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园区大面积停产,恩平市沙湖镇蒲桥新型建材工业园内大量大货车也已停下了忙碌的“脚步”,背后冒烟的烟囱是若干家获得审批的生产线仍在生产的场景。
陶瓷信息讯 刘婷 摄影报道
在园区某陶瓷企业负责人处 了解到,蒲桥新型建材工业园现有建筑陶瓷企业14家,瓷砖生产线79条,在这79条生产线之中,有25条获得了政府的环保审批,其余54条并未获得环评批复。
据悉,在工业园中,嘉俊陶瓷、百强陶瓷、会德丰陶瓷、新锦成陶瓷等8家企业各自的部分生产线总计25条线是已经获得审批的生产线,其余6家企业获得审批的生产线数量均为零。
此次政府对企业的环保检查其一是对已经审批的25条生产线进行检测,达标的可继续生产,不达标的要停产整治;其二是重点检查未获审批的54条生产线是否有顶风重开投产的行为。
据该负责人介绍,园区内的8家企业的25条生产线通过各种方式,基本上都通过了此次环保检查,可继续生产,54条未获环评批复的生产线亦基本没有发现顶风重开投产的现象。
采访当天, 在工业园中实地调查发现,54条未获环评批复的生产线已全部处于关停状态;分别隶属于8家企业的25条已经获得审批的生产线则由于销售压力、年终设备检修、春节放假等原因,约有半数也已经关停,这其中还有企业表示,由于销售形势较好,获得审批的生产线在春节期间仍将继续生产。
据了解,恩平市沙湖蒲桥新型建材工业园第一家建筑陶瓷企业立项于2008年前后,至2011年工业园14家陶企格局基本成型,彼时政府对于企业的环保政策更多的是以“工厂”为单位,即不管某工厂有多少条生产线,只要1条生产线通过环保审批,该工厂就能够正常生产;而目前政府对企业环保的要求则由以“工厂”为单位,转变成为了以“生产线”为单位,即不管某工厂有多少条生产线,只有通过环保审批的生产线才能合法生产,对未获审批的生产线在未获环评批复前绝对不能重开投产。
而对于之前盛传的恩平政府要求陶企强制使用“煤改气”的说法,该负责人表示,政府对于企业的要求是每家企业至少有1条窑炉改烧天然气,燃料的供应方式以气罐车运送为主,推行时间大约在2015年春节后。
据悉,在江门环保局起诉恩平工业园非法经营一案中,近80%的企业因无法提供环评许可证而败诉。这也就有了本文开篇中政府下发通知中的一幕。
在广东蒙娜丽莎新型材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张旗康看来,恩平的“环评”事件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当初政府招商引资时的些许问题。“既然已经决定并获准成立万亩工业园,就该首先做好园区的环评工作,提供给进驻企业一个安全经营的环境。”他指出,县级城市的环评许可权利已被地级市收回,但企业作为投资主体,并不知晓其中的曲折。
“当下,企业应积极与政府沟通,首先做好整个园区的大环评工作,同时严控生产,将环保工作纳入常态化管理,确保全天候达标排放,方为上策。”张旗康指出。
关注陶瓷信息网
12-27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1
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