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大网络平台上,辨别瓷砖质量好不好、是不是“真货”的方法通常是这几点:看是否有3C认证且有放射性水平A类标识、看是否标注为“优等品”、看瓷砖本身是否带有企业水印LOGO、在瓷砖背面滴水,吸水率一定要选单零/双零……
但是,以上的所有方法却并不是绝对的,或者说并不能针对所有类型的陶瓷砖去参考这些方法。
CCC标志并非所有瓷砖都可标注
包装箱必须有陶瓷砖CCC(以下称3C)认证就是很多消费者的误区之一。
根据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建材产品中只有瓷质砖、建筑安全玻璃、溶剂型木器涂料等3种产品必须进行强制认证,也就是CCC。因此,3C认证的说法并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陶瓷砖。而《陶瓷砖》国家标准中,对瓷质砖的要求为吸水率≤0.5%。
根据该《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3C认证是针对我国国内吸水率≤0.5%的瓷质砖产品的放射性水平强制认证(分为A、B、C三类)。只有吸水率≤0.5%的瓷质砖产品才必须要做3C认证,才可以在产品包装箱上标注CCC标志,瓷质砖以外的陶瓷砖产品不需要也不能在产品或包装上标注CCC标志。
此认证是瓷质砖放射性水平类别的认证,通过这个认证只是证明产品达到放射性A类、B类或C类标准,表示瓷砖铺贴使用的范围不同而已,与产品质量认证没有关系,判定陶瓷砖的质量要从尺寸和表面质量、吸水率、断裂模数、破坏强度、耐磨性、防滑度、抗釉裂性等多方面鉴定。
根据《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标准显示,按装饰装修材料放射性水平大小可以划分为三类:A类装饰装修材料、B类装饰装修材料、C类装饰装修材料。其中A类的产销与使用范围不受限制;B类不可用于Ⅰ类民用建筑内饰面,但可用于Ⅱ类民用建筑物、工业建筑内饰面及其他一切建筑的外饰面;C类只可用于建筑物的外饰面及室外其他用途。其中,Ⅰ类民用建筑包括如住宅、医院和学校、办公楼、宾馆等;Ⅱ类民用建筑包括商场、图书馆等。
该标准标注,材料生产企业按照该标准的相关要求,要在产品包装或说明书中注明其放射性水平类别。
通过以上可以得知,对于一些明确表示是室外用途的品类,切不可在室内进行铺贴,其放射性在室外对人体影响不大,但在室内长久使用可能会对人体造成损害。
瓷砖“优等品”已取消
此前曾有媒体报道,消费者发现家里铺贴的瓷砖并非商家承诺的“优等品”,仔细一查,原来国家标准里面“优等品”瓷砖等级已经取消了!遂到市场监管部门举报商家“欺诈”,竟遇到监管部门也不了解瓷砖已经取消“优等品”等级的情况。
不少消费者并不了解国家标准已经取消瓷砖等级,看到不同瓷砖品牌的“优等品”之间质量差别较为明显,同样都是执行的“国家标准”,为什么会出现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
瓷砖优等品等级由来已久。1997年,国家建材局发布的一个行业标准里出现了瓷砖“优等品”这一概念,瓷质砖按表面质量和变形程度分为优等品、一级品和合格品;1999年的国家标准里取消了一级品,分为合格品和优等品;到2006年,新标准《陶瓷砖》的实施取消了产品等级,只有合格与不合格之分,意味着在国家标准层面,已经没有了瓷砖优等品这一分类。最新版2015年的《陶瓷砖》国家标准,瓷砖等级这一分类仍然没有恢复,并沿用至今。
如果企业在包装箱上标注《GB/T 4100-2015》,也意味着企业瓷砖生产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标准。
但在瓷砖包装箱上,几乎可以在任意一款瓷砖品牌找到瓷砖等级和执行标准为国标这一矛盾的情况,尤其是“优等品”瓷砖,屡见不鲜。消费者参考着网上的意见,选择“优等品”以为就可以高枕无忧,谁知哪怕是“优等品”的产品也会出现众多问题。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各品牌“优等品”瓷砖的质量问题也不少,色差、起拱、易崩瓷等多种问题就出在“优等品”产品上。
瓷砖“双零”“单零”吸水率并非不吸水
商家的产品宣传、网络的挑砖攻略,都强调瓷砖一定要挑吸水率低的,“零吸水”“双零吸水”“单零吸水”等多个概念让不少消费者云里雾里。
吸水率是指陶瓷制品中的气孔吸附水分的多少占制品的百分比。一般情况下,“单零吸水率”“双零吸水率”这两个概念被商家们提到的频率更高。
“单零吸水率”指的是吸水率在千分之几,例如0.1%、0.5%等;“双零吸水率”则是指吸水率在万分之几,例如0.02%、0.03%等。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吸水率完全为零的产品。
消费者也不应当盲目追求瓷砖低吸水。根据各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对陶瓷砖抽检的相关文件,瓷砖吸水率过高或过低都不好。瓷砖吸水率过高容易引起膨胀而造成空鼓、开裂、脱落等后果;吸水率过低瓷砖硬度就越高,也容易受损,黏贴时材料不匹配就难以牢固可靠,影响瓷砖稳定性能。
关注陶瓷信息网
12-21
12-21
12-21
12-21
12-21
12-21
12-20
12-19
12-19
12-18