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7-82532110

中国多数省份第一产业比重降低 海南四川降幅较大

陶瓷信息网2019-03-02 23:04:18
3月2日上午,社科院副院长李扬在2015年《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下称《蓝皮书》)发布会上表示,社科院本次发布《蓝皮书》,主要研究省域经济竞争力,选择国际贸易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中国的省域贸易。《蓝皮书》针对经济界的动力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需求结构、分配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

  据悉,截止2015年,《蓝皮书》已经正式出版了9部,经过十年打造,已成为中国认识各省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竞争力的权威参考书,也是最重要的智库报告。《蓝皮书》的发布,对于进一步认识中国经济情况,引领新常态,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基础和分析基础。
 

  李扬表示,中国进入新常态,未来的发展动力之一在于省际竞争。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多次表示,中国东、中、西、东北有差异,有差异就有潜力。中国需要在宏观形式下,研究区域间的关联。2014年中国经济工作会,谈及下一步发展战略时,首次把区域发展放在了中央文件里,说了三个区域,“一带一路”、京津冀和长三角。今后的竞争和发展方向,需要贯彻落实中央的区域发展战略,对各个省层面上进行认真研究,是必要的前提条件。

  李扬表示,为了在新常态下为中国经济寻找转型的经验、动力,需要认真研究各省情况。从2014年经济数据来看,其中经济增长,最低的山西是4.6,然后是黑龙江。从省际数字来看,上海首次出现经济增长率超过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2014年上海GDP是7%,但是投资增长率只有6.5%,希望中国经济不仅仅是投资拉动和外需拉动。其中,一个重要表象是投资增长率低于经济增长率,也就是说经济增长除了投资外,还有其他因素。
 

 李扬表示,2014年,中国的GDP是7.4,投资是15.6,前几年更高,投资过去是27%,中国是增长9%,3倍于GDP。如上海的投资增长率接近GDP增长率,这就表明中国投资外的因素得到充分发挥。对于深圳来说,深圳主要是大面积的经济增长,中部地区也普遍有较好的表现,像湖北、安徽、江西等省,成长都很好。

  中国多数省份第一产业比重降低 海南等降幅较大

  2015年《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发布暨新常态下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研讨会于今日举行,会议发布《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13-2014)新常态下中国省域经济结构分析》蓝皮书。蓝皮书主编之一李闽榕教授表示,多数省份第一产业比重逐步降低。其中,降幅较大的是海南、四川、湖南和江西。

  李闽榕表示,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各省域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且日趋合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多数省份第一产业比重逐步降低。其中,降幅较大的是海南、四川、湖南和江西,分别降低了6%、5.9%、5.4%和5%。

  二是中西部地区第二产业比重仍处于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有限。2013年第二产业比重超过50%的省份有15个,其中10个为中西部省份。与2008年相比,比重增加的省份有11个,除安徽与西藏外,增幅均在6%以下。

  三是第三产业比重普遍上升。2013年第三产业比重超过45%的有8个省份,其中6个为东部省份。与2008年相比,比重上升的省份有24个,其中上升幅度较大的有6个省份,增幅均在6%以上。比重下降的有7个省份,除福建外其余均为中西部省份。

  李闽榕表示,从三次产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看,尽管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仍然强劲,但由于第一产业的拉动作用降幅不大,同时第三产业拉动作用不断提升,使得中国经济正在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逐步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方向转变,是好趋向。

关注陶瓷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