造的压机、窑炉等设备在印度的占有率远超欧洲制造的。
但在喷墨领域,中国企业在印度市场的进程略为缓慢。时至今日,印度依然是欧洲喷墨机与墨水的主战场。具体来看,欧洲供应的墨水占3/4的市场份额,印度本土供应约占1/4,而中国的可以忽略不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 ,当前仅有道氏科技在印度占有极少的市场份额。
缘何欧洲喷墨机与墨水能在印度“吃得开”?
佛山市三水盈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新景泰)总经理彭基昌分析道,一方面印度陶瓷企业对欧洲陶瓷喷墨机设备有一定的使用情结;另一方面则是喷墨机产品单一,不像压机、窑炉设备如此复杂,需要团队的支持服务,而且各品牌间的喷墨机技术相似,竞争非常充分。实际上,现阶段在印度市场还是欧洲的喷墨机占较大的份额。
而墨水方面,也鲜有中国墨水供应商能够在印度占有一定的份额。“毕竟印度还是欧洲墨水企业的‘主战场’,自2010年欧元贬值后,欧洲的墨水出口至印度的价格并不比中国高,继而中国墨水在印度再也不具价格优势了。”
值得关注的是,印度本土的墨水制造商也在崛起。《陶瓷信息》 在2019年印度国际陶瓷工业展上就看到一家实力相当不错的墨水企业——SICER,其是印度inkera与ITALIAN CERAMIC SURFACES的合资公司。
目前,印度陶瓷产能有10余亿平方米,年度人均瓷砖消费量仅为1平方米,而且印度基础建设不完善、房地产正处于起步阶段,未来的发展空间非常大。此为印度陶瓷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2019年,印度本土陶瓷配套产业的参展商明显增多,参展商数量约为110家,基本跟中国参展商的数量持平,占三成。一位多年连续观展的业内人士告诉《陶瓷信息》 ,2019年印度国际陶瓷工业展给其最大的感受是,印度本土配套企业的参展数量激增,尤其是磨具、皮带、辊棒、球石等方面的。
彭基昌也介绍道,印度本土配套企业甚少涉及压机,抛光砖、抛釉砖与陶瓷大板等窑炉、抛磨等设备,其他的配套产品及色釉料等原辅材料发展相对成熟,能够满足基本的生产需求。
“2010年前后,只要肯在印度吃点苦的供应商都赚到钱了。那时候,印度陶瓷配套产业未发展起来,中国提供的设备、原辅料性价比高,因而被很多印度陶瓷企业购买。”一位长年扎根印度的原辅料业务员如是说道。“但近些年,业务变得很难做了。”
综合来说,印度市场釉料国产与进口的比例越是五五分,而色料方面国产与进口的比例是二八分。而釉料整体的用量在压缩,逐步被墨水取替。相对而言,中国坯用色料更有市场。但上述人士认为,市场空间也会变得越来越小。
“意达加已经在印度实现生产销售本土化,得益于生产、原材料与工艺等方面的优势,意达加黑色色料的价格约是8元/公斤,价格竞争优势远比中国制造的明显,中国制造的成本大约是10元/公斤。目前,意达加该色料已占据印度80%的份额。”
未来,中国装备商及原辅材料商再开拓印度市场的难度更大! (张诗华)
关注陶瓷信息网
12-27
12-27
12-27
12-27
12-27
12-27
12-27
12-27
12-25
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